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系带短缩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外国人看到舌尖上的中国什么反应中西结
TUhjnbcbe - 2025/2/26 12:55:00

《舌尖上的中国》风靡世界,不知不觉输出了中国的饮食文化,搞得全世界人民都心痒痒了。英国人也想拍舌尖上的英国,结果五分钟拍完了。这直接导致全世界吃货蜂拥而至,有号称要吃完中国美食结果十年吃不出川的,有想学做中国美食结果学会一招兰州拉面横扫美日的,有不服中国美食来了彻底沦陷号称上半辈子都在吃饲料的,形形色色应有尽有了也是。

但是,似乎每种美食在国外都只有局限的受众,哪怕是在中国无敌的川菜,也有不能吃辣,不吃油腻的外国人拒绝食用,或许他们大部分破戒之后就会彻底放弃先前的执念吧,毕竟那种刺激的感觉会让人无法自拔。

然而川菜的味道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一种味道,以麻辣著称的川菜,辣,是一种高温的灼烧感,并不在五味之内,五味中的辛是葱蒜的香辛味。而麻更是一种味觉麻痹的感受,也不是味道。综上,麻辣就是刺激味觉器官,麻痹味觉器官,并不能长久带来享受。更何况麻辣味觉刺激之后的肠胃刺激,最后的菊花刺激,真可谓火锅一时爽,马应龙伴终生。

在经过我们的多方了解后,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有一种料理得到了中国人和外国人最广泛的认可,但却仅有不到百年的历史。不错,就是广式茶点。

广式茶点的诞生伴随着中国近代的屈辱,鸦片战争后,在西方的买办打压下,中国商品再无立足之地,中国文化被广泛质疑,中国人慢慢失去了自信,尤其以洋人众多的广东,香港,上海为最,到处都充斥着洋人的玩意儿,所有人以洋人装束为高等,这种风气直到现在也依然存在。面对着满大街的牛排汉堡,我们的祖辈们没有气馁,没有放弃。他们积极把西餐的制作方法融入了中餐,创造性的烹饪出独树一帜的料理。

蛋挞,叉烧包,白糖伦敦糕等一系列甜咸可口的中西结合的茶点诞生啦,巧克力,奶油等作料也走进了厨房。这种创造性的食物一诞生就得到了众人无尽的喜爱,就拿蛋挞来说吧,现在已经成为了街头巷尾必不可少的美食,公司食堂里也常常出现。女生们肯定也是一看见就欲罢不能,但是多少人把它当做西方引进来的呢?又有几个人知道很多美食都是中国人创造的,而不是单纯拿来的,单纯拿来的事物反倒往往不好吃。比如说我们在美国吃的麦当劳味道就远不如中国,而且也没有那么多花样,真的是完完全全的垃圾食品,穷人才吃的。就连必胜客也吃不到中国那么多口味,所以有时候正宗的反倒不那么好吃!

广式茶点的做法非常复杂,就叉烧包来说,对面和调味的把握近乎变态,最后上锅的时间把握更是需要宗师级别的实力才可以恰到好处,多一分一秒都不是那个味道,叉烧包张开的口都会完全不同。这不是靠西餐说明书上,那个量杯,那个计时蛋,那个天平就能做好的食物。中餐需要的是用心,每一次的条件稍微有变化,你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要时刻观察留心食物的状态,并敏感地做出细微到分毫的掌控,除了经验,这些都无从学起!

由此我想到了,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是不是还要固守着不变才叫传统呢?从实用角度进行优化是不是也能成功呢?衣食住行,到处都是机会,我们照搬照抄西方是没有出路的,固守着自己也不行,那么我们何不结合一下,像广式茶点的创造者们一样,给我们的传统文化找一个发展的舞台。

现在最急切的就是,把汉服进行优化,了解汉服的人非常少,了解汉服又愿意优化的人就更少,这导致了汉服越来越小众,越来越昂贵。我希望未来我们能创建一个汉服为基础的时装品牌,做真正好看的衣服。谁让苏杭从汉朝开始,就是世界服装中心呢?古丝绸之路下,欧洲贵族们都希望能穿到中国的衣服。唐宋明,苏杭的服装厂垄断了世界五成的服装设计制造,到了今天,我们不能丢老祖宗的脸。我们要让中国的服装再次成为世界最美最流行的服装!

1
查看完整版本: 外国人看到舌尖上的中国什么反应中西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