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系带短缩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续貂正宗分
TUhjnbcbe - 2021/7/5 1:08:00
北京知名皮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611/9052592.html

注明:

元音老人讲述部分采用宋体字,后学弟子补充部分采用楷体字。

众生不识三摩提,枉受轮回之苦,是由于不知道“二种根本”。

这第一种根本就是无始以来的生死根本。造成这生死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我们的妄心攀缘前境,就是我们的五根(眼、耳、鼻、舌、身)随外境(色、声、香、味、触)攀缘不息,一直跟境界流转,所以缘境而生妄识,从而在物境上不停地分别取舍,这样就造业受报,生死轮回了,这叫“无始生死根本”。

但众生其实并不知晓,这妄识心其实是随境而生,随境而灭的,故并无自体,这就是“追根所无”。“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就是现在非但你一个人,而是一切众生,大家都在用攀缘心来追逐攀取,大家都不觉悟这是妄想,还认为是自性。自性本来是不生不灭的,但大家认为这因对物境而生起来的分别妄识之心才是自性,所以众生才冤枉吃苦,造业受报了。

第二种就是“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就是无始以来,每个众生本具妙觉涅槃。“涅槃”就是寂灭,又分为四种:

(一)自性涅槃,即一切众生本具涅槃。就是说,一切众生本具佛性,虽现生灭变异之相,但佛性是不生不灭的。

(二)有余涅槃。有余者,就是还有无明未了,还有法见未除,这是二乘人所证的偏真涅槃。

(三)无余涅槃。无余者,是佛所证涅槃,就是一切都除干净,没有遗漏了。

(四)无所住处涅槃。就是没一定的地方,随处都是涅槃。因为佛觉悟不生不死者就在生死当中,不是离开生死而另有涅槃,另有个了生死在。所以释迦佛将要涅槃之际,在《涅槃经》中说得很明白:“在在处处,示现有生。”──我没有离开一切众生,我一直就在你们当中,而种种示现。这就是无所住处涅槃,就是无处不在,在在处处都是。当然,心地龌龊、妄想颠倒的人,他见不到佛。如果我们心地清净,妄想都消除光,那么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佛,这就叫作无所住处涅槃。

“元清净体”,“元”就是本来,“清净”者,不垢污也。就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妙觉,本具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的元清净体。

“精”者,是纯一、精纯之意,一切妄识都去除干净了,就是“精”、就是本体。那么,你现在的这个识精,即我们的分别识,也就是八识,是本来光明的。“元明”就是本来光明,不是后天变为的光明,不是与黑暗相对立的光明。比如这房子外面亮,里面黑暗,并非是这样的对比光明,而是妙精明体,本来妙明。

“能生诸缘”,这个识精妙体具足万缘,一切事物都从它而生起,包括人类社会现在的各类创造发明,也是从它生起来的妙用。所以哲学的唯心派强调说,虽然心由物质感应而来,但有了心我们才能够觉知这一切,才能够创造发明各类物件,所以心是主动的,物是被动的,主要还是心的作用。

而我们认为,心与物是一体,并不是谁主宰谁,因为心就是物,物就是心,心与物是一,不是二,怎么能说主宰与被主宰呢?这其间并没有主宰与被主宰者。所以哲学家们说的心还是妄心,还是众生错认为自性的那个妄识,而不是我们所说的唯一真心。

“缘所遗者”,“者”指识精之体,即我们这个唯一真心,此识精之体能生起诸缘而起种种妙用,但是一切诸法却不能够缘上这个识精之体,因为它是唯一真心,是绝对的,没有任何事物能和它相对。

所以,此体能缘一切万物,一切万物都不在它之外,但是不会有东西能够来攀缘它。假如此识精体还有东西能缘它,那就成为能、所两立了。所以识精体能缘生一切万物,唯独这个识精体是不能缘的,这就是能生诸缘,却反为诸缘所遗。

“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众生之所以对此识精真体妄加攀缘,是由于我们将本来光明的妙精明体遗忘了,“遗”者,不是真的丢失,是忘记了、遗留、纰漏了,因此,虽然终日都是识精体之妙用,无论白天与黑夜,但是大众却不知觉。

所以大家说话也好,听讲也好,做一切事情也好,都要问自己,是谁在做?这个“谁”就是令你识得这就是识精。这一问,你当下念头不现行了,这个时候了了分明,这就是识精之体光明朗照了。其实我们的识精处处都在放光,只是我们不识。你若识得它,便是一生大事已毕,大摇大摆大休息了。当然,这个休息不是断灭,而是一切事情尽管做,但是并无所住,做了如同未做一般。

可是现在人不懂参话头的具体办法,只知道向外缘取,不停地追逐前境,越追越远,所以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终日都是它,自己却一点儿都不知道,如此攀缘的影子投射于心,就开始起惑造业,再由业受报,就是因果轮回,枉入诸趣了,岂不冤哉枉也!

注意这里“遗此本明”的“本明”与上面“元明”有细微的不同。“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第一个“元明”指识精所起的妙用,侧重于明的妙用;而后面的“本明”说的是识精之体,“遗此本明”就是遗此妙明真体的意思,这两处说法侧重各有不同。

所以说,众生歇下狂心,即是菩提。我们只需一切歇下,不去攀取就好。若起心去取,就是水起波浪了,现在息下波浪,当体就是水,就不要再另外去取水了,息下便是了。所以我们要见到真如佛性,或念佛,或参禅,或密宗的三昧加持法门,就是令你歇却一切诸缘,将一切攀缘心息灭,息灭之后,自然见到本明。

如果一直抱着我要本明、我要本明的想法向前追取,这样就永远不能证得本明。因为根源就在这里,这要追取之心正是大妄想,正是你所需要歇却的。因为真究竟处,远离一切攀缘,无言可表,说似一物即不中。

所以说,我们说来说去,无非是绕圈子讲讲,最终还是要大家自己去做功夫证取。有些人不这样,他们说:你要显示给我看,我就相信了。你不给我看,我看不见,就总是将信将疑,不那么肯定相信。假使真能够这样做,那么佛早就拿出来给阿难看了,佛也做不到啊!所以不识的人,任你如何说法,怎样苦心孤诣去发明它,毕竟发明不了。因为毕竟无可言说,你怎么能够用言说来攫取它呢?

所以歇下狂心才能证到。假如不明白这个意义去修行,实际就是造生死。如此念念修行就是念念造生死。因为他们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不停地向前追取,这不是正造生死吗?!所以说,无论修何法门,你若不歇心,都不可能见到本来。我们修行的人要懂得这个道理,然后照此道理去做,这就是行起解绝,这样才能真实证道。

往期汇集

元音老人

《略论明心见性》:连载完毕,汇总目录如下

《略论明心见性》经典语录连载完毕,汇总目录如下

学佛第一要知见正连载完毕,汇总目录如下

王骧陆居士

《学佛最初之决定》连载完毕,汇总目录如下:

乙亥讲演录——汇总目录

元音老人

《楞严要解》续貂:目录汇总

元音老人《中有成就秘笈》汇总目录

元音老人

《大手印浅释》连载完毕,汇总目录如下!

元音老人

《心经抉隐》46:汇总目录

元音老人

《楞严要解》续貂:十门玄谈之五时说法藏乘分摄

元音老人

《楞严要解》续貂:十门玄谈之教起因缘藏乘分摄教起因缘

元音老人

《楞严要解》续貂:十门玄谈之义理分齐教所被机能诠教体宗趣通别部类传译通释经题别解文义

元音老人

《楞严要解》续貂:一、阿难示堕,文殊救拔

元音老人

《楞严要解》续貂:本经发起之由

元音老人

《楞严要解》续貂:七处征心之执心于内(上)

元音老人

《楞严要解》续貂:七处征心之执心于内(下)

元音老人

《楞严要解》续貂:七处征心之执心在外妄计潜根

元音老人

《楞严要解》续貂:七处征心之开合明暗

元音老人

《楞严要解》续貂:七处征心之合处随有(上)

元音老人

《楞严要解》续貂:七处征心之合处随有(中)

元音老人

《楞严要解》续貂:七处征心之合处随有(下)

元音老人

《楞严要解》续貂:七处征心之计在中间(上)

元音老人

《楞严要解》续貂:七处征心之计在中间(下)

元音老人

《楞严要解》续貂:七处征心之七:一切无著(上)

元音老人

《楞严要解》续貂:七处征心之七:一切无著(下)

元音老人

《楞严要解》续貂:正宗分之二种根本(一)上

元音老人

《楞严要解》续貂:正宗分之二种根本(一)下

元音老人

《楞严要解》续貂:正宗分之二种根本(二)上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续貂正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