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我学中医7年,一个山村的老大夫告诉我说:“以后有脾胃虚寒、湿气重的人来找你的时候,不要随便给他们开汤药,不要以为喝中药是在救他们,其实在是在害他们”。一开始我不服气,翻看了多次《黄帝内经》,我才明白中医的博大精深。就在10几年前,医院派到了西藏的墨脱县进行医疗支援,记得当时来了一对夫妻。丈夫带着妻子正准备来找我看病,原来他的妻子这段时间总是感觉腹中疼痛,早上起来嘴巴发苦,人也很消瘦,而且头上和脸上经常出油,白天总想睡觉,浑身乏力,也提不起精神,晚上又睡不着,整晚做梦。
我发现她的脉象很弱,手脚冰凉,断定她这是寒湿入侵体内,无法排出导致的,但是我当时身上没带药,所以打算带她回住的地方。回来之后,我准备用附子,桂枝等大热之物以温养。正巧老藏医回来了,了解完情况后跟我说:“这种时候你还给她喝药,你这不是在救她,而是在害她。”我说“她的体内有湿寒邪气,当然得用大热之物来温阳了。”老藏医说:“她的体内确实有湿寒,但是根本没有你说得那么严重,只不过是脾困于湿了,使得湿气不能排出。时间久了就会伤到阳气,因此她的身体很虚弱。但是药物性质太厉害,而且是药三分毒,她这个问题并不是一天两天就有的,现在给她喝药,就像用大火烤一块冻肉,外面都焦了,里面的冰还没有化。再者说,长期脾胃虚寒,她的身体已经形成一种平衡,现在猛然用药,就像给饿了好几天的人吃七八碗米饭,你说她的身体能受得了吗?”脾胃虚的人一般会有这些特点:1、饭量下降,什么东西都不想吃,总是感到烦躁,容易感冒发烧2、脾胃虚弱的人会出现严重的口气,腹部容易胀气,大便干结或者溏稀3、脸色发黄,偶尔头晕眼花,眼白有蓝斑4、睡眠质量很差,经常出汗,喜欢趴着睡觉,睡觉的时候眼睛闭不拢5、舌头颜色偏红,舌苔发白,并且黏腻厚重,舌头边缘有明显的齿痕6、皮肤变得粗糙干燥,颜色暗淡,容易长皱纹,还会堆积色素,长斑,长痘痘,皮肤状态很差,身体虚弱,身体进入亚健康状态中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器官,营卫经络,机体五官孔窍,全都是赖于脾胃的运化,我们的元气,精气的滋养也全是赖于脾胃。中医认为,五脏六腑接受气于胃,才能发挥其作用。脾胃健旺,水谷精微化源充足,则精气充盛,脏腑功能强盛,形体健康,精神好。脾胃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的关节,保证生命活动能正常进行。脾胃对身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活中一定要好好保护脾胃。中医认为脾胃虚寒的原因无外乎三种:第1种:外寒内侵;第2种:脾阳不足寒从中生;第3种:过食生冷、伤及中阳,也就是说吃了很多凉的食物。老中医直言:祛湿先健脾,为什么不建议喝药,喝药的同时也加重了脾胃的运化负担,更重要的是药三分毒,药物进入人体还要启用肝肾的解毒能力体内有湿气,主要是因为脾被困于湿了,导致无法排湿外出,湿为阴邪,久之则会伤阳气,所以身体比较虚弱。是药三分毒,湿气不是偶然得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在用药就像大火烤冻肉,外面焦了,里面的冰还没化。长期的脾胃虚寒和身体已经形成了一种平衡关系,这时候猛然用药就像饿了好几天一下子吃七八个馒头,大概率会噎死,祛湿先健脾,脾胃好湿气无,祛湿健脾首选外敷贴方。湿气重脾胃不好,脾胃不好,老中医推荐脐疗法——肚脐贴肚脐也叫神阙穴,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的经穴,与经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医称之为十二经络之根、呼吸之门。用艾绒、桂圆、花椒、香叶、厚朴、香橼等,晚上睡觉前敷在肚脐上,第二天取下来就可以。首先,在这里面,艾绒、桂圆、花椒可以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消除寒气,专门针对脾胃寒的问题,将体内寒气散出去,再给脾胃注入一股阳气。补心脾、益气血,脾胃虚就要先健脾,让脾胃恢复他的运化之力。其次,这种方法不会直接经过脾胃,又因肚脐的皮肤比较薄,就有较强的吸收和传导能力,间接传输到脾胃,这也就证明了肚脐的吸收药效之强。不会有后顾之忧!人到中年,脾胃不好,湿气重,睡眠质量差都推荐试一试,养生之道,贵在坚持!现在,工业化的今天,这个方子已经规模化生产,如果有人嫌自配麻烦,或者不会配比,也可以选择成品
¥3广药白云山星群草本帖百年党氏艾草贴大肚脐贴淘宝¥49¥98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