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白癜风偏方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50206/4574090.html年3月3日
作者:陈韦安
或许你没有兴趣,或许你有。若你想知道为什么这个Page偏偏非要粉红色不可,请阅读下去。
三十岁过后,我发现自己喜欢的其实是粉红色。或者可以这样说,对于喜欢粉红色,我算是个俗家弟子吧。没有去到剃头出家的程度,也从来没有全时间委身奉献的感召与敬虔。家里没有HelloKitty,外套、领呔、衬衫、毛衣也没有半点粉红色的味儿(很偶尔会穿粉红色的恤衫,但纯粹是个巧合)。购物时遇见同一款不同颜色的货品,也不会兴奋莫明地主动把粉红色挑选出来。
但是,我就是喜欢粉红色。
于我来说,其实自己从小都无法从「颜色的困惑」中走出来。事情是这样的。小时候,当老师问「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时候,我就是不知如何回答。后来我发现,「你喜欢什么颜色」这问题,其实误导了很多小朋友。因为这条问题本身就假设小朋友必须要爱上一种颜色。老师从来没有先问我们:「咦?其实你本身有没有喜欢「颜色」这回事呢?」,然后才问我们「你喜欢什么颜色」。问题的本身早已为我们预定了答案——是的,你必须喜欢某一种颜色的,你想想吧。所以,老师问我:「你喜欢什么颜色?」,其实我没有。只是,当时仍是小学生的我,在老师面前拿不出那否定颜色的勇气。所以,当时我勉强回答:「蓝色」。纯粹只是直觉地联想起「蓝」与「男」是一组相近的词。(小学时也有同学黐脷根读「兰色」)到了中学时期,这「颜色的困惑」虽得到短暂舒缓,因男生们都把「你喜欢什么颜色」这女性化话题抛开(然后穿着皮鞋到球场踢球...)。然而,这「颜色的困惑」仍然未有解决。后来上大学,我曾经勉强过自己喜欢黑色。多买「黑色」的衣服,在别人面前说自己喜欢黑色什么的。不过,当我和真正喜欢黑色的人走在一起的时候,我就觉察到自身存在着的不协调感(就像《丑小鸭》的故事一样)。
到了三十岁,人成熟了点,对于自己的喜好,以及选择喜好所需的自观性与客观性,都慢慢具有较深稳的拿捏。然后,我就发现,我其实是喜欢粉红色。或者应该说,是「纯粹」的粉红色。所谓「纯粹的粉红色」,就是柏拉图哲学中的form与substance的关系。那完美的东西不是被实现出来的substanceandmaterial,而是纯概念的formandidea。我发现,我真正喜欢的,不是那被实现出来的粉红(actualizationofpinknesse.g.HelloKitty),而是作为纯概念的粉红(Pinknessasapureidea)。
粉红色(作为概念)很美。不觉得吗?
她,本身既有红色鲜艳夺目的优越性,却以平静带知性的姿态,淡然为美丽重新带来新的定义。只是,被实现出来的粉红色却被某种意识形态过份渲染,被stereotyped了。(例如「哦....男班长原来钟意粉红色,乸型?...」)如此说起来,粉红色的身世挺曲折可怜的,可以出一本小说。
唔....所以,我跟柏拉图一样,都是喜欢粉红。(我相信柏拉图也是喜欢的)讲完。
(欢迎转载)文章转自作者专页:神学是粉红色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