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老实一会,塞一部手机,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您,是不是也做过类似的事情?与“80后”“90后”童年所处的时代不同,如今,电子产品已经广泛出现在儿童的生活中。很多家长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把电子产品当成了“哄娃利器”。
网络电子产品时代还催生出一种“隐性失陪”父母,虽然陪在孩子身边,但心思却在刷朋友圈、忙工作,手机已经严重“侵占”了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让很多家长的陪伴只是一种“物理陪伴”。从“哄娃利器”到父母的行为示范,再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孩子正在被一步步推向电子屏。
当你在抱怨孩子总是在低头玩手机,你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这才是最关键的。
壹
有位妈妈终日愁眉不展,因为儿子不听话、不爱学习。她在儿子身上花了很多心血,但儿子始终改不了各种毛病。她只好去求教星云大师。
星云大师问:“您影印过文件吗?”
妈妈答:“影印过。”
星云大师问:“如果影印件上有错字,您是改影印件还是改原稿?”
妈妈答:“当然改原稿。”
星云大师说:“这就对了。孩子的问题,都是从父母那里‘影印’过来的。”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就是未来孩子的原生家庭。
你知道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吗?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人生三观、精神品格、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响,很多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在我们成年后的种种思想和行为里,都可以照见自己和父母一样的面容。”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随着孩子的眼睛,印刻在孩子心灵深处,影响着孩子每一个认知观的形成。实际上,面对孩子时,家长自身的烦恼、缺点和不足,是暴露得最完整的时候。所以孩子就像是父母的镜子,面对孩子就犹如面对真实的自己。
贰
到底如何才能教育好子女,不妨先来看一下李亚鹏是如何运用佛法的智慧来引导孩子的。
9岁的李嫣在河南祖屋里写下毛笔字“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李亚鹏点评“初学谈不上功力,但认真和童趣可圈可点”你能否想象,年仅9岁的李嫣,与父亲曾连续6年每年的24节气都去十三陵水库,只为了完成一个科学测量,多次,风雨无阻。而在她年仅3岁时,就能把《金刚经》倒背如流,只是因为连续两年半,每晚他们都会在她耳畔读一小节。她看似过着与同龄人格格不入的生活,却无比自信与快乐。对此,李亚鹏在一次演讲中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我希望我的女儿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在我反复斟酌之后我确定的第一个目标,我希望她是一个有爱的人。
我女儿出生的时候就是一个唇腭裂的婴儿,我曾经为我女儿写下几句话,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上帝给了你伤痕,我要让这伤痕成为你的荣耀”。这句话包含了我作为一个父亲对她未来的期许,当我了解医学的救助手术后,我越来越知道无论怎样的手术都不可能完全抹去这样一个印迹,我知道在她未来的人生道路中她一定会遇到来自各个方面的诧异的惊奇的目光,她要如何面对这样的目光?面对这样的人生?第一她不可以躲避,就像我们,当我们有了这样一个孩子我们不可以躲避这个事实,我们必须要去面对她。
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有一颗坚强的心可以面对向她投来的所有目光,我希望她将来长大以后,当遇见这样的目光的时候,她可以对别人诧异的目光回报一个最甜美的微笑。
那这样一种微笑我们从何而来?什么样的教育可以让她长大以后能够给予别人这样一个微笑?我想只有爱。
在她三四岁的时候,因为每一年我要带医疗队去中国边远的地方做医疗救助手术,有一次出发之前的一天晚上我回到家,我跟嫣说:“爸爸明天要去内蒙,我们开车到内蒙、黑龙江,到大庆,我说你那么多玩具,有没有一些你不要的,你可以给我一些吗?我明天可以带给别的小朋友”。然后她说“我没有不要的”,我想我不会勉强她,我就睡觉了。第二天早晨当我起来的时候,临出门之前我母亲拿了一大袋子的玩具给到我说:这是昨天半夜(其实就是凌晨了)嫣突然起得特别早,她拉着我帮她收拾了一大布袋的玩具,她说这是给爸爸的。从那个瞬间我知道爱开始在她心中发芽生长,这是我特别愿意看见的。
我将来的孩子我希望她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除了爱,排第二点的,跟所有的家长一样,我希望她是一个有才情的人,她有些技艺,最好她能有些才华。
李亚鹏带女儿在田间拔杂草,经认真分辨庄稼和杂草后,掌握连根拔草的技巧我简短地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做科学观测,我们在十三陵水库的湖边选择了一个固定的地方,每年的24个节气那一天我们尽量全家一起,还有我的母亲,她的妈妈,还有我,还有她,我们去那个固定的地方做水温的测试,空气湿度的测试。
如果是惊蜇,我们去找一个苏醒的虫子。
我们会辨别植物,网上有张照片是我们一家人背着各种工具,背着很厚的《本草纲目》,我们日积月累下来,大概六年,一年24次,大概一百五六十次,风雨无阻。
我们坚持了次,通过这样一个日积月累,简单汇报一下结果,10个月的小孩怎么知道科学观测呢?父母是孩子教育的一级环境,孩子天生会对父母有行为和言行模仿的特性。所以,我们抱着她的时候就开始做刚才所有的一套流程。当她一岁多开始走路的时候,虽然她看不懂那个表,虽然她也不会用相机拍标本的照片,但是她已经开始去量,去摸,去刨土,拿着相机像模像样的拍。积累到现在,跟一般的孩子相比,甚至跟某些我们成人相比,她认识的植物可能比大多数人要更多一些,她对自然的了解,跟自然的亲近可能要比更多的孩子好一些。
这样的一些教育我想未必是应付高考的,也不是所谓的教育所需的内容,但是在这样一个年龄阶段我希望能够给她更大的可以拓展的未来。
关于才情,她画画、钢琴等等曾经都涉足过,我想强调我从来不会逼迫她学习任何一个,如果她说我不想学了,OK,就不学了,迅速就放弃了,就像杨*老师提到的他们怎么老放弃,我觉得这种解读可能是多面的,我希望她尽快涉及到更多,接触到更多,从而让她能够选择到一个她真正适合的。但是经过若干年的选择,现在她保留下来的是弹钢琴和画画,这是她自己喜欢的,我们从来不会逼迫她,也不需要逼迫她,她就自己表现出一种我们家长最愿意看到的状态,很听话,很乖,每天不需要督促就可以去做,但是背后是经历过漫长选择期的。
除了爱,除了才情,我还希望我的女儿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第三个我想说,我希望她长大之后能够成为一个不那么容易被失败打倒的人。
很多时候家长都说我们希望孩子是成功的,望子*,父母之心。但是我们可能体会到一个所谓的成功它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各种的机遇等等,很多东西不是我们的教育能够去解决的,我们的教育是针对这个人本身而言。所以,我更希望我的孩子不那么容易被将来人生道路中所碰到的各种困难,阻力所打倒,我希望她有一个坚韧的神经,一个坚强的生命力,这是作为一个家长我更愿意诉求和培养的。
关于坚强,在她三岁多的时候,她可以倒读《金刚经》。怎么做到?很难吗?一点都不难,教育是有方法的。如果你想试试,你只要每天在她睡觉之前在她旁边拿出《金刚经》,很认真指着每一个字“如是我闻”,每天晚上念两小节就可以了,只是把她放在旁边,无需干涉她,坚持两年半,你的孩子一样可以做到这一点。
为什么做到这一点?《金刚经》在所有的佛教经典中是最根本,最有力量的一部经书,到底是什么力量或者什么样的根本,坦白讲我也不能诠释它,那么好,我们就先给予孩子。我相信她在人生道路上当有一天她自己有能力解读《金刚经》,或者发现自己身上那种力量的时候,当年的教育可能会从隐性变成显性。
叁
教育家杜威说:“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父母更重要的老师。虽然我们没法选择自己有什么样的父母,但我们可以选择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对于孩子,穷养富养,都不如用爱养。陪伴在孩子的身边,看着孩子的每一次成长,就是最好的儿童节礼物。
本文转载自:大公佛教??
今日直播
名医公益微课
三界中医:
揭秘孩子成长密码
扫码即可预约直播间??
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