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常把"构音异常"和"舌系带过短"连在一起
常遇到家长带孩子来评估时说到,家里长辈认为小孩说话不清楚是因为舌系带太短的原因,所以认为只要剪完舌系带后就会发音好。
在这里我想告诉家长们,构音异常的孩子当中有95%都不是因为舌系带太短的关系,也就是说舌系带太短而造成的构音异常只占了所有的5%。
只要孩子的舌头能出来能超过下嘴唇都还算正常,不须特别去剪,但有些家长会说,孩子的舌头可以伸出来超过下唇,但是舌尖的形状是呈"w"型,这大部分不是因为舌系带太短,而是舌尖肌肉的张力不足的关系,所以就算舌系带剪掉他还是无力,这时应该是要加强他舌尖的力量才对。
言语训练图书
其实构音异常的成因很多,大约介绍一下:
1.单纯构音异常:这类的孩子是占最大多数的,他们口腔功能正常,口腔构造正常,智力正常,语言能力正常,但就是说话不清楚。这通常是孩子发展语音的时候,音韵历程发展上的问题。音韵历程有很多种,下次再详细介绍好了。总之这一类的孩子不须吃药,不需手术,但需要接受一段时间的语言治疗。
2.口腔肌肉张力较低:有的孩子天生口腔的肌肉张力比较低,较明显的从外观就可以看出整个嘴巴呈现"松松"的状态,双唇微开,舌头摊摊的,有的还会流口水。在临床上遇到这一类的孩子有的到4岁的确成为构音异常,但也有的孩子后来发音渐渐自己发展正确,所以我觉得还是跟上一点比较有关,通常音韵历程发展正常的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发音会逐渐趋于正常。只是常遇到张力低的孩子,就算后来发音是正常的,听起来也会有一种口腔好像懒懒的提不起精神的感觉。
3.口腔运动不良:有些孩子对自己的口腔运动控制较差,的确在训练上会比较困难。不过有许多研究显示口腔运动和发音并无直接的关系,但是在临床上治疗师还是会配合一些口腔运动提升孩子对自己口腔的感知和控制能力。
4.智能障碍:智力有时候也会影响发音,因为智力发展不良可能会影响到音韵的发展,所以可以看到有些智力不足的孩子常伴随有构音的问题。这类的孩子通常的治疗目标会放在提升整体语言能力,而不是加强构音清晰度。
5.听觉障碍:听觉障碍的孩子因为生理上的障碍,无法听到或听清楚某些音,造成音韵学习上的错误,所以听障的孩子要及早治疗,正确配戴助听器或人工电子耳,尽可能及早让他获得正确的听觉经验,"听觉经验"很重要,如果他从小在他的大脑里就没有某个音(例如la),长大以后再矫正也很难发展出来,因为在他的脑里对那个音的概念是没有的。
当然也有遇到家长反映说,耳鼻喉科医师认为要剪舌系带,语言治疗师觉得不用,一般家长都会比较相信医生(并不是说这样不对,只是目前社会一般状况是这样),所以通常还是会带去剪。
医师和治疗师会有不同的看法,可能是因为切入的角度不同或有其他考量:医生可能是以生理的角度判断这个孩子的舌系带真的较短,所以帮他剪;而语言治疗师是认为这孩子虽然舌系带较短,但是不影响发音功能,透过训练还是可以发出正确的音,所以建议先不用剪。(医生的部份是我的推测啦,如果有医生有不同的意见请多指教喔!)
但这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办呢?我觉得如果孩子的舌系带真的比较短,建议家长先让孩子接受一阵子的语言治疗,如果一段时间真的没进步再考虑带孩子去剪。不过要注意的是不代表剪了以后发音就一定会比较好,因为毕竟通常舌系带过短都不是发音不佳的主因,重点是家长一定要配合治疗师的进度回家多陪孩子练习,这样才会进步得快喔!!
合民言语康复
责编:vincent
End
言语视频专栏言语训练工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