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琅嬅在历经永琏之死后,迫于家族压力让齐太医开药催孕,终于又怀上一个嫡子,皇上大喜,赐名永琮。
可是永琮因为在胎里时便虚弱,出生时还是早产,所以身体一直不大好,睡不踏实,个子也不怎么见长。
富察琅嬅历经永琏之死后十分后怕,加上齐太医说永琮只有挺过十岁才能真正健康长大,而且富察琅嬅的身子也难以再受孕了,所以她对永琮格外上心。自从永琮出生后几乎是一步不离地在孩子身边照顾。
可是孩子终究没有留住,乳母被设计染了痘疫,而永琮喝了乳母的奶,也染上了痘疫,在隔离治疗的时候没能挺过去,终究是去了。
富察琅嬅悲痛不已,然而老天却不允许她停歇。很快过完年后是皇上登基后的第一次东巡,而富察琅嬅因为痛失永琮本来就已经心力交瘁,但她却觉得若是自己不随皇上东巡,必将被天下之人耻笑,有损富察氏颜面。
又想到如懿只是一个贵妃,却经常越到自己前面。皇后决定振作起来,命齐太医前来诊治。
就这样撑着身体,吃着药,每日花两个时辰梳妆才勉强掩饰病容和皇上一起东巡。
因为很难再有孕,如今皇后只能寄希望于公主,让璟瑟许一个好人家,也算是能光大富察氏。
然而皇上得到消息,科尔沁部想要求娶嫡公主,今嫡公主只有太后之女恒媞与皇后之女璟瑟,公主出嫁科尔沁,必将远离家乡,十分凄苦。皇后称璟瑟还小,不如将恒媞许给科尔沁。
可皇上称朝中大臣极力反对,因为太后已有一女远嫁,若是再将恒媞远嫁,太后不免忧思过度。但如今皇后只有璟瑟了,自然不愿女儿远嫁,所以极力劝说皇上。
皇上与皇后的谈话被前来看望皇后的玫嫔偶然听到,玫嫔急忙禀告太后。太后听到皇上只在意自己的女儿,决心留住自己的女儿,命朝中大臣极力反对将恒媞远嫁。
皇上见大臣们都反对恒媞远嫁,十分烦躁,于是想让意欢去吹枕边风,可是意欢只关心皇上,不愿皇上为难,坚持不肯为太后做事。太后无法,只得叫来皇后。
这一段简直堪称斗法,也是富察琅嬅在剧中反抗性最强的一次。可能是为母则刚,而璟瑟已经是她最后的一个孩子了,是自己身上真真切切掉下来的肉,所以哪怕力量再过微小,哪怕上面是太后,她也要试着以卵击石,为女儿杀出一条生路。
太后先将自己封贵妃的时候先帝赏赐的珍珠领约赏赐给皇后,说就当作为璟瑟准备的嫁妆。
领约是清朝皇后、贵妃、妃和嫔套于颈间的饰物,用以区别身份。贵妃、妃和嫔所用同。
《大清会典图·冠服·领约》:“皇后领约,鏤金,饰东珠十一,间以珊瑚。两端垂明黄绦二,中各贯珊瑚,末缀各二。”《清史稿·舆服志二》:“﹝皇贵妃﹞领约,金为之,饰东珠七,间以珊瑚。两端垂明黄绦二,中贯珊瑚,末缀珊瑚各二。”太后说这话,其实就是在暗示皇后这次出嫁,她想要璟瑟去,但却没有完全点明,只说是嫁妆,没有明确说是什么时候的嫁妆。莲心正要去接,却被富察琅嬅拦住了。她拿出一对彩金鸳鸯,说这是她与皇上大婚时先帝所赐,十分贵重,如今恒媞长公主要嫁科尔沁部,所以特意奉上来为恒媞妆奁添色。
妆奁原指女子梳妆打扮时所用的镜匣,后泛指随出嫁女子带往男家的嫁妆。
在战国秦汉时期,多为漆器妆奁,是名望贵族才能享有的。经过唐宋变革进入宋代平民社会以后,人们在追逐器物精美的同时,更加注重器物的实用性,这使曾经昌盛一时、适合席地起居的汉式漆奁逐渐演变成适合垂足而坐的多层套奁。随着明式家具的大发展,妆奁最终演变成了大型梳妆台和便携式梳妆匣。
太后与皇后唇枪舌剑,都极力想留住自己的女儿。
皇后算是彻底豁出去了,不仅不违抗太后权威,还搬出诗经。“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恒媞妹妹已经到了摽梅之期,不该再耽误婚期了。”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出自《诗经·召南·摽有梅》,原文为: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意思是梅子落地纷纷,树上还留七成。想要求娶我的儿郎,请不要耽误良辰。
梅子落地纷纷,枝头只剩三成。想要求娶我的儿郎,到今儿切莫再等。
梅子纷纷落地,收拾要用簸箕。想要求娶我的儿郎,快开口莫再迟疑。
后来引申出成语“摽梅之年”,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这场闹剧,最终止于皇上那边递来的台阶。
皇上得知太后和皇后坚持不下。如懿提议让齐太医给皇后送药,也好给二人一个台阶下,皇上表示同意。在太后大怒之时,齐太医来给皇后送药,太后终愤而离开。
可惜无论再如何阻止,皇上最终经过多方考量,还是选择让璟瑟远嫁。而富察琅嬅也因为这件事更加郁结了......
END本期看点:领约妆奁摽梅之年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