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非常喜欢开明、包容、价值观多元化的环境。
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都是个人选择。
美好的生活不一定通过婚姻获得,婚姻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结婚生孩子并不是获得幸福的唯一途径,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本文适合于那些选择了这个方式的小伙伴们看一看~
万事开头难,每回开篇都要想好久,而我又不想写太多废话浪费彼此时间,所以~咱还是开门见山吧^_^
严格地说,这篇的文字部分,是我自己从孕期到产后的学习笔记的总结,是个人经验性多一点的内容,请带着批判性思维浏览,去芜存菁??。
我在备孕和孕期看得最多的科普来自于段涛医生、陈小舒和澳洲妇幼Dr韩。后来,段爷创建了“春田妇儿”,陈小舒儿女双全,Dr韩辗转建立了“祐苗健康”。
感谢这些辛勤码字的前辈,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想,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了我的路。
所以,我也希望自己能向前辈们学习,整理收集资料,为更多有需要的人,做点力所能力的事儿~
全文共有4个部分
01备孕
02孕期
03临产
04产后
01
备孕一、心理和行为方面
有孩子可能会让整个家庭发生很大的变化。
孕期各种不适,哺乳期心理健康、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种种助力。为人父母相当于是另一次的自我成长。
希望所有女性做出选择的时候,是基于自己深思熟虑的意愿,而不是被“绑架”,被各种明的暗的因素影响。
希望男士们,花时间了解一下平权的真正意义。
最近有部日剧《坡道上的家》,有空可以夫妻双方一起看看,讨论一下。
给马云安利一部日剧
这剧层次丰富、极有洞察力和勇气。建议在准备生育前,看多点社会发展、母职惩罚、女性处境状况这类资料,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文章并不是日常恐婚恐育系列。我想大家都知道,罗曼罗兰说啦: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
人母婴群中的10位爸爸,是如何看待育儿的?
在当代,成为一位“母亲”意味着什么?
生育问题,不能只是让女性付出太多。
何时生孩子?生还是不生?
小事丨当妈的代价
建议在备孕期,就沟通好家庭成员的大致分工,大概讨论下孩子的日常生活照料、学习教育、经济支出等方面主要由谁负责。
诚然,说起契约精神、边界意识和分寸感,身边大多数人在这方面的教育是缺失的。但我还是建议年轻的一代,可以试着去学习、尝试和实施。
平时保持心情舒缓愉悦。越着急可能越事与愿违。
二、书籍推荐
《DK怀孕百科》
三、健康方面
1、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版。包含了健康教育和指导、检验检查内容,需要花时间慢慢看。
夫妻双方都要好好保养身体,适度锻炼,作息规律,戒烟酒。
酒精的危害
备孕时男性吸烟,对胎儿影响大吗?
不建议去尝试没有经过科学系统的实验证明的药物、预防和治疗方式。不建议肌注/口服任何“禁忌症和不良反应”都不明确的z药z成药、民间偏方。
有遗传病、慢性病、传染病的,建议咨询医生后备孕。
家族有地中海贫血的/地贫基因携带者,建议在婚前做遗传学咨询。有一些携带者是无症状的,所以知道自己历年的血常规结果是蛮重要的,有一部分可以做初步的筛查。
还有这几篇比较常见的问题??
影响小蝌蚪质量的一些因素
男性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备孕用药YESorNO?
男性备孕期间要检查什么?
又抽烟又喝酒,这孩子还能要吗?
备孕的5个关键,妇产科医生来讲一讲。
备孕,要不要查性激素6项?
备孕怀不上,了解一下这9个问题?
备孕期间注意事项
备孕期间,先生吃对了吗?
6个数字帮你看清小蝌蚪的战斗力
如果有子宫肌瘤要备孕的,可以微博搜索龚晓明医生的科普先了解一下。
2、疫苗接种
女性根据自身免疫接种情况,酌情考虑。具体请咨询当地预防接种门诊或者网上靠谱渠道咨询。
最好是备孕期完成这方面计划。在目前的国内,孕妇要打上疫苗很困难。接种门诊也有很多为难之处,毕竟先后关系和因果关系分不清的民众,太多太多。涉及到孕妇这个重要群体,谨慎考虑是非常能理解的。
备孕期女性需要接种哪些疫苗?
孕期疫苗接种
打疫苗、保持孕期健康的重要性~
3、一些辅助的方式
1、记录生理周期:准备一个电子体温计,下载app。蓝牙连接体温计和手机,从经期第一天开始,每日清晨醒来测基础体温,app会连接数据,自动记录体温,生成曲线。
2、排卵试纸:从经期的第十天左右开始测,从颜色很淡的开始拍照记录,当测试线颜色深于质控线就是排卵日。
3、彩超监测卵泡情况:排卵日前3-5天。也可以和排卵试纸同步进行。
三管齐下,花1-3个月了解自己的周期、优势卵泡情况。有必要就医时出示。
一个认真了解自己的个体,医生会更容易帮到。
一个一问三不知的个体,医生只好从头开始一步步排查,费时费钱。
4、营养
建议学一点营养学方面的内容。
中国营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