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月的宝宝能开口说话了吗?可以,只不过大多数都只会叫爸爸、妈妈而已,再厉害一些的,也就加个奶奶或者爷爷。
然而今天要讲的这位宝宝,15个月大却能跟爸爸对答,简直是“厉害炸了”。
爸爸问:告诉爸爸你属什么?
宝宝:属猪。
爸爸:你姓什么?
宝宝:姓于。
爸爸:你叫什么名?
宝宝:于佳冉。
爸爸:你几岁了?
宝宝:1岁……
当然,讲得并没有那么清晰,但是能听得出宝宝在讲什么,这奶声奶气的声音着实可爱。
然而,不少人心里也挂起了问号:一个15个月大的孩子,竟然可以讲这么多话?开挂了吧
这不,下面这些家长就有话说了。
那么,15个月的宝宝的语言能力和发育情况,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才算正常呢?
关于这个问题,先来看一下这张表格:
大多数的宝宝在6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讲一些火星音了,类似于“a”、“O”、“wu”之类的,没有意义的音调。
1岁差不多就可以有意识的叫“爸爸”和“妈妈”了;1岁半的孩子,所掌握的词大概在5个左右,例如爸爸、妈妈、狗狗、球球等这些叠词,就表示孩子的语言发育没什么太大问题。
2岁左右,孩子基本可以讲出自己的一些简单的需求,比如“想出去玩”、“想喝水”等等。
当然了,上面提到的这个表格只是一个大致的情况,不代表每一个孩子都这样。孩子的语言能力是与大脑发育情况,以及口腔肌肉的成熟度有关。
由这一点来看,相同月龄的孩子,其语言能力也是有差别的。对于15个月的宝宝,可以跟爸爸进行一些简单的对答,也是正常的。
家长们不必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似乎比自己的孩子发育的好,就开始感到焦虑。
这里就存在着一个误区,有些宝宝可能存着舌系带短的问题,家长担心会影响到孩子说话,所以就给孩子剪了,这是错误的。
根据年《世界儿童》耳鼻喉科》杂志发布的报道,他们曾经针对名儿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小时候舌系带很短的孩子,长大后没有一个在语言发展上出现问题。
所以,孩子的舌系带不能乱剪,如果在孩子5岁的时候,说话还不是太好,那才需要去评估一下孩子的语言能力。
另外,专家通过研究发现,孩子讲话晚除了跟自身发育有关外,还受到三个重要的因素影响。
影响孩子说话早晚的三个因素:
1.家里人说话太少。
孩子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爸爸、妈妈,和其它家庭的成员,如果你们家的人都不太爱讲话,那么势必无法给孩子营造一个学习语言的环境,孩子自然就说话较晚了。
2.家里的语言太杂乱。
香港大学在年有一项研究,针对多个家庭,发现家里如果是双语的,两种语言同时进行,会增加2.94倍的几率孩子的语言发育比较慢,尤其是男孩子。
3.家里人是不是“太贴心”了。
有些妈妈太能会意了,孩子只要一有什么动作,就立马猜到孩子要做什么,也没有给孩子表达出来的时间,就立马给孩子做了。
比如,孩子手指往门外一指,妈妈就知道这是要出去玩了,于是还没等孩子说“出去玩”,妈妈就火急火燎的给孩子穿鞋,穿衣服,然后迅速带孩子出去。
“太贴心”的妈妈就剥夺了孩子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这样孩子开口讲话自然就会晚一些。
有一点尤其是要指出的是,虽然说每个孩子讲话的早晚,并不代表什么,但是如果讲话的时间远超了他的年龄,那就必须要重视了。
医学上将较晚开口说话的孩子称之为“迟语者”。
大量研究表明,讲话较晚的孩子,会导致他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情绪不稳定、自控力差等等,甚至有可能还会出现暴力倾向。
那么多晚说话算晚呢?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专家研究发现,孩子如果能够尽早的掌握50个词,那对他的发育是非常有帮忙的,而掌握这50个词的时间则是越早越好。
另外,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印地安纳大学曾针对一批孩子做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说话较晚的孩子,他们当中有很大几率会患上“ADHD”,即多动症。
那么既然孩子说话晚,会有隐患,我们又怎么来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呢?
加拿大语言学家威廉.法勒针对“如何刺激孩子语言能力”这个问题,发明了“威廉说话术”,分为三部分来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
第一步,称之为“我口说我手”,即大人要时刻给孩子描述他们正在做的事情。
比如,“爸爸正在穿鞋鞋”、“妈妈在洗手手”、“球是圆的”、“头发是黑色的”等等。
不断给孩子讲你正在做的事情,可以给孩子带来语言上的刺激。
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过程当中家长不要使用过多的代词,比如“这个”、“那个”、“这里”、“那里”等等。
第二步,提高你的声调。
研究表明,大多数孩子对于“低频”的声音是没反应的,所以我们平常跟宝宝说话时,语调可以调高一些,这样可以调动孩子的兴趣,从而达到锻炼语言能力的目的。
第三步,给予孩子的反应慢一些。
这句话怎么理解?比如上面提到的,孩子一指门口,竟然应该是要出门玩。这个时候妈妈则要问一问孩子:是不是要出门玩呢?是的话就说“出门”、“玩玩”、“出去门”。
让孩子有表达的机会,而不是孩子一指门口,妈妈就立马会意到孩子的意思,然后就给孩子穿鞋、穿衣服,火急火燎的出门了。
另外,家长平时跟孩子互动时,一些不好的举动也需要注意一下。比如很多小宝宝刚开始学讲话时,发音不是很标准,结果讲偏了,家长这个时候不能去模仿孩子错误的发音,否则的话会让孩子误认为是在夸他,那他这个错误的发音则极有可能被保留下来,后面想要纠正就比较难了。
综上所述,宝宝讲话比较早并没有什么奇怪的,而讲话晚一些也不用担心,但是也不能太晚,比如两岁还不会叫“爸爸”、“妈妈”,三岁还只会“yiyi,oo”的发音,那就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