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经常流口水也是病?五脏化液、脾为涎,中医:可能是脾虚了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经常流口水代表着什么。
流口水经常发生在儿童身上,特别是牙齿没长出来的时候,只要张开嘴,那涎水就顺着嘴角流了下来,还有就是儿童睡觉的时候,也会流口水,这些看来我们会觉得可爱。
但是有些成年人、老人也会流口水,这在中医看来可能是脾出了问题。
特别是成年人流口水、老年人流口水多是脾虚所致。
那为什么流口水就代表脾出了问题呢?
中医《内经》认为,“五脏化为液,脾为涎、肾为唾、肝为泪、心为汗、肺为涕”。
这句话的可以理解成:经常流涎,就要看看脾是否有问题,唾沫不正常了就要找肾,泪液异常就要找肝,出汗不正常了就要看看心脏,经常流鼻涕就要主要肺的健康。
因此经常流口水就要找脾的问题。
我们经常说唾液;唾液其实是两个词,一个是唾,就是唾沫;一个是液,就是涎水。因此流口水在中医上又叫流涎症。
当我们流口水的同时,还伴随着气短、乏力、面色泛黄、脸色无华、食欲不振、精神颓靡等症状。
然后大家也可以伸出舌头发现舌头两边还有齿痕印、整个舌头比较胖大。
这个多数情况下就是脾虚了,脾对涎水的固摄能力下降,因此大多数情况下的流口水都是脾虚造成的。
脾的功能我们说过很多次:运化水谷精微、也是气血生化之源,当脾虚湿困之后,气血生化不足、对身体有用的物质不能输布出去,就会出现上述的各种症状。
再加上脾开窍于口、其华在肌肉,如果脾虚了,肌肉就会松弛起来,就会出现一个“脾不束肌”的问题,流口水的情况自然就发生了。
了解了脾虚流口水的病理,中医调理起来就要健脾、燥湿、利水。
而对于小孩子的流口水也会有不正常的情况,一种是脾胃虚寒、一种是脾胃湿热造成的流口水。
小孩子脾胃虚寒流出的口水多是透明、没有明显的味道,嘴唇苍白、舌质微红、苔白等症状。
对于脾胃虚寒的情况,我们要“温中健脾”。
小孩子脾胃湿热流出的口水多是粘稠、并且有明显的异味、或者小便颜色发黄、大便干燥、费力。
而脾胃湿热的情况,中医经常用“清热利湿”的办法。
最后王医生希望大家不要盲目用药,一定要先经过辨证,再去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