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系带短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脾胃虚弱湿气重,舌有齿痕,参苓白术散和补 [复制链接]

1#

参苓白术散和补中益气丸这两款中成药大多脾胃不好的人都知道,但是很多人买来吃了效果却不明显,那么很可能是你不知道它们的区别。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参苓白术散,在什么情况下选择补中益气丸呢?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对比两组常用的治疗脾胃虚弱的中成药的区别。

首先两味药都是可以治疗脾胃虚弱,参苓白术散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而补中益气丸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所造成中气下陷之后而出现的症状,它们共同点,都可以治疗脾胃虚弱。但是不同点就在于,首先参苓白术散所针对的是脾胃虚弱,夹湿。就是在脾胃虚弱的同时,伴随着湿气重。

脾胃虚弱夹湿气选择参苓白术散

脾胃虚弱的症状有脘腹纳呆、食少便溏,这些症状再伴随肢体困重,因为我们脾主肌肉,主四肢,主气血化。所以脾胃虚弱会出现疲倦乏力,再伴随湿气重的症状。湿气重首先表现得大便就是便溏,还经常会出现舌胖、苔腻、有齿痕这类的情况,那么就是湿气重的表现。而且伴随我们吃东西后出现腹胀,因为湿气为有形之邪,也可以阻碍我们的气机,所以会经常出现脘腹胀满。其次,湿气又是重浊的,会觉得整个人非常的重,感觉走起路来非常的重,双腿重拙,还会嗜睡,这些都是湿气重的表现,所以脾胃虚弱伴随着湿气重,这时候就需要选择参苓白术散。

脾胃虚弱、中气下陷选补中益气丸

而补中益气丸所治疗的脾胃虚弱,是因为脾胃虚弱之后,脾属中焦,那么中焦、脾和胃是有一个相互照应的关系的。互相之间一升一降,调畅我们的气、气机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对我们整体五脏的脏器有一个提升的作用。而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之后,会伴随很严重的气虚的症状,肢体困倦、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而且伴随长时间的腹泻,严重者可能会有脱肛、脏器下垂、胃下垂这类的情况。

那么气还有一个固汗的作用,人一旦气虚、中气下陷,很多人就会出现自汗比较严重,往往吃一碗面,那汗就会哗哗地流,这个就是一个自汗的表现。比如说有的人肝气不舒,舌头两侧会出现的鼓胀、气堵在里面、那么如果要是气不够的时候,我们的舌头就会出现凹陷的一个表现。这时候就要选择补中益气丸。因为它里面有黄芪、升麻、柴胡之类的,可以升阳,又可以补气、益气,所以治疗中气下陷。

总体来说,参苓白术散治疗以脾胃虚弱夹杂着湿气,而且湿气还比较重,那么补中益气丸以脾胃虚弱伴随着中气下陷,有很明显的气虚的症状。这就是这两款药的不同点。最后,希望大家能耐心地阅读一下,最后还想提醒大家,如果辩证不清自己的症状,千万不要盲目用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