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健康,中国人一定要喝奶吗?
“奶制品是平衡膳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健康膳食模式的重要构成。但在我国传统膳食模式中,奶制品摄入占比偏低。提高国民奶及奶制品的摄入量,仍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年11月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某院士在雀巢N3新一代亲体奶全球首发会上对国人饮奶现状进行了总结。
关于牛奶,我有如下一些思考。
一、为什么要喝奶?
奶属于食物,人之所以要喝奶,理由大约有以下几点:
其一,婴儿没有牙齿,不能咀嚼食物,只能喝流质。但如果婴儿逐渐长大,并且有了牙齿,也就完全可以自己吃饭了,为什么要继续喝奶呢?更何况已经长大成人,更没有喝奶的必要。
其二,老年人牙齿掉光了,如婴儿一样不能咀嚼食物,也可以喝奶。
其三,牛奶有养阴之功。阴虚体质者偏可喝牛奶来养阴,从而改善阴虚体质。特别是久病体虚兼有阴虚者,牛奶是极好的滋补之品。从这个角度来看,牛奶不但是食物,更是一味中药。
二、成年人也要喝奶吗?
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每人每日应摄入奶及奶制品-克。这里讲的“每人”,显然不是指婴儿或老年人,而是包括成年人的。
那么,成年人也要喝奶吗?
专家的观点是,牛奶有营养,所以一定要喝。但生活中所见,很多人提到牛奶第一个反应就是喝了以后肚子不舒服。这是怎么回事呢?
现代医学认为,这源于人体内的乳糖酶不足或缺乏,造成乳糖吸收不良,进而诱发胃肠不适。有些人甚至会从心理上产生“乳糖焦虑”,一提到牛奶就想到消化不良,导致不耐受、吸收不良的情况更严重。
专家的观点是,一定要喝奶,“回避乳糖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饮奶不适更重要的内因是肠道敏感度高。肠道健康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低聚半乳糖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帮助肠道内双歧杆菌增殖,最终达到滋养肠道的效果。”
也就是说,不管喝奶舒服还是不舒服,总之必须喝奶。
我的观点是,吃什么喝什么应该跟着感觉走。感觉舒服可以继续吃,若不舒服就不必勉强。以喝奶为例,若感觉胃肠不适,或腹泻,或腹胀,或腹痛,为什么还要继续喝呢?
三、牛奶对健康有没有危害?
从中医来分析,牛奶性偏寒凉,适合于阳气旺而胃阴不足的证候。若素体脾阳虚,或气化不足,则需少喝或不喝。
我的观点是,若喝奶后出现腹胀、大便偏稀、舌苔白腻或肥胖等脾虚湿重的症状,还是不要继续喝了。
进一步说,喝牛奶有两大弊端,以下详细分析:
其一,牛奶导致癌症。
年,瑞典的一项跟踪调查发现每天饮用4杯以上奶制品的妇女,罹患卵巢癌的几率比每天喝两杯的人要多出两倍;
年,哈佛大学一项长达11年的追踪报告显示,每天进食奶制品2.5份以上(一份为ml牛奶)的男性与进食奶制品0.5份以下的相比,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上升34%。
也有研究发现,中国女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乳腺癌的发病率非常低,远远低于西方国家。之后,牛奶产业发展起来了,中国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也达到了西方国家的水平。
从中医来分析,癌症属于阴浊与痰湿凝滞,化而成块。而中医讲“阳气化,阴成形”,显然,若长期摄入阴寒的牛奶,就足以诱发“阴成形”。
其二,牛奶导致过敏。
经常喝牛奶虽然能让孩子长得更高,但却更容易过敏。表现为花粉过敏、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哮喘等等。
从生活中观察,长期喝牛奶的孩子体质偏于阳虚,且过敏发生率非常高。
如何改善小儿的过敏性体质呢?我的思路是重视扶阳温阳。在正确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戒掉牛奶、冰淇淋等阴寒食物,以免妄耗人体阳气。
四、专家提出的解决方案
有专家认为,牛奶含有益生菌和益生元,二者的有机互动是构成肠道健康微生态的基础。如果大家把牛奶喝对,就既能解决牛奶营养无法完全吸收的问题,又能提供有益益生元,让肠道健康得到进一步提升。所以,还是推荐多喝奶。
事实上,中国人数千年基本上是不习惯喝奶的。奶和奶制品近些年才成为中国人饮食当中的一部分,国人不习惯喝奶,更不习惯吃奶酪等其他奶制品,即使近四十年来牛奶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喝奶,但中国人还是比外国人喝得少。有数据显示,年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42千克,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仅达到推荐量的38.4%;其中,98.8%的老年人喝奶远未达标,仅为推荐量的1/10。
专家认为,目前国内已经有了充足的奶源,而且有了更多奶制品的选择。可以说,从早期“喝上奶”的1.0时代,到近年来“喝好奶”的2.0时代,中国快速完成了牛奶消费的认知普及和品质升级之路。
但为什么国人的喝奶量还是上不去呢?
我的思考是,一方面是喝牛奶后感觉胃肠道不适,进而排斥喝奶。其原因在于国人普遍体内的乳糖酶不够,乳糖吸收不良。有数据显示,高达85%的国人都存在乳糖吸收不良问题,在饮奶后可能会出现腹胀腹泻或其他肠胃不适症状。因此,牛奶虽营养丰富,许多人却只能对其敬而远之。
另一方面是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牛奶对健康的不利影响,进而不再喝奶。
但专家仍鼓励大家尽量多喝奶,专家的观点是,加大牛奶的宣传力度,大众在“愿不愿意喝”上的态度发生转变,从而把过去不喝奶的习惯变成喝奶的习惯。
专家提出,乳糖吸收不良人群在饮奶上通常有三种解决办法,一是不喝奶了,完全放弃牛奶中的营养物质;二是喝奶的同时服用乳糖酶;三是喝0乳糖奶制品。但这三种办法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怎样才能既喝奶,又没有乳糖吸收不良的问题呢?本文开篇的某院士表示,关键是要采用先进技术降低牛奶乳糖含量,推出创新产品,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各年龄段国人足量饮奶。这位院士并大力推荐雀巢全新推出的亲体奶。
五、还是要喝奶吗?
我的观点是,中国人数千年不喝奶,并没有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相反,我们一样繁衍,一样生存,且一样长寿。
但专家的观点是,不喝奶就是不健康。所以,我们中国人都不会吃饭,都应该改变饮食习惯,要改为喝牛奶。
我的思考是,生命以阳为本。阳气健旺,则生命有活力,人也就会更健康。反之,若阳气不足,则生命活力下降,人就容易失去健康。显然,只要能让人保持旺盛的阳气,即能让人健康起来。
那么,牛奶能让我们保持旺盛的阳气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对于中国人的体质而言,普遍偏于阳虚,尤其是脾阳虚,导致消化牛奶的生理功能不足,也就是容易产生乳糖吸收不良。这是体质问题,所以长期以来中国人不喝奶,而且也不需要喝奶。
但专家认为,不喝奶就不健康。在专家看来,营养等于健康。但从中医来分析,这根本就是错误的。健康在于阴阳平衡,脏腑调和,气血充足,经络通畅,而牛奶会伤损脾阳,导致阴湿内生,体质下降,显然对于中国人是无益的。
我的观点是,凡是伤损脾阳的,都是有害于健康的。从症状来分析,凡是喝牛奶会出现腹胀、腹泻或胃肠不适的,都不应该喝牛奶,因为牛奶会伤损脾阳。即使是喝了牛奶后未出现这些胃肠道反应,我也不推荐过多喝奶,毕竟其性寒凉,有伤损脾阳的弊端。
按中医理念,健康要内求,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而不是盲目或过度补充营养。过度补充营养,若超过了人体的吸收能力,这些营养即容易转化为痰浊水饮等病理代谢产物,进而会影响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