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m.39.net/pf/a_7143439.html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m.39.net/pf/a_7143439.html阿难这时对佛说:“世尊。我想这个真如本心,与那些表象和意识是不能合在一起的。”
“阿难。你说这个微妙的见性是不能被融合,是不能与各种表象相融合?如果是不能与光明融合,那么,见与光明一定有个间隙。如果他们的间隙不相交,我们自然看不到光明。根本就看不到光明,又怎么能谈得上与光明的间隙呢?这又自相矛盾了。黑暗,通畅,闭塞也是同样道理。而且,既然这个见性是不能合和的,那么视觉的呈现与光明就是互相抵触的了。好比听觉和光明一样,毫不相干。这样,视觉上都没有光明的所在,就更谈不上和合了。黑暗、通畅、闭塞等也是一样。
阿难,你还没有明白,一切浮尘,都是幻化。随处出生,随处消灭。虽说它是幻象,但它的本体却都是妙明真心。乃至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都是因缘和合造成虚妄地发生,因缘消散就幻象消失。殊不知这生灭去来,都是如来藏妙真如的本性。在常住真心之中,去寻求来去、迷悟、生死,自然是什么都求不到的。
所谓的五蕴是身心对应现实世界的五种特征。其中,色蕴指的是物质表象的特征,受蕴是物质对心理产生的影响,想蕴是心理的活动,行蕴是身心对心理状态的表达,识蕴是对物质和心理一切反应。佛陀对五蕴逐一进行分析,最后证明,这五蕴其实都是虚妄的。不过是病眼中所显现的灯影一般,根本没有本体,一切的本体都是如来藏。
所以,佛陀问阿难:“阿难,为什么说五蕴是真如本心呢?”比如有人抬头看天空,只看到一片清净的虚空,再没有其他东西。后来,这人瞪大眼睛一直看,时间久了,眼睛由于疲劳而发花,于是看到了许多光点。“色蕴就是这样的,阿难,这些空中光点,不是从虚空中来的,也不是从眼睛里出现的。如果是来自虚空,那么当你的眼睛不再疲劳,看不到光点的时候,光点去了哪里呢?它不能钻到你的眼睛里去,因为它来自虚空,所以也只能回到虚空中去。虚空如果能出能入,虚空就成实体了。如果虚空是实体,怎么还能容纳光点呢?这就如同你阿难不能再容纳一个阿难一样。”
“阿难。如果光点是从眼睛里产生的,那么它消失的时候,也应该回到眼睛里。如果光点有视觉,它回到眼睛里的时候,你就应该能看到自己的眼睛。如果光点没有视觉,而眼睛有视觉,那么它回到眼睛里的时候,你的眼睛就应该还能看到光点,又怎么会消失呢!而且,如果光点是实体,那么看到光点的眼睛,就应该是清静的,又怎么能叫‘眼花’呢!所以,色蕴本来就是虚妄,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
佛陀接着又说:“譬如有人手脚正常,身体舒适,几乎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忽然无缘无故地举起两手,互相摩擦,于是有了冷热滑涩等感觉。受蕴也是这样的。阿难。这个虚幻的触觉,不是从虚空而来的,不是从手掌中产生。如果是从虚空而来,既然它能触到手掌,也应该能触到身体。虚空不可能去选择接触的地方!若是手掌产生的,不应该等到摩擦的时候才有啊!而且,如果确实有‘受蕴’这个东西在摩擦的时候产生,当手掌分开的时候,它就应该还在。既然存在,身体就应该能感觉到它的出入。它在体内的移动,身体也应该一直能感觉到。又怎么能只在接触的时候,才发现它的存在呢!所以,这个触觉,也是虚妄的。不是因缘而生,也不是自然而有。”
“阿难,譬如有人,说道酸梅的时候,口中就会产生口水。想着踏在悬崖边,脚就会发软。想蕴也是这样的。阿难,产生口水的这个‘酸’的念头,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不是酸梅产生的,也不是从嘴巴自己产生的。如果酸梅有‘酸’的念头,酸梅就应该自己来说,用不着等别人来说。如果是从嘴巴产生的,就应该是嘴听到有人谈论酸梅,又怎么需要耳朵呢!如果是耳朵听到后,产生了酸的念头,为什么耳朵不流口水呢!想到悬崖的反应,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想蕴是虚妄的,不是因缘和自然性。”
“阿难。譬如瀑布的流水,波浪连续,前扑后继。行蕴也是这样的。阿难,这种流动的特性,不是凭空所生,不是因水而有,不是水本身的属性,又不离开虚空和流水。阿难,如果这个流动性是虚空所生,那么十方无尽的虚空,就都成为波浪,整个世界就被淹没了。如果是因水而有,水不再是水,而成了流动,那么构成瀑布的又是什么呢?如果是水本身的属性,那么静止时的水又是什么呢?如果离开了虚空和水而能存在,那么虚空无处不在,流动又怎么可能跑到虚空之外呢!如果没有水,又是谁在流动呢?所以行蕴也是虚妄的,不是因缘和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用塞子塞住瓶的口,然后带着这个空瓶子,远行千里,到他国去叛卖瓶内的虚空。这瓶子里的虚空,既不是从别处带来的,也不是从本地装进去的。如果是从别处带来的,那么,既然把虚空装走了,在原来的地方,就应该少了一块虚空;如果是从本地装进去的,那么,打开瓶塞,就应该有虚空流出来。虚空怎么可以移动呢!所以,阿难。识蕴也是虚妄的,不是因缘和自然性。”所以,在湛然清静、周遍圆满的真如本性中,硬是去分别你我是非的识蕴,也是虚妄的。
“阿难。为什么说六种感官也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
“阿难,前面说的那个看花了眼的人,他的眼睛和眼睛所看到的光点,其实是长时间使用眼睛造成眼睛发花的疲劳现象。只因为明、暗这两种假象引发了视觉。视觉吸收这些景象,就成为视觉影像。离开明暗这两种表象,视觉就根本不存在。阿难。要知道,这个视觉影像不是从明暗而来,也不是眼睛产生,也不是由虚空产生。为什么呢?如果是因光明而生,就应该见不到暗;如果是因暗而生,就应该见不到光明。如果是眼睛所生,而眼睛没有明暗,没有明暗就没有视觉影像。如果是虚空所生,那么虚空在看到种种表象的同时,也应该能看到你的眼啊!而且,如果是虚空所生,那应该是虚空在看。虚空的视觉又怎么会成为你的视觉呢!所以,这个视觉影像本就是虚妄的,不是因缘而生,不是自然而有。”
“阿难。譬如有人,用手迅速塞住耳朵。时间长了,头脑中就会有嗡嗡声。听觉和这个疲劳而引起的声音,都是我们幻觉,类似于‘眼睛发花’的现象。因为动静这两种虚妄的表象引发了听觉,听觉再进一步吸收这两种表象,就产生了听觉。所以听觉一旦离开动静这两种表象,就根本不存在。这个听觉,不是从动静而来,不是从耳朵所产生,不是凭空而生。为什么呢?如果是从静中来,安静的时候没有声音,听觉中就应该只有安静,而没有声响。同样道理,如果是从响声中而来,响声中没有安静,我们的耳朵就应该没有片刻安宁。如果是从耳朵所生,耳朵本身没有动与静,没有动静就没有听觉。如果是凭空所生,虚空如果能听了,也就不是虚空了。而且,如果听觉的本质是虚空所生的,又怎么会成为你的听觉呢!所以,听觉也是虚妄的。”
“阿难。譬如有人,用力吸鼻子,时间长了就会有凉的感觉。然后就能感觉到鼻塞,甚至会闻到香臭的味道。鼻子和这个因疲劳而引起的嗅觉,都是我们幻觉,类似于‘眼睛发花’的现象。只因为通塞这两种虚妄,引发了“嗅觉”,嗅觉再进一步吸收这两种虚幻的表象,就成为了“嗅觉的本质”。所以,这个嗅觉离开通塞这两种虚幻的表象,根本就不存在。要知道,这个嗅觉,不是从通塞而来,不是鼻子所产生,也不是凭空而生。为什么呢?如果是从通而来,怎么能知道塞呢;如果从塞而来,就不能知道通,又怎么能闻到香臭呢!如果是从鼻子所生,鼻子没有通塞,这个嗅觉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如果是虚空所生,就应该能闻到你的鼻子。而且虚空的嗅觉,又怎么会跑到你的鼻子里呢!所以,要知道嗅觉是虚妄的,不是因缘而生,不是自然而有。”
“阿难。譬如有人,用舌头舔自己的嘴唇。舔的时间长了舌头发生疲劳。这个人如果有病,舌头就会有苦味;如果没病,就会微微有甜的味道。不舔的时候,舌头就是淡然无味的感觉。舌头和这些因为疲劳而引起的味觉,都是我们妙觉心中产生的,都是我们幻觉,类似于‘眼睛发花’的现象。因为甜苦和淡这两种虚妄的表象,引发了味道,味道再进一步吸收这些虚妄的表象,就成为味觉。这个味觉,离开甜苦和淡,根本就不会存在。阿难。这个味觉不是从甜苦而来,不是因淡而有,也不是凭空所生。为什么呢?若是从甜苦来,怎么能知道淡呢!若是从淡而有,甜苦就无从感知,何况其他味道。若是从舌头而生,离开甜淡,味道就不会存在。若是凭空而生,那应该是虚空知道味道,而不是你的嘴感知味道。虚空的感知,怎么会进了你的嘴呢?所以要知道,味觉是虚妄的,不是因缘而生,不是自然而有。”
“阿难。譬如有人,用一个冰凉的手,去摸暖和的手。如果冷的比热的多,热的手就会变冷;如果热的比冷得多,冷手就会变热。这种因为两手相互影响而产生的触觉,身体的感觉和这个触觉,都是我们幻觉,类似于‘眼睛发花’的现象。因为离合这两种虚幻的表象,引发了触觉,触觉再吸收这两种虚妄的表象,就形成触觉的本质。所以,这个触觉,离开离合,根本就没有自体。阿难。要知道,这个触觉,不是从离合而来,不是因身体自己产生,也不是凭空所生。若是从接触而来,分离的时候就应该感觉不到;从分离的角度来看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是身体自己产生,没有离合,触觉就不会存在!若是凭空所生,虚空的触觉,你又怎么会知道呢!所以要知道,触觉也是虚妄的。不是因缘所生,不是自然而有。”
“阿难。譬如有人,疲劳了就会睡觉,睡够了就会醒来。对种种记忆都能够明了,当然有时也会有所遗忘。在这种过程中吸收往昔的习惯,前后不会混乱,而形成意识。这个意识和记忆,都是我们幻觉,类似于‘眼睛发花’的现象。只是因为生灭这两种虚妄的表象,汇集了能够觉知的意识,然后吸收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所返回来的信息,而形成意识的本质。阿难。要知道,这个能够觉知的意识,不是从醒寐生灭而来,不是从意识本身所生,也不是凭空而生。为什么呢。如果是从清醒产生,睡着的时候,意识已经不在清醒,又怎么能知道寐的存在呢。若是因生而有,灭的时候,意识已经随生而去了,又是谁能经历的灭呢。若是从意识本身所产生,意识本身没有醒寐生灭,意识又从何而来呢!如果是凭空所生,那应该是虚空知道,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要知道,意识也是虚妄的,不是因缘所生,不是自然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