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16日,由信达公司赞助的“肺凡刀锋·胸外科手术分析轮播”会议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龙浩教授、医院蔡开灿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本次大会特邀多位国内知名胸外科杰出中青年专家,围绕肺部肿瘤外科手术的前沿进展,结合各自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术前新辅助治疗进行深入讨论交流。以期在此基础上,专注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根治性和有效性,不断探索、孜孜追求于胸外科之途,真正造福于患者。
大会主席
龙浩教授
医院
蔡开阳教授
医院
前沿进展
林勇斌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01
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带来的机遇
1.新辅助免疫治疗理论基础
2.新辅助免疫治疗方案选择
3.新辅助免疫治疗持续探索
早期肺癌新辅助或辅助化疗提高了患者5%的总生存率,但疗效已达到平台。
国际研究:研究时间早,入组非选择人群,1期患者,小样本,单臂,探索TKI新辅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初步证实了TKI新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提示需选择EGFR突变人群;
2.NCCN指南未推荐TK用于新辅助治疗。
中国研究:起步略晚于国际,精准选择EGFR敏感突变人群,以较为复杂的IIA/N2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小样本;
1.证实TKI新辅助提高切除率,显著延长PFS,看到TKI在新辅助治疗的希望,EMERGING研究主要终点ORR虽有改善,但无差异。
2.CSCO指南未推荐TKI用于新辅助治疗。
新辅助免疫治疗的理论基础
1.早期NSCLC新辅助或辅助免疫治疗杀伤肿瘤同时,释放更多肿瘤抗原“自发疫苗”激活T细胞;
2.活化的T细胞通过血管和淋巴管到达微转移病灶,引发更大范围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纳武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等系列研究显示免疫新辅助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获益。其中LCMC3研究显示术后12个月DFS为89%。基于此原理,信迪利单抗进行相关免疫新辅助治疗研究。
研究显示信迪利单抗新辅助治疗安全可控,无手术延期率为82.5%。
病理缓解率MPR达到40.5%,pCR达到16.2%。
本次ASCO更新信迪利单抗新辅助治疗2年随访数据,结果显示所有入组患者和R0切除人群的2年OS率分别为87.5%和91.7%,显示生存获益。
信迪利单抗新辅助治疗表现出良好的生存结果,显示生存获益,有望成为可切除NSCLC的新辅助治疗新的治疗选择。
PD-L1表达和CNgain负荷,可作为NSCLC患者接受PD-1单抗单药新辅助治疗的潜在生物指标。
对肿瘤微环境的动态监测表明,CD8+PD-1-T细胞和B细胞在新辅助免疫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基于以上研究数据,信迪利单抗肺癌新辅助研究被专家共识引用。
此后,林教授还介绍了纳武利尤单抗、度伐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相关研究进展。无论是免疫单药还有双免联合治疗,患者均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生存获益。
新辅助免疫治疗持续探索
面临的挑战:
1.当前将MPR作为生存期的替代终点尚未验证;
2.腺癌和鳞癌之间的最佳界值可能存在差异;
3.免疫治疔的MPR测量可能有别于其他治疗。
对于新辅助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是否有可预测的biomarker?
1.新辅助临床研究是探索免疫治疗潜在生物标记物的理想模式;
2.目前还缺乏生物标记物来进行个性化新辅助治疗;
3.理想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发现:
①有微转移疾病的患者;
②对新辅助治疗有效的患者;
小结
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带来的机遇
1.临床前研究表明新辅助免疫治疗比辅助免疫治疗获益更多;
2.新辅助免疫治疗有可能提高早期患者的治愈率
包括信迪利单抗在内的免疫药物带来了新辅助治疗获益的机遇;
3.“免疫+化疗”提高MPR率最有效,需观察安全性,能否转化为OS仍无定论;
4.需要更多研究来识别最佳标志物,以帮助进行个体化新辅助治疗;
5.最佳治疗模式,如手术间隔时间和围手术期药物方案等需更多研究和长期随访验证。
病例介绍
成向阳教授
广州医院
02
肺癌免疫新辅助病例分享
病例详情
患者女,55岁,
初诊时间:-04-18
患者3周前因在外院行乳腺手术,体检发现右肿物。无咳嗽咳痰,咳少量白痰,无发热,畏寒,无气促,医院就诊,行胸部CT:右肺肿物并肺门及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考虑肺癌,现患者偶有咳嗽,咳痰,无发热,气促,胸痛不适,无盗汗,午后潮热,恶心,呕吐,心悸症状。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拟以“右下肺肿物”收住我科。起病来患者精神食纳好,大小便正常,睡眠可,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3周前乳腺肿物切除术;
个人史:无特殊
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T36.2℃,P83次/分,BP/71mmHg,R20次/分。
胸部CT:
1.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至食管右缘椭圆形软组织影,考虑纵隔型肺癌,右肺门及纵隔气管隆突下多发淋巴结转移。
2.右肺上叶下舌段,右中叶内侧段及右下叶后基底段脊柱旁慢性炎症/纤维灶。
病理诊断:右下肺低分化癌T2N2M0,IIIa期
-04-23、05-15、06-08分别予三次“信迪利单抗mg+培美曲塞0.8D1+洛铂40mgD1"方案新辅助治疗。
术后病理诊断
术后病理诊断
右下肺低分化癌T2N2M0,Illa期。
讨论
张世新教授表示,成教授分享案例中患者为肺癌低分化T2N2M0,IIIa期,对于该类淋巴结较大的患者,成教授选用的术前免疫新辅助治疗。这种治疗方案优点在于不增加术中难度,成教授非常完美的利用该特点顺利手术。该类患者对于免疫联合化疗方案不甚敏感,后期可以再次行基因检测,再次制订术后治疗方案。
吴劼教授谈到,感谢林教授带来精彩的免疫新辅助治疗的前沿进展。成教授分享的手术难度系数较大,经过术前新辅助治疗后手术顺利进行,但患者术后病理并未降期,该患者PD-L1表达较高,但并未从中明显获益,对于该类患者我们是否考虑免疫联合放疗进行新辅助治疗。未来也期待更多临床实践验证此类结果。
叶敏教授表示,非常高兴参加本次学术交流,也感谢两位教授带来的精彩分享。pCR患者有没有必要行R0切除术。对于该问题,临床上存有不同声音,部分专家认为应当遵循指南要求,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评判手术与否。免疫治疗时代,术前新辅助治疗日益增加,争取将患者降到R0期,对于患者实际情况再进行下一步治疗方案。
病例介绍
卢迪教授
医院
03
一例NSCLC患者围术期免疫治疗引发的思考
病例详情
患者女,56岁,因“体检发现左肺下叶占位1周”于-06-19入我院。无吸烟史。
-06-17我院PET-CT:1.左肺下叶背段(支气管开口处)1个块状高代谢病灶(2.4*2.2*3.5cm,SUVmax13.5,SUVave9.5),考虑为左肺中央型肺癌,肿瘤与胸主动脉界限模糊,肿瘤远端左肺~下叶阻塞性肺炎、部分肺不张;2.左肺门(10L、11L组)、纵隔内(1R、1L、4R、4L、5、7、8L组)多发淋巴结增大,代谢增高,考虑为多发淋巴结转移灶;3.右肺上叶后段近胸膜处见1个类结节影,边缘光滑,代谢未见增高,考虑为良性病变,建议定期复查;4.左肺上叶尖后段近斜裂处、右肺上叶、右肺中叶及右肺下叶背段见多发小结节,代谢未见增高,考虑为炎性结节,建议定期复查;5.筛窦慢性炎症;左侧颈部(II区)淋巴结炎症;右肺尖及左肺上叶下舌段陈旧性病灶;左侧胸腔少量积液;肝胃间隙淋巴结炎性增生;右肾囊肿;颈胸腰椎多个椎体骨质增生;6.全身其他部位未见明显异常。
PET-CT
活检及病理:
-06-23行支气管镜检查示:左下肺背段见新生物堵塞管腔,左下肺基底段局部可疑新生物浸润,于左下肺背段活检。
-06-28支气管镜活检病理:浸润性肺腺癌,倾向实体型。
本院基因检测(PCR):EGFR、ALK、ROS1均阴性。
病理诊断:
左下肺浸润性腺癌cT2aN3M0IIIB期。
治疗方案
-07-01、-07-25、-08-27、-09-16予4周期免疫+化疗具体方案为:信迪利单抗mg+培美曲塞0.7g+卡铂0.5g。
-10-21在全麻下行胸腔镜下左下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治疗
-11-20、-12-23、-01-27、-03-01分别行第1-4次术后免疫单药维持治疗。
治疗5周期后复查胸部CT
诊疗过程
随后卢教授就免疫相关研究进展和手术进行分享。
讨论
林志潮教授表示,非常感谢卢教授的精彩分享。分享中患者为肺腺癌IIIB期患者,免疫新辅助治疗后术后疗效显示信迪利单抗对该患者淋巴结更有效。在免疫治疗时代,患者应当注意其不良反应,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王炜教授认为,免疫治疗具有长效性,免疫治疗的治疗周期选择一向备受争议,免疫联合化疗的后续治疗方案又该如何选择。结合临床经验,各大专家共识认为免疫治疗后续应当继续免疫维持治疗不低于一年,才能看到免疫治疗发挥的疗效。
万仁平教授认为,免疫疗效对于驱动基因阴性患者的疗效已得到临床研究验证。对于经过免疫新辅助治疗后患者的淋巴结清扫,免疫治疗显著降低手术难度系数,期待未来信迪利单抗能够给临床医生和患者带来更多的惊喜。
总结
会议最后,蔡开阳教授和龙浩教授总结道,非常感谢各位专家的分享和讨论,感谢拥有这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免疫治疗是肺癌治疗的一个重要的治疗进展,且信迪利单抗也是目前国产品牌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和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PD-1单抗,众多的临床实验表明,免疫新辅助治疗为早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我们也希望其能造福更多的患者!
责任编辑丨旺仔小馒头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平台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合作联系邮箱:medical_live
talk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