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集《器》中,导演介绍了川渝地区吃泡菜的传统。而泡菜坛子,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发明。泡菜时选用老坛子,「胎体薄,易于透气」。
实际上泡菜坛子不可能要求「透气」的。反倒是越不透气越好。这是因为泡菜发酵过程属于无氧发酵。如果有氧气存在的话,会使好氧菌大量繁殖,破坏发酵过程,导致发酵失败,甚至可能产生食品安全问题。
节目之后自己都说了:在缺氧环境下,乳酸菌才能产酸,赋予泡菜特征性的酸味。
而且在装坛前,需要用水封坛,还要测试密封性。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过程都在无氧发酵中」。
馨馨
这前后打脸,简直啪啪啪~
S03E01
银杏木砧板可以抗菌?
第一集还介绍了一种银杏木制作的砧板。
片中提到,银杏木砧板「可以抗菌,能够愈合刀痕」。
确实,现在有一些关于银杏叶提取物中抗菌蛋白的研究,揭示了银杏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这可能是一种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天然防腐剂。
但就算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抗菌,不能说明木头砧板也能抗菌。而且就算砧板表面有少许抗菌物质残留,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也会很快消失殆尽。希望砧板发挥「抗菌」功效,是不现实的。
馨馨
这简直不知道从哪里吐槽起...像不像那种电视上卖保健品专家的说辞
S03E02
滚汤烫碗可以增香?
第二集《香》中介绍了陕西地区的特色菜——水盆羊肉。在端上桌之前,盛汤也是非常有讲究的。节目是这么说的:
什么?只要把碗烫一遍,就能「粉丝绵软,羊肉增香」?
其实,粉丝软不软,羊肉香不香,这取决于食材和制作人的手艺。它们在出锅之前,就已经决定了。拿汤烫一下碗,并不能有增香增软的作用。
当然,如果碗不够干净,拿滚烫的汤去烫碗,倒是能有一定的杀菌效果……
QC菌
吃饭前烫碗,还真不是心理安慰
馨馨
不生病才能吃嘛嘛香嘛,我们可以这么安慰自己
S03E03
藕中的淀粉有几种?
在第三集《宴》中,节目介绍了常见的藕粉圆子。在说到为什么藕粉圆子软糯筋道的时候,节目是这么说的:
这里说的「两种淀粉」,应该是指淀粉中含有的两种不同组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但是这里有一个科学错误:糊化过程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都参与了糊化,并没有像节目说的「一种专门溶于开水,一种专门糊化成凝胶」。
这真的是随便一本食品科学入门书籍都能查到的知识...
QC菌
而且,经查阅资料,在莲藕淀粉中,直链淀粉大约占总淀粉的25%-30%左右,而不是片中说的15%。
馨馨
真的,看到他们说出数字的那一刻,我还以为他们终于有了科学权威性了,没想到还是“随便说说张口就来”的嘛
S03E04
酒有助于身体健康?
先声明一下我对第四集《养》的态度。我认为,如果要证明某样食物具有治病防病的「功效」,那唯一的道路就是通过大规模、多样本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只有一句「传统」而没有足够的科学上的证据,就说某种东西能治病防病,是不足为信的。
但,作为食物,不求能治病,最基本的要求是它在正常剂量下不能对身体有伤害。对于对身体有明确危害的东西,我们如果还说着「药食同源」「回归传统」,带着养生的目的去吃,就得不偿失了。
这样看来,第四集是重灾区,有很多值得吐槽的内容,我们下面选一些比较重要的详细说说。
第四集中提到了黄酒,认为它能「活血祛寒」。
实际上,酒精早已被证明对人体有明确的致癌作用,如果是真的想养生的话,对于所有人来说,酒「能不喝就尽量不要喝」。
QC菌
馨馨
当然,炒菜时放入的料酒不必太过担心,因为大部分酒精会随着烹制的过程挥发。
S03E04
用艾叶制作食物靠谱吗?
第四集还提到了用艾叶去和豆腐做在一起,叫做艾叶豆腐的菜肴。
事实上,国内外多篇研究都表明艾草具有肝毒性,神经系统毒性和生殖毒性,而且中毒剂量并不是很大,干品18g-45g就可以让成年人出现中毒症状,而对于儿童来说,这个数字可能更低。
对于这种高风险的中药来说,作为日常的食物,其实是不太合适的。而且,艾草并没有出现在《药食同源目录》里。
S03E04
感冒了喝寒草茶就可以?
如果是真的,这是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
QC菌
在片中,有提到一种寒草茶,说只要体温在38度以下的感冒,喝寒草茶就可以。
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误导。首先,出现感冒症状不一定是普通感冒引起的,有可能是流行性感冒,肺炎,或者更加可怕的疾病。不确定病因,就一句「喝寒草茶就可以」,这可能会耽误病情。
第二,目前实际上没有发现任何药物能对普通感冒起治疗作用,最多只能减轻感冒症状。所以就算是普通感冒,喝了寒草茶,也只能有安慰剂的作用。
馨馨
医院里的医生
S03E04
吃「自制食物」安全吗?
在第四集中说到了一个女孩,从山东来到广东,爱上了煲汤,于是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