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我们机构也慢慢迎来上课高峰,每天电话和上门咨询的家庭也是络绎不绝。家长们咨询的问题五花八门,最多的还是说话不清楚。
有的父母问:我家孩子都3岁了怎么还是说话不清楚啊?宝宝是个话痨,但说了半天我们也听不懂说的什么?好不容易能说话了,整天“七饭”“苹朵”的,到底怎么办才好啊?
很多家长误以为孩子说话不清楚就是大舌头,网上查到的资料也说宝贝应该就是大舌头。其实,这是对构音障碍的一种误解。我们平常说的大舌头的学名叫功能性构音障碍,虽然主诉也是吐字不清、发音不准,可仍与其他构音障碍类型有所区别。要想看孩子是否真是大舌头,还是要看导致语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器质性病变
这是因为发音器官异常或功能缺失引起的构音障碍,如先天舌体畸形、舌系带过短、腭裂、悬雍垂发育异常、脑瘫等。
2、发育问题
发育迟缓、先天智力低下、自闭症都是造成这类问题的关键。这些问题造成的结果有一点与其他构音障碍有所不同,就是语言理解能力的缺失,其他类型的构音障碍是没有这点担忧的。
3、外部环境不良
地方方言对儿童语言发展是有很深影响的,方言中的一些发音和普通话有着本质区别,老人或保姆是看护孩子主力的家庭中尤其明显。
4、发育过程的必经阶段
儿童的发音都是从不清楚逐渐变清晰的,任何人在刚学语言时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张口就是流利的普通话”根本不可能出现,这是由儿童发育特点决定的。幼儿发音的错误比较分散,一般是以辅音为主。这一时期时常会出现家长误以为孩子有语言问题的情况。
但是,如何判断孩子吐字不清是否为暂时性的正常现象呢?这是一个困扰很多家长的难题。所以,如果家长想要自行评估的话,只能用排除法,把可能导致吐字不准的原因都排除掉。不过,小编还是建议求助专业人士和语言机构,这样比较保险。
说完病因,最后我们来聊一聊语速的问题。虽然说话速度的快慢一般是由性格决定的,外向的孩子说话会块一些,内向的孩子则会沉稳一点。但是,这都是基于吐字清晰的根本上,说话再快,如果出现吃字、大脑反应慢的情况,也是需要进行语言矫正的。
确实有一部分家长觉得自家宝贝滔滔不绝、舌灿莲花,说话“咔咔的”,简直能领出去当镇宅之宝炫耀,可当别人听孩子说话却一句话都没听懂时,不知道还笑得出来吗?
语速过快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吃字、省略音,二是大脑反应不过来,容易形成口吃。吃字就不用说了,大家听听老帝都人都是怎么说话的就好了:“装垫儿台”是“中央电视台”,“胸柿”是“西红柿”,但凡是个南方人哪能听得懂说的是啥?
第二点,有的孩子说话太快,语速倒是提上去了,但却抛弃了逻辑和语法,无意义词语过多,重复某些词汇和句子,说话时常颠三倒四,经常出现说话不过大脑的情况,还会导致口吃的出现。
语言是沟通表达的工具,语速其实不是衡量一个人语言能力的评估因素,只是一个人特点的体现。无论说话快慢,重要的是发音清晰,字正腔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