舌系带短缩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孩子到了3岁说话还是有问题,父母应该认识
TUhjnbcbe - 2022/9/8 17:57:00

儿童语言发育有相应年龄阶段,10个月-3岁是儿童语言发育及表达的关键时期,此期间也是儿童语言障碍多发年龄段。

如果在孩子3岁的时候,才发现不会说话这个问题,是相当失职的。因为发现的时间有些晚,这个时候,父母需要做的是四处求助寻找机会,而我们语言障碍矫正师需要做的是查明真相,与时间赛跑,让孩子的语言发育迅速回归正轨。

一、别让宝宝把语言问题带到成年

随着年龄增加,不仅局限于语障,这些儿童在接受学前教育时将与同龄儿童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如读写困难、注意力下降、明显拼写和标点的缺陷等,他们将表现出更多的心智、交往学习和行为问题,社会适应困难,和精神问题的危险性更大,甚至影响至成人生活

二、语言发育问题

为什么说3岁孩子不会说话,这个问题发现的晚?因为从0-4个月就应该警惕孩子的听力问题,没有听力语言发育会受到阻断。6个月的时候可以发声,这个阶段可以观察孩子的语音模仿能力是否正常,11个月可以观察孩子的发音问题,早期的语言发音器官是否正常问题。1岁半左右可以从幼儿的词汇量是否猛增,发现智力和认知问题。

因此,父母可以在幼儿2岁的时期,可以初步观察是否语言出现落后,发育是否迟缓的迹象,虽然这些并不等于盖棺论定,但基本可以为预防和干预提供一些必要支持。

早发现,早干预,是幼儿语言发育的不二法则,语言发育只有一次,时间不会给孩子第二次机会。

三、语言发育障碍原因

对于大多数宝宝来说,一般六七个月或七八个月就会叫第一声爸爸妈妈了,一周岁左右就开始尝试说话了。即使是语言能力发育较晚的宝宝,两周岁左右也差不多学会说一些简单的的话了。即使是能说出除了爸爸妈妈以外的几组叠词都是不需要担心的,说明宝宝的语言能力正常。

但是如果快到三周岁了,宝宝依然不会说话,建议家长最好是带宝宝去专业的地方做一个全面的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找出宝宝不会说话的具体原因。

1、从医学上来说,快三周岁的宝宝还不会说话,只会偶尔开口叫爸爸妈妈,有可能是宝宝的智力发育迟缓,语言功能发育不全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宝宝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或者是宝宝患有自闭症或宝宝的舌系带过短、舌尖不会上翘等等,这些病理性原因都可能是导致宝宝不会说话的根源。因此建议家医院做个全面的检查,排查宝宝不会说话的具体原因,从而对症下药。

2、大多数宝宝快三周岁了还不会说话,很可能是由于成长环境导致的。比如带宝宝的人跟宝宝互动太少?或者宝宝的成长环境过于安静,没有激起宝宝学习说话的兴趣?总之,宝宝不会说话很有可能是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学习说话的练习。

四、家长避免犯这些错误

家长并未认识到语言发育迟缓的不良后果及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家长认为儿童说话迟可以等等再说的占47.12%;

家长认为儿童说话早晚无所谓,以老是生病或工作太忙或子女放在老家照养、不便带回等说辞而推迟就诊的占34.62%;

家长认为儿童说话迟只是由于遗传因素所致,不会有其他问题的占12.50%;

另外曾去查过听力或去口腔科查过舌系带,家长认为只要听力与舌系带正常就不会其他有问题的占5.77%。

以上这些表现因反映了家长的儿童认知发展知识的缺乏。

五、语言障碍矫正师一点心里话

语言是不同发育问题的一个敏感指标,一些发育性疾病、遗传代谢病、听力异常等早期就表现为语言发育落后,其中部分问题通过早期诊断和干预可以明显改善预后。

3岁前大脑可塑性强,是脑发育及语言发育的关键期,但研究显示语言发育落合本研究

2岁前轻度语言迟缓儿童主要以表达异常为主,很多父母最容易忽视,往往认为是年龄太小,发育限制。

2岁后理解及表达异常可以被评估,有些推测可以提醒预防早期的语言能力滞后。

16~18月龄语言发育爆发期需要父母引导和重视,给宝宝以足够的语言环境刺激。

语言障碍的干预时机直接影响未来父母的期望值,错过或缩短了干预最佳时期的结果,一是影响宝宝发育,二是增加家庭的精神及经济负担。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到了3岁说话还是有问题,父母应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