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是儿童语言发育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儿童的语言水平飞速提升,从只会咿咿呀呀到整句输出,孩子的发育速度总是超过我们的想象。其实,我们在小时候也是如此,只是我们没有那时的记忆而已。同样记不住的,还有学习说话时的艰辛和各种错误的发音方式。
学说话时的艰辛是孩子不想经历的,出现的各种语言问题是父母不愿遇到的。吐字不清、发音不准、音调异常……按理说,这些问题都是儿童语言习得期间正常表现,跳过这些问题直接能出口成章才叫“耸人听闻”。几乎没有孩子可以一蹴而就,语言系统一夜就能瞬间成熟。
“爸爸”说成“大大”,“哥哥”念成“的的”,“吃饭”讲成“七饭”……虽然这些词从一个胖嘟嘟的小可爱嘴里说出来很是萌萌哒,但时间一长可就成了大问题。我们之前接触过很多因为语言障碍而不得不延迟进入幼儿园的孩子,也见到过因为大舌头遭到同学的取笑,越来越不敢说话的宝贝。我们唯一的希望是不再出现这样的孩子。
发音不准、吐字不清其实是构音障碍的表现。顾名思义,构音障碍指的就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发音器官不能正常工作的一种问题。我们总说“孩子的事没有小事”,构音障碍一旦放任自流,甚至会影响孩子成年后的社交、性格及心理发展。
那么,如何判断发音不准是否构成语言障碍了呢?很简单,一般来说,发音不准的问题持续超过半年以上,那么有八成的几率可以断定是构音障碍了。但是要注意,这只是父母在家中对孩子的初步判断,具体情况还要看医生的检测结果是怎样的。
构音障碍是一种由生理问题和环境问题共同起作用的语言问题,比如语言神经中枢异常、腭裂、舌系带短、低智以及听力障碍等,还有模仿暗示、语言环境不良、语言教育迟滞等。可以说,导致发音不准的原因多种多样,不经过专业检查是不可能确定病因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语言矫正重要性的原因。
发音不准,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其实学问颇多。造成这种情况的病因是什么?具体是哪个器官出了问题?是哪几个音发不准?是否还伴随其他语言障碍症状?像这些问题,只靠家庭训练是完全解决不了的。
“孩子说话有点齿音字就得送去上课,这个钱也太好赚了吧!”
“我们邻居家的孩子也是发音不准,人家自己在家就全纠正过来了,上什么课啊还!”
我们很担心的问题总是不断出现。首先,语言病理学是很冷门的学科,很多家长根本就不知道市面上还存在能治疗儿童语言障碍的机构。有语言障碍的人比较少,得不到社会应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