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入夏,脾胃不好的人就多了起来,因为“冷饮狂欢季”来了。冰淇淋、沙冰、炒酸奶、冰咖啡……大把大把的冰块往胃里倒,吃个几次,脾胃就不会好了。
人受凉会生病,脾胃也一样,冰凉凉一杯下肚,脾胃的热乎气儿了就散了,如果吃的太多,这股热乎气儿会很难再聚起来。
中医上认为,这是脾胃的阳气被打散了,变得虚弱衰竭,也叫脾胃虚寒。
一旦出现这种状况,就不再是单纯的食冷问题。重油重辣、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甚至仅仅吃的太快,都会招致脾胃的报复,让你感受胃痛的“深情青睐”。
为此,中医量身打造了一款定制武器,专门针对脾胃虚寒导致的胃痛,那就是虚寒胃痛颗粒。
它的方组如下:黄芪(炙)、党参、桂枝、白芍、高良姜、干姜、甘草(炙)、大枣。
黄芪、党参,健脾益气。它俩是健脾高手,能直接对脾胃下手,让脾气强健起来,重新生发阳气;
桂枝、高良姜、干姜,散寒止痛。它们都是性温性热的药材,能够散去寒气,止住疼痛;
白芍、大枣,益气养血。气血同源,能够互相转化,所以补气的同时还要养血,让气血充足,脾胃健壮。此外,白芍也有止痛效果,为止住胃疼加把力;
最后一味甘草是全能选手,能助益每一种药材发挥作用,同时调和药性,以免药效产生冲突。
八味药,健脾益气,散寒止痛,一补一散,治本去标,完美解决问题。
如果你也有脾胃虚寒导致的胃痛症状,不妨一试。
说到这里,有人要问了,怎么判断自己是脾胃虚寒呢?
其实看症状就能看出来,比如常常感觉腹部在隐隐约约的作痛,呼吸冷空气或者空腹的时候腹痛感会加重。
如果吃了东西,贴个暖贴,或者用手捂一会儿,感觉胃痛没那么明显了,那这就是标准的脾胃虚寒导致的胃痛。
不过,哪怕你说自己全都对得上,我也不建议你随便吃,最好找个专业医生辩证确认,然后再去服药。
因为症状的表现会有交叉,如果不是专业人士,很少能判断准确。
比如你同时还有腹泻、呕吐的症状,那附子理中丸可能更合适;
如果没到腹泻的地步,只是大便不成形,不想吃饭,那又是参苓白术散更合适;
此外还有对付脾阳虚、胃胀、打嗝、积食的温胃舒胶囊;对付肝胃不和,两肋闷胀的舒肝和胃丸;对付胃阴不足、胃部灼痛、口干舌燥的阴虚胃痛冲剂……
所以你看,中医在这方面是分得很细的,哪种症状都有对应的中成药,所以吃药之前一定要经过辨证,确定自己的病因,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祝愿大家都能过好这个夏天,享受应季美食,不被脾胃问题困扰。
#脾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