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系带短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帮孩子进行语言训练之前,请爸爸妈妈绕开这 [复制链接]

1#
银川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m/

语言障碍是有幼儿发育期的高发显现,说话有缺陷,无法沟通事小,被人歧视事大,语言障碍给儿童带来各方面的影响是非常巨大和不可估量的。

有位妈妈给我们留言,“宝宝4岁了,语言有些问题,说话慢,还说不清楚,在幼儿园表现很不好,老师上课提问,明明问题都会,却不敢上去回答,老师提问,吓得恨不得把头埋进书桌堂里。幼儿园里的活动很多,宝宝都不敢参与,特别是集体活动,没有小朋友愿意和宝宝组队,每次都让老师帮助沟通”。孩子能不能流利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用语言与他人沟通,不只是当下的安全问题,更是学习,生活,人际交流的大问题,甚至有可能在将来带来的是不同的人生。

很多孩子的语言障碍,迟迟得不到改善,细究原因,是不是父母们没有做好,走入了误区呢?

误区一:孩子太小说不准正常,大一点就好了!

很多父母都有这种想法,不仅是对孩子语言问题重视不够,而且还抱着侥幸心理,安慰自己。也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语言能力要求不高,另一方面,尝试过语言训练没有效果后,自我放弃,只能期待孩子自己长大变好。

0-6岁是孩子语言发育的高峰,如果过了这个年龄后,语言障碍则会耽误孩子的全面成长,错误的语言形成习惯后,矫正难度很大。无论如何,父母要确认孩子发音不准的原因,判断出孩子是正常发育现象,还是不可自愈的语言障碍。这对于未来孩子的语言康复很重要。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避免语言问题遗留下来影响孩子的一生!

误区二:发音不准就是舌系带短?

很多学者用实践证明,幼儿舌系带受发育限制只是短暂现象,长期看,发音不准说不清楚和舌系带没有直接关系。舌系带在发育过程中舌尖会逐渐远离舌系带,正常情况下,只要在半张口的状态下,舌前缘能触及上腭前部,就对发音不会造成影响。恰恰是父母对舌系带的误解,耽误了孩子的早期检查和判断。除非经过专业判断后,确定舌系带确实严重影响了孩子语言发音,轻易不要带孩子割舌系带。

误区三:孩子小,自理能力不足,大一点再去训练?

孩子的语言发育需要观察,1-2岁时家长还可以观察引导纠正,过了这个阶段孩子的语言能力有明显的差异,就需要及早进行干预,因为3-4岁是语言发育的分水岭,如果进行矫正不仅容易取得最好的效果,还可以避免因语言问题造成的心理问题,孩子越晚矫正对学习生活造成的影响越大,与同龄人的差距也就越大,若造成心理及性格上的缺陷,甚至会影响整个一生。

误区四:戴助听器后,孩子就可以说话?

有些语言障碍除了认知问题,还有听力器官的原因,补充听力只能解决语言接收的功能,并不能直接帮助孩子获得语言发音能力,须要大量的语言训练才能重新开口说话,甚至需要重新训练构音器官的功能,才能最终解决问题,比如先天性腭裂语音障碍,通过手术后,解决了发音器官的功能问题,但是还需要对器官的功能恢复训练、语音训练,才能达到准确发音和正常交流。

误区五:送幼儿园或培训班,通过小朋友影响能学会说话?

语言障碍矫正属于特殊教育类,也是专业性的康复学科,需要大量的语音病理学的实践应用,与幼儿园、培训班不同,语言障碍需要1对1的训练模式才能达到高效、高质量的效果。

某些语言障碍究其原因,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先天性或功能性问题,需要专业的语音分析师进行语音分析,才能制定出针对性的矫正方案。

目前,专业的语音矫正师十分稀缺资源,不但要掌握多学科知识,还要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把语言障碍孩子放进幼儿园和培训班,会让孩子的语言问题越来严重,并伴随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极为不利。没有学术基础和矫正经验,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加重或巩固错误发音动作,长期养成的错误发音习惯,更会增加矫正难度。

误区六:孩子训练几天没有进展,是不是方法错误?

面对孩子的语言问题,父母的内心是焦虑的,面对语言矫正师的工作,父母的内心是怀疑的,这也是很多家长的共同心理特征。

语言障碍的复杂性、序列性,不同类型的语言障碍都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训练,从功能恢复,到发音准确,然后形成语流、语感,最后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都需要不断的重复训练,家长需要耐心等待,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才是对孩子的最大鼓励,才是对矫正师最大的信任。

如果您在孩子语言训练的路上,还有什么迷茫的问题,欢迎评论区指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