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28/5410900.html孩子说话晚,口齿不清,表达能力弱怎么办?
如何判断孩子有语言障碍?
家长应该怎么做些什么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呢?
近期,央视少儿“银河教育七巧板育儿专家直播间”请到了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徐海青教授做客。就孩子语言发展方面的问题,详细地为宝爸宝妈们答疑解惑。
七巧板育儿专家直播间
(嘉宾:徐海青、主持人:贺斌)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语言障碍?
甜冰沙:我家宝宝快两岁了,还不会说话。同龄小朋友早就会叫爸爸妈妈了。老人都说“贵人话语迟”,说话晚的孩子更聪明。但我还挺担心的,孩子说话也分早晚吗?是不是语言发育有问题啊?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指的是在发育过程中,语言发育水平没有达到同龄儿童水平。2.5-3岁的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的发生率是10%-20%。其中50%的孩子能在4-7岁时赶上;另外50%迟迟不能赶上同龄人的孩子,就会被诊断为语言障碍。
一般来说,一岁半到两岁,说话清晰度是50%;30个月到36个月,清晰度是75%;48个月到60个月,清晰度是%。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到了四岁,仍然口齿不清,那孩子可能语言系统的发育上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口腔功能障碍、口腔肌肉的运动控制异常、唇裂、腭裂、舌系带过短等等问题,家医院寻求专业的治疗。
那么除了口齿不清这个问题以外,孩子还有什么表现是需要家长特别注意的呢?在直播中,徐海青教授为我们列出了各年龄段孩子语言发展应该达到的目标和异常情况:
各年龄段儿童语言发育特点
年龄
正常情况
异常情况
2-3个月
能发出“啊、哦”等单音节;
5个月
开始模仿成人发音,玩发音游戏;
6-9个月
叫名字有反应,可发出不同音节;
听到声音没有转头眨眼等反应,很少或没有发出声音;
12个月
能理解简单的词汇,能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指东西;
听不懂任何词汇,不会用手来示意、交流;
15-18个月
能遵从简单指令,摇头表示不;
不能指出5个以上的物品,或对再见、不要等指令没有反应;不会指人身体的部位,不会使用三个以上的词汇;
24个月
能说出50个单词、2到4个字的词汇短语;
不会执行两步指令(例如:去卧室里拿包包),不会使用50个以上的词汇;
36个月
能说出简单句子和自己全名,说出的话大部分可以听懂;
不理解介词、动词和三步指令(例如:去卧室里拿包包里面的梳子),词汇量少于个,不会使用简单语句;
家长们可以参照上面这个表格,判断孩子的语言发育是否正常。
如何促进孩子语言发展
蘑菇屋:我们家宝宝不太爱说话,看医生说宝宝身体没什么问题,但是我们还是不放心,就每天给孩子读绘本讲故事、提问题、逗孩子和我们说话,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他语言的发展吗?
徐海青教授对这位家长的做法表示了赞同。
不同年龄段,家长们可以做些什么帮助促进孩子语言发展呢?
0-3个月:给宝宝唱歌
在0-3个月的时候,宝宝已经开始聆听家长的声音了,家长在这个时间段给宝宝唱歌,宝宝会对这种高低起伏的歌声会作出回应,并且听到温柔或者很熟悉的声音时就会停止哭泣(尤其喜欢妈妈的声音)。
4-6个月:面对面“说话”
这时候的宝宝正在学习和观察大人们之间的交谈方式,家长可以和宝宝面对面地微笑着说话,让ta看着你的眼睛。当宝宝对家长发出声音时,家长可以模仿宝宝的声音,宝宝也会用相同的语调来回应。几轮之后,宝宝就更加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交流。
7-9个月:和宝宝做一些简单的游戏
这个月龄的宝宝会说一些比如说叭叭、嗒嗒之类的词,对于不同情绪的声音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家长可以跟小朋友玩拍手游戏,随着音乐的节律移动双手。也可以试着让宝宝照镜子,问镜子中的小朋友是谁,让宝宝有初步的自我意识,并且知道自己的名字。
10-12个月:帮助孩子表达、做手势
这时候宝宝已经可以理解一些简单的指令了,比如说让ta找妈妈,ta会做出相应的举动。在这个时间段家长需要帮宝宝做的就是让ta学习如何用简单的音节或者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意图。
13-15个月:教宝宝一些简单名称
一般情况下在这个阶段,宝宝可以掌握至少25个词语,家长可以试着教宝宝说一些日常用品的名称,比如杯子、毛巾、娃娃等等,也可以教宝宝看一些简单的看图识物的卡片,和宝宝一起读卡片上的单词。
16-18个月:简单指令游戏
家长可以引导宝宝去认识自己的身体,如鼻子在哪里、耳朵在哪里;可以拿出一些东西给宝宝,描述这件物品;还可以和他一起玩耍,玩耍的时候试着把一些玩具藏起来,然后引导和鼓励宝宝把玩具找出来。
19-24个月:教歌曲、童谣,多鼓励
可以让宝宝帮家长一些忙,比如说把拿杯子、把东西放桌上等等简单的事情。有空时可以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歌曲和童谣,创造机会让孩子跟小伙伴和家人沟通,还可以和宝宝一起模拟打电话的场景,鼓励他多多说话。
3岁左右:提一些开放性问题
3岁左右的孩子语言能力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进步,他会把更多的词串联起来,创造一些属于自己的个人语言,比如说“妈妈我爱你”、“我想去玩”等等。这时候家长可以试着让孩子多回答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
欢迎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