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个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小满大满江河满”反映了这一地区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一般来说,如果此时北方冷空气可以深入到我国较南的地区,南方暖湿气流也强盛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小满节气的后期往往是这些地区防汛的紧张阶段。
长江中下游:“小满不下,*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意味着到了*梅时节,降水可能就会偏少。因此有民谚说“小满不下,*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1.小满节气的传说
传说小满原是人名,有一天,下学回家过一条大水沟时,见路边一女孩的尸体,小满觉得难看,就用自己的蓝布衫把尸体遮住。
后来有一天,小满家门口来了个讨饭的姑娘,她称自己名叫三新,因父母去世,被舅舅收留,却总被舅妈*打,后来被赶出家门,只好沿路讨饭。小满母亲见其可怜,就认这娃做她的干女儿。再后来,见小满和三新日久生情,就让这对异姓兄妹成亲了。
不料成亲当日,三新被一个做官的抢走,小满母亲悲愤,气绝而亡。小满葬了母亲,后来设法找到了三新,才知道原来三新是天上谷神的三女儿,想给人间送五谷种子。谁知被一位天神告发,玉帝生气地命天神剥去她的衣服,打下凡去。想让人间的冷气冻死她,后被小满所救。
见到小满后,三新从包里取一个白色的小圆蛋说:“这是天宫的蚕茧,过些时候会从中爬出蚕蛾来,蚕蛾生蛋,蛋儿变子。吃了桑叶,吐出真丝,有了真丝,不愁没绸子穿。”又拿一个小的圆东西说:“这叫大蒜,当年八月种植,过年麦熟时收益,它能当菜吃,也能治病呢。”最后又抓起一把种子说:“这叫大麦,今秋种明夏收,它比小麦熟的早,可给穷苦人接荒。”说完,她苦求小满从原路返回,免得二人都被害死。
第二天,就听官家家中传来哭声,原来三新姑娘趁机杀了狗官。小满按三新的吩咐,把三样种子传给乡亲们。第二年,三种植物收获时正好是这个节令,就把此节令叫做“小满节”,小满节收得了三种作物,人们叫作见“三新”,意为小满和三新会面。
2.小满节气话健康
2.1起居
小满节气时虽然气温明显升高,但昼夜温差仍较大。尤其是下过雨以后,气温明显下降,因此雨后要适时添加衣服,以防着凉感冒。另外,也要避免被雨水淋湿,以免外感湿邪。一旦被雨水淋湿,应及时更换湿透的衣物,并喝些生姜红糖水以防感冒。
进入小满以后,有的地方温度甚至可达30℃以上,有人迫不及待地使用风扇、空调来降温。而使用风扇、空调的方法不当,常常容易使人患病。因此,我们在使用风扇、空调时一定要注意方法。一般来说,使用空调时,夏季室内温度应保持为26℃~28℃,开空调的房间不要长期关闭,应保持通风;当在室内感觉到凉意时,一定要站起来活动活动,以加速血液循环;老年人和有关节疾病的人最好穿长裤,或者带上护膝。于此同民间常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到说法。是因为进入小满以后,气温升高,雨量增多,空气湿度也大,露天的木器经过雨淋后,太阳一晒,表面看上去是干的,但内部的潮气会向外散发。在上面坐久了,则湿邪入侵,易发痔疮、皮肤病,甚至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所以,要避免坐卧于潮湿的场地。
2.2饮食
进入小满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升高,相比于干燥的北方,南方降水量充足、雨水增多,容易被湿邪入侵。民间曾有谚语“小满江河满、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此时节养生重点在于防暑热、保护阳气。
如果出现湿气入侵、阳气受损,往往会有不适表现。一是起床后浑身乏力、头晕没精神;二是大便溏稀、恶臭、小便发*、排便困难;三是频繁出现口苦、口臭等口腔异味。中医认为,多和体内湿邪暑热有关。
宜多吃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薏苡仁、赤小豆、绿豆、冬瓜、丝瓜、*瓜、西瓜、鲫鱼、草鱼等,少食甘肥滋腻、生湿助热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油炸熏烤食物及辣椒、芥末、胡椒、茴香、虾及羊肉、狗肉等。
另外,小满节气吃苦菜正当时,苦菜,学名“败酱草”。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曰:“小满之日苦菜秀”。小满前后正是吃苦菜的时节。《本草纲目》记载:“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苦菜具有清热解*、凉血的功效。据研究,苦菜营养丰富,其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素和甘露醇等。苦菜可用于凉拌、做汤、做馅、煮面等。
药膳推荐——粉葛玉米芯煲排骨
原料:粉葛1个(克左右),甜玉米4个,排骨克,蚝豉6粒,红枣6颗,陈皮1片,水、盐各适量。
做法:粉葛洗净去皮,去硬根,切块;甜玉米去衣洗净,剥取玉米粒;蚝豉用水稍微搓洗一下;红枣洗净拍扁去核;陈皮浸软,刮去内瓤;排骨洗净切块,焯水捞起冲净。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煲1.5小时,加适量盐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祛湿、生津止渴之功效。
2.3情志
“暑易伤心”,高温天气易使人“心躁”。小满时,人的心火也偏旺,容易脾气暴躁、烦躁不安。而心理、情绪与体内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关系密切。当人受到负面情绪影响时,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容易患各种疾病。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情绪剧烈波动后风火相煽,气血上逆,可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危害更甚。因此,小满时节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尽量抑制怒火,防止意外发生。
2.4运动
小满节气运动时忌大汗。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原则,此时节运动不宜过于剧烈,因为剧烈运动可致大汗淋漓,不仅伤阴,也伤阳气。宜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方式,锻炼时间不宜过长,每次30~40min为宜,运动强度不可过大,以汗出为度。在运动过程中应增加间歇次数,每次10~15分钟,间歇时可饮淡盐水补充水分等。
另外,此时节可练“小满四月坐功”以养生,具体方法是:每日5:00~7:00之间,盘腿坐下,左手按住左小腿部位,右手上举托天,指尖朝左,然后左右交换,动作相同,各做15次。接着上下齿相叩,即叩齿36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直至36息而止。常练此功法可改善肺腑蕴滞邪*、胸胁支满、心悸怔忡、心痛、掌中热等。
2.5预防
(1)首先,说一下防热病的问题。由于小满过后全国各地的气温不断升高,此时人们如果生活无规律、经常熬夜加班、饮食不定时或过食辛辣油腻,往往就会产生内热。这样外热、内热交加,很容易让人出现一系列热病,例如:精神紧张、熬夜加班会造成心火过旺,引起失眠和口舌生疮;而饮食不当、过食辛辣会造成胃肠积热,导致便秘和口腔溃疡。预防热病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多饮水,且以温开水为好,以促进新陈代谢、内热的排出;最好不要用饮料代替温开水,尤其是不要喝太多的橙汁,有人以为橙汁是去火的,其实不然,多喝橙汁可生热生痰,加重内热。二是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冬瓜、苦瓜、丝瓜、芦笋、水芹、藕、萝卜、番茄、西瓜、梨和香蕉等,这些果蔬都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还可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蛋白质等;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助热之品,如动物脂肪、海鱼海虾、生葱、生蒜、辣椒、韭菜以及牛、羊、狗肉等。三是要生活规律、多运动,尽量不要加班加点,运动以每天早、晚天气较凉快时为好,以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最为适宜,应避免剧烈的运动。这样既可以缓解精神压力,又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防止内热的产生。
(2)其次,谈一下防湿病的问题。小满时节,由于雨量的增加,各种皮肤病(如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易发生。中医认为,这些皮肤病的发生与天气闷热和潮湿有关,尤以湿重为主要致病因素。预防湿病同样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应该特别注意饮食调养,日常饮食应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要经常吃点具有清热、健脾、利湿之效的食物,如红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藕、胡萝卜、番茄、西瓜、莲子和山药等;忌食海鱼、羊肉、狗肉以及冷饮等,因为这些饮食易生湿伤脾,而中医认为脾是主管人体消化吸收和水液代谢的,脾虚水液代谢异常会加重皮肤病;原来有皮肤病的人平时可多喝些粥(如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等),以调理脾胃,促进体内湿热的排泄。二是注意不要被雨淋,要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以免外感湿邪,防止脚气、湿疹和下肢溃疡等病症的发生。三是穿着衣物应选择透气性好的,以纯棉质地和浅色衣服为最好,这样既可防止吸热过多,又可透气,避免湿气郁积。
3.小满节气物候
“小满三候”:第一候苦菜秀,第二候靡草死,第三候小暑至。
苦菜秀:《埤雅》以荼为苦菜。《毛诗》曰:“谁谓荼苦?”是也。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尔雅》曰:“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此苦菜宜言英也。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蔡邕《月令》以谓苦荬菜。
靡草死:郑康成、鲍景翔皆云:靡草,葶苈之属。《礼记》注曰:“草之枝叶而靡细者。”方氏曰:“凡物感阳而生者,则强而立;感阴而生者,则柔而靡。”谓之靡草,则至阴之所生也,故不胜至阳而死。
原为小暑至,后《金史志》改麦秋至。《月令》:“麦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满为四月之中气,故易之。秋者,百谷成熟之时,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
从气候特征来看,在小满节气到下一个芒种节气期间,全国各地都是渐次进入了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
4.小满节气农事
此时宜抓紧麦田虫害的防治,预防干热风和突如其来的雷雨大风、冰雹的袭击。南方宜抓紧水稻的追肥、耘禾,抓紧晴天进行夏熟作物的收打和晾晒。这一时期,一定要注意浇好"麦*水",抓紧麦田虫害的防治,以增强麦子的长势,同时还应采取有效的防风措施预防干热风和突如其来的雷雨大风的袭击。
俗话说:“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为了抗御干旱,除了改进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树造林外,特别需要注意抓好头年的蓄水保水工作。但是,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对小春作物收晒的影响。西北高原山地区,这时多已进入雨季,作物生长旺盛,欣欣向荣。但有较强冷空气南下时,使赣、浙、闽、粤等省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0℃,日最低气温低于17℃的低温阴雨天气,会影响这些地区的早稻稻穗发育和扬花受粉,俗称“五月寒”,又称为“小满寒”。
蔬菜,加强大棚作物培育管理,注意通风换气,特别是雨过天晴,及时揭膜,降低棚内温湿度。同时,注意加强病虫防治。做好露地蔬菜瓜果的培育管理,及时追肥,中耕除草,防病治虫。
果树,柑橘继续做好保花保果和病虫害防治,重点是疮痂病、树脂病(黑点病)及红蜘蛛、蚧(矢尖蚧)类、卷叶蛾等病虫害。注意排水,防止涝害和水土流失。杨梅继续抓好保果治虫为中心的管理。蔬果标准一般为:每6条结果枝中留3条结果枝,3条疏去,留下的3条结果枝,每枝留2个果实。
5.小满节气灾害
从气候特征来看,小满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相继进入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自然界的植物都比较丰满和茂盛,小麦的籽粒逐渐饱满,夏收作物已接近成熟,春播作物生长旺盛,进入了夏收、夏种、夏管三夏大忙时期。在此期间全国的麦区应该抓紧麦田病虫害的防治。
对华北而言有“小满不满,麦有一险”之说,意思是说华北地区,冬小麦长到小满时,就进入成熟阶段,这时最怕干热风袭击。此时,华北地区雨季未到,又处于干旱时,由于日射强烈,地面增温很快,当形成气温高达30℃,最小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30%,风速每秒3~4米或大于3~4米的干热天气时,所刮的风就是干热风。干热风对开花到乳熟期间的小麦危害极大。它加速作物的蒸发量,使作物体内的水分很快蒸发出去,破坏叶绿素,停止作物的光合作用,使其茎叶很快枯萎,因而籽粒干瘪、皮厚、腹沟深,千粒重下降,一般减产5~10%,严重的减产30%以上。
预防干热风,应尽量采用早熟品种,遇到干热风时要很快浇水,喷洒草木灰水。此外,提前施氮肥,灌浆时控制使用氮肥,基肥里增加磷肥,都有利于小麦灌浆,对防御干热风有一定的效益。另外已经进入雷雨大风的的多发时段,应时刻注意天气预报,尽量避免上述灾害性天气带来的损失。
6.小满节气运动
养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跟随着方法也不同,小满八段锦养生运动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八段锦是古代传统功法之一,能使躯体四肢的运动与调心、调息相结合,具有动作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特点。
八段锦的运动量不大,但作用却是多方面的。虽四季均可练,但尤其适合夏季练习。很多人在小满前后会强烈感觉到气温的升高,可能会产生心烦、不思饮食等“苦夏”的症状。而练八段锦不会多汗,能使心情平静,有降温的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这套功法能改善体液调节系统的机能,加强血液循环有良好的健康作用,能纠正机体异常反应,对很多疾病具有预防和康复作用。
6.1两手托天理三焦
两足平开同肩宽,松静自然,宁神调息,舌抵上腭,气沉丹田,鼻吸口呼。两手由小腹向前伸臂,手心向下向外划弧,顺势转手向上,双手十指交叉于小腹前,随吸气,缓缓屈肘沿静脉上托,当双臂抬至肩、肘、腕相平时,翻掌上托于头顶,双臂伸直,仰头直视手背,稍停片刻;随呼气松开交叉的双手,自体侧向下划弧,慢慢落于小腹前,仍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恢复如起势。稍停片刻,再如前反复练6~8次。
6.2左右开弓似射雕
松静站立同前,左足向左横跨一步,双腿屈膝下蹲成马步站桩,两膝做内扣劲,两足做下蹬劲,臀髋呈下坐劲,如骑马背上,两手空握拳,屈肘放于两侧髋部,距髋约一拳左右。随吸气,两手向前抬起平胸,左臂弯曲为“弓手”,向左拉至极点,如拉紧千斤硬弓,开弓如满月;同时,右手向右伸出为“箭手”,手指做剑诀(即食、中二指并拢伸直,其余三指环曲捏拢)顺势转头向右,通过剑指,凝视远方,意如弓箭待机而发。稍停片刻,随呼气将两腿伸直,顺势两手向下划弧;收回于胸前,再向上向两侧划弧,缓缓下落于两髋外侧,同时收回左腿,还原为站式。再换右足向右横跨,重复如上动作。如此左右交替做6~8次。
6.3调理脾胃单举手
松静站立如前,两臂下垂,掌心下按,手指向前,成下按式站桩。两手同时向前向内划弧,顺势翻掌向上,指尖相对,在小腹前如提枪式站桩。随吸气,翻掌,掌心向下,左手自左前方缓缓上举,手心上托;指尖向右,至头上左方将臂伸直;同时,右手下按,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上下二手做争力劲,稍停片刻.随呼气,左手自左上方缓缓下落,右手顺势向上,双手翻掌,手心向上,相接于小腹前,如起势。如此左右交换,反复做6~8次。
6.4五劳七伤往后瞧
松静站立如前,先将左手劳宫穴贴在小腹下丹田处,右手贴左手背上(女性相反),配合顺腹式呼吸,吸气使小腹充满,随呼气,转头向左肩背后望去,想象内视左足心涌泉穴,并以意领气至左足心;稍停片刻,再吸气,同时将头转向正面,并以意领气,从足心经大腿后面上升到尾闻,再到“命门”穴。随呼气.再转头向右肩背后望去。如此左右交替做6~8次。
6.4摇头摆尾去心火
松静站立如前,左足向左横开一步成马步,体正目平,两手反按膝上部,指向内,臂肘做外撑劲。呼气,以意领气由下丹田至足心,意守涌泉穴;吸气,同时以腰为轴,将躯干摇转至左前方,头与左膝呈一垂线,臀部向右下方做撑劲,目视右足尖,右臂绷直,左臂弯曲,以助摇摆;稍停片刻即呼气,意念同上,同时向反方向摇摆,过正中线时开始吸气,动作同上。如此左右摇摆6~8次。
6.5两手攀足固腰肾
松静站立,两腿绷直,两手叉腰,四指向后托肾俞穴;先吸气,同时上身后仰,然后呼气,同时上体前俯;两手顺势沿膀胱经下摩至足跟,再向前攀足尖.卷守涌泉穴;稍停后缓缓直腰,手提至腰两侧叉腰,以意引气至腰,意守命门穴。如此反复6~8次。
6.6攒拳怒目增气力
松静站立,吸气,左足横出变马步,两手提至腰间半握拳,拳心向上,两拳相距三拳左右,两手环抱如半月状,意守丹田或命门穴;随呼气,将左拳向左前击出,顺势头稍向左转,过左拳瞪虎视远方,右拳同时向后拉,使左右臂争力:稍停片刻.两拳同时收回原位,松开虚拳,向上划弧经两侧缓缓下落,收引左足还原为站式。如此左右交替做6~8次。
6.7背后七颠百病消
松静站立,膝直足并,两臂自然下垂,肘臂稍做外撑,意守丹田。随吸气,平掌下按,足跟上提,同时,意念头向上虚顶,气贴于背;随呼气,足跟下落着地.手掌下垂,全身放松。如此反复6~8次。
7.小满节气禁忌
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所以要避免贪图凉快而着凉受风,尤其是晚上睡觉时。否则寒湿邪气停留肌肤,郁而化热,易引起风疹、湿疹等皮肤疾病;驻留关节,容易引发各类风湿性疾病等。虽然现在一般不会在石头或冷地上睡觉了,但空调、凉席、冷水澡、短裙等所带来的寒湿伤害也不小。若不慎受湿寒,可通过运动或热水澡将湿邪祛除。
要尽量避免过于冷凉的外部环境,同时要让身体保持温暖的内环境。进入夏天,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若不分男女老幼,皆图嘴巴痛快,冷饮就会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尤其是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这可是大家常犯的小满时节养生禁忌。
天热人易出汗,而中医向来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自然易消耗心脏阴液,导致心阳更加虚亢,人也会觉得疲累,这叫壮火食气,也就是火太壮会消耗掉我们身体里的气。因此,在夏季这种暑气当道的气候条件下,需要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