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拨弄风云,搅动时局的人。有人敬畏他,说他能够“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不折不扣的大丈夫。孟子却认为他做事没有原则,不讲仁义,趋炎附势,没有道德。在那个战火纷纭的时代,逞口舌之利的人许多都命运悲惨,身首异处,他的师哥苏秦就被车裂于齐,而他身边,尽是一些对他虎视眈眈,想杀他而后快的人。但最终,他却安然死在魏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人就是张仪。
1.飞来横祸,差点丧命
“找不出玉璧藏在什么地方,大家暂时不许离开这个宴厅!”楚相死死的盯着在座的每个客人,吩咐手下说。客人们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宴席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楚相派人守住了所有的出口,他丢的这块玉璧虽然比不上何氏璧,倒也价值不菲,刚刚他还向同席的人炫耀它的光泽和价值,现在却不翼而飞了,一定是他刚才的话,使有人产生了觊觎之心,偷了他的玉壁。他怀疑的目光,停留在一个年轻人身上,那个年轻人衣着简单,甚至有些破旧,和满座的锦衣华袍相比,显得格格不入。但他却蛮不在乎,继续吃着宴席上的菜,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充耳不闻。楚相认识这个年轻人,知道他叫张仪,是朋友介绍给他的,说这位张仪有经天纬地之才,是奇人鬼谷子的学生,让他考察考察,推荐给楚王。
“这样一个落魄穷酸的人,能有什么才华?”楚相心里很不以为然,看在朋友的面上,才把他留在身边,并带他参加这个贵族上卿才能参加的高等聚会,谁知竟发生了这样的事。
“一定是张仪偷了玉璧!”忽然有人大声说道,“他一看就是那种贫穷没有德行的人!”其他的人也随声附和。他们对衣着穷酸的张仪能够出席这样的宴会本就心存不满,见有人一喊,便也开始煽风点火。
“搜,从头到脚仔细搜,一定是这小子!”
楚相挥了挥手,早有人如狼似虎的将张仪捆绑起来,搜查了一遍,但是没有玉璧的影子。
张仪轻蔑的一笑,倨傲的问:“相国,我可以走了吗?”
张仪的态度激怒了楚相,他命令说:“你早一点交出来,少受皮肉之苦!”
张仪淡然一笑,说到:“我张仪虽然不才,但却并没把这玉璧看在眼里,只有那些昏聩之辈,贪财之流,才会把这无用之物当作宝贝!相国,在坐这么多人,相国为凭什么认定一定是张仪所偷?你又为何不去搜查他人?”
楚相一脸的尴尬,在座除了张仪都是楚国的贵族,他不想为了一块玉璧得罪当朝的权贵,只有拿张仪隔山震虎,敲打一番罢了,现在被张仪说出来,他有些恼羞成怒。
“打,打到他承认为止!”楚相吩咐道。
“打他!!!”其他的人也喊道。
无数的棍棒打到了张仪身上,张仪被打翻倒地,鲜血淋漓,他抬头望去,是一张张狰狞而冷酷的脸。
“你把相国的玉璧藏在哪里了?”下人一边打,一边恶狠狠的问道。
“哼!我没有拿,何来藏?想让我自污,不可能!”张仪虽然气息微弱,但斩钉截铁地说。
不知过了多久,有人在一旁提醒楚相说,“再打下去,要出人命!”楚相这才放了张仪。
张仪被人抬回了家,妻子看到他满身是血,急忙把他扶到了床上,询问他事情的缘由。
看到妻子满脸是泪,张仪安慰她说:“没事儿,外伤!”
妻子说:“你常常说凭自己的口舌,便能够安邦定国,今天竟落到如此田地,你还是改了吧,我们过平稳的穷日子也行!”
张仪笑了起来,他对妻子说:“你快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
妻子也被他逗乐了,破涕为笑,嗔怪他说:“当然在了!”
“要我的舌头还在,足矣!”张仪自信的说。
张仪后来有什么遭遇?让我明天告诉你。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