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成功案例 http://www.yidingxuansz.com/cgal/点击查看
追寻孙中山先生清河足迹董三福
京北畿甸清河古镇之百年老站
老站新生记——清河地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册
▌音乐选自网络
摄影撰稿:张志学
我很幸运。我见证了旧清河站的两次整体平移和新清河站的从无到有!年,新清河站正式开工的当月(6月)20日,我即获准以业余记录者的身份,首次进入清河站的施工现场。直至新站投入使用,我先后60多次前去拍摄,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性图片。
经过反复琢磨,我决定写一篇文章,来反映奋斗在第一线的普普通通的建筑工人,反映我们的农民工兄弟们的各种劳动场面。
清河站,因建于北京海淀区清河镇而得名。旧清河站于年随京张铁路建成通车而投入使用。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曾到此勘测、施工、验收。京张铁路的开通,是我国自主设计修建铁路零的突破。年6月,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京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北京(张家口)年冬奥会交通配套工程,新清河站开工建设。旧站停用后,经过两次整体平移并进行必要修缮,作为纪念设施保留于新站一隅,与新站日夜守望。
年12月30日,融入“动感雪道、玉带清河”奥运元素和北京地域特色、气势恢宏的清河站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新旧清河站,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
本文共字、张照片,阅读大概需要20分钟
▌这是我获准进入清河站拍摄的第一张照片。这些竖起的红色机械,是打孔安放钢筋基础桩的设备。像是大海上一只只船舶的桅杆,正乘风破浪引领大船驶向胜利的远方。
▌未能拍到运营中老站房的照片,借用一张工地宣传画。用美篇方式表现整个工程的过程是第一次。而从几千张照片中选取近百张片子也颇费周章。简单交待一下从打基础到车站竣工的流程后,重点是从不同侧面反映清河站建设过程中的小人物们艰苦而愉快的劳动场面。但愿您能读出,我是在以图片的形式讴歌小人物大贡献,就不枉我的一番苦心了。预致诚挚谢意!
▌整体平移中的老清河站一侧。老站自打建成,总共使用周年,历经百年沧桑,终于化茧成蛾、加持成佛,被整体平移至新站西侧,怡然自得,过起了悠闲的“退休”生活。
▌新清河站西南角。新站建筑总面积14.6万平方米,采用曲面屋顶,抬梁式悬挑屋檐等结构手法,体现北京古都风貌,雄伟、俊美、帅气。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长达三四十米的钢筋网柱打入地下后浇筑水泥,作为整个车站的基础。说坚如磐石不为过吧?
▌这是清河站柱体的基础。行走在其间的工人师傅,虽然显得那么渺小,可我认为他们是清河站基础的基础!
▌双彩虹(两台混凝土浇注机在工作)。我是第一次拍摄大型建设工地,没人告诉我拍什么、怎么拍,全凭自己摸索着干。我试图在反映广大建设工作者科学施工、努力拼搏的精神、斗志的同时,尽力用摄影的语言(主要是线条、光线、影调和色彩)去表现一些劳动场面,增加图片的美感和可读性,而不仅仅是一般的记录。
▌工人师傅正在切割起重时临时焊接上的抓手。这是整个车站24根椭圆型柱子之一,主体柱之外编织上如此密集的钢筋,再用水泥浇筑,由它们来支撑起整个车站的骨干。您看到工人脚下踩的是什么了吗?
▌逆行。我翻看了一下图片的属性,本片拍摄时间是18:42,白班工人纷纷下班的当口,夜班的电焊工刚要上班。几十米高的柱子,他们每天要爬上爬下好多趟。我按下快门时在想:他们,不同样是车站的顶梁柱吗?!
▌车站二楼钢骨架。您瞧这些钢墙铁壁,何止是百年大计!万里长城永不倒的节奏呀!
▌工地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几天不去又拔起一层!
▌最先搭建的候车室顶梁。为讨个好彩头,工人师傅们给它系上的大红花,在白云映衬下十分耀眼。
▌吊放钢板,据说这么一块钢板重达四五十吨呢!
▌工地一角。这么多工人看似杂乱无章,实则各司其职,各行其事,共同奏响车站建设的进行曲。
▌年11月24日,工程进入尾声,清洁人员正在仔细清理候车室的地板。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尽相同。这是站顶苫盖过程中的一景。车站拍摄期间,我先后上到站顶十多次。刚开始只有框架时,上顶拍摄有安全风险。仅十来公分宽的框架上,恐高症者是绝对不敢站的。而我还得不停地走来走去,寻找拍摄对象和最佳拍摄角度。
▌正在安装车站悬顶的最后一块外装板。拍摄中的这类“第一”或“最后”比比皆是,仅以此片为代表吧。
▌清河站地下2层。既是南北进出站的通道,又可由此进入高铁和地铁。
▌我用几张片子通过PS接起来的车站候车室,建筑面积达2.3万平方米。采用大空间无隔断造型。重达吨的钢屋顶,支承于24根椭圆型钢柱和8组A型和Y型柱体之上,展示了最新的建筑技术和人文艺术。
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京张高铁清河站,先后获得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中国建筑业协会建设工程BIM大赛三类成果等多项荣誉,特别是年6月,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这是一项国内钢结构行业含金量最高的荣誉。真诚地祝贺他们并为他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大家知道,清河高铁站共消耗钢材3.1万吨,可以说整个车站是用钢材无缝焊接起来的,无论何时去工地,都能见到电焊工在不同工位的劳作场面。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金河落九天!常去工地,与一些工人师傅熟络了,有的还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