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系带短缩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腰中冷痛如坐水中分享名医刘渡舟用经方甘姜
TUhjnbcbe - 2024/10/5 16:32:00

我们讲了生姜、干姜、炮姜、良姜等姜制品的中药功效作用,有的网友问有啥用?本篇我们就分享名医刘渡舟三个用甘姜苓术汤治疗疾病的案例。

《金匮要略》

首先介绍一下这一经典方药,甘姜苓术汤。方药出自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原文为:“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首先介绍了一种病叫“肾着”,主要症状是身体困重,腰中冷,就像坐在水中一样,小便频数,不口渴。接下来介绍了它的成因,是因为出汗后穿着湿冷的衣服,也可以衍生为汗湿后不及时更换衣服,久而久之就得了这个病。

干姜苓术汤全方只有四味药,生姜,炙甘草,茯苓,白术。主要作用是温阳健脾胜湿。接下来我们通过名医刘渡舟的案例来认识这味汤药。

金匮要略

医案一:患者女,37岁,腰部酸楚疼痛,白带淋漓不尽,味臭难闻,脉沉缓无力,尺脉更弱,舌胖大而嫩。身体肥胖,气怯乏力,辩证为寒湿下困肾阳,用甘姜苓术汤。方药如下茯苓十八克,干姜、白术十二克,杜仲、续断十克,炙甘草六克。三剂而愈。

案例二:患者女,23岁,半月前起带下如崩,久久不停,腰酸腿沉,面色淡白无华。其人久处阴湿之地,舌质淡,脉沉。辩证为脾虚不运,湿浊下注。用甘姜苓术汤。方药:白术三十克,茯苓、椿根皮十五克,干姜、党参、黄芪、车前子十克,五剂而安。

案例三:患者女,26岁,右侧腰臀部及大腿疼痛,带下多,脉沉迟,舌淡嫩苔白。属寒湿下注,脾阳不温证。用干姜苓术汤。方药:干姜、白术十二克,茯苓十六克,杜仲、续断十克,炙甘草六克。四剂腰腿疼痛止,带下减七八分,后以肾气丸巩固。

刘渡舟医案

分析:干姜苓术汤是治疗“肾着病”的方子,又称为“肾着汤”,辨证辨病要点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刘渡舟及门人弟子根据经验,认为“如坐水中”还可以指女子带下多,男子阴部潮湿,不论带下和阴部潮湿,皆居下身,为水类,又特别多,故有如坐水中之说。虽然以上几例病例都有带下病,肾着病也以女子居多,但也有一案例讲男子腰酸无力,阴囊潮湿如水,一日三更其内衣,服肾着汤而愈的。

肾着病的病因病机:脾肾阳虚,寒湿下着于腰肾。辨证要点有:1.腰以下冷痛:腰膝酸软,冷痛无力;2.如坐水中:妇女带下多或男子阴囊潮湿重。结合舌苔脉象:舌淡嫩,苔白,脉沉迟。即加减可使用。

干姜苓术汤方药分析:干姜为温里药,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为君药,白术为补虚药,功效健脾益气,燥湿行水,茯苓为利水渗湿药,功效利水除湿健脾,共为臣药,炙甘草补气和中,又能调和药性,为佐使药。全方合用,温中散寒以振脾阳,健脾,除湿,则“肾着”自愈。

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

从名医刘渡舟的几个案例方药我们可以看出,汤药的比例并不固定,湿重则增加茯苓用量,脾虚重则增加白术用量,寒重则增加干姜用量,这也是许多医家分享汤药不写用量的原因。本篇内容就到这里,喜欢学中医的可以加入我一起交流学习,我是杏林,一个爱好钻研的小中医。我们下期再会!

欢迎加入交流学习
1
查看完整版本: 腰中冷痛如坐水中分享名医刘渡舟用经方甘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