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艺制作步骤(四)
瓷库中国讯干燥新中国成立前,德化陶瓷坯体以自然干燥为主,即室内阴干,或室外晾晒,也有把坯体在烘房用炭火加温烘干。1953年11月,德化瓷厂建成型坯房,场所宽敞,让其自然干燥,或建烘房,用木炭作燃料烘干。50年
瓷库中国讯干燥
新中国成立前,德化陶瓷坯体以自然干燥为主,即室内阴干,或室外晾晒,也有把坯体在烘房用炭火加温烘干。1953年11月,德化瓷厂建成型坯房,场所宽敞,让其自然干燥,或建烘房,用木炭作燃料烘干。50年代末,建卧式烘房,用无烟煤作燃料加热烘干。1966年,建链式烘房,以半机械化干燥。
1985年7月,第二瓷厂改无烟干燥为锅炉蒸气干燥。1988年,德化瓷厂从日本引进高档瓷自动生产线1条,其干燥设备更为先进。2000年,德化瓷厂从江西都昌陶瓷机械厂购进4条链式干燥生产线,利用窑炉余热干燥。
施釉
施釉,德化俗称"上釉"、"蘸釉"。有生坯施釉法和素坯施釉法两种,根据不同产品及坯件大小、厚薄和釉料性能,采用浸釉、浇釉、刷釉、喷釉。
图:施釉机
一、浸釉
(一)粗陶浸釉
将釉浆倒入大木桶搅拌均匀,手持陶坯,在釉浆中滚动,蘸上釉浆。
(二)瓷器浸釉
唐代,德化的瓶和烛台等瓷器采用浸釉方法。从宋代以后一直沿用浸釉法。施釉前,坯体要保持清洁,防止灰尘等侵入,釉浆浓度要调匀,经常搅拌,使釉浆保持浮悬状态。浸釉时,用手持坯体浸入釉浆中,使釉料吸附在坯体的表面上。这种方法适用于碗、杯、盘、汤匙等平体制品施内外釉,罐、瓶等制品施外表釉。小件瓷雕制品亦采用浸釉法,雕塑品异形处、凹形部位,积存的釉水要及时处理,用口吹或用毛笔刷干。20世纪80年代,手持浸釉改用手架吊着坯件浸釉。90年代中后期,又改用机械浸釉。
二、浇釉
浇釉,俗称淋釉,始于宋代,用手工操作,用于陶器的缸、瓮等大件产品。把坯体倒置放正于架上,手艺熟练的操作者两人合作,一人掌缸,一人泼釉,也有两人同时在同一起点反向浇釉浆。上浇内釉要及时把缸坯旋转一周,倒出剩釉,擦掉口沿釉流。新中国成立后,大型瓷雕也用浇釉法。浇釉时,凹处先擦上水,然后把釉浆舀入坯体内,用手将坯体左右上下旋转,使坯体内膛壁均匀吸附釉浆,然后将多余釉浆倒出。
50年代中后期,搪釉法改为机轮上釉,把坯件放到旋转机轮上,把釉浆倒入坯件中心,借机轮旋转的离心力把釉浆均匀洒到坯体上,多余釉浆溅飞于坯外。旋釉工效比手工快,釉层厚薄一致,光滑平整,适用于碟、盘、碗类产品。
20世纪80年代,自动流水生产线采用自动上釉法。
三、刷釉
宋代,德化就有刷釉法。新中国成立后,沿用刷釉法。一般是用毛刷或毛笔蘸釉浆涂在坯件上。同一器物施几种不同的釉,厚釉层刷平,缺釉处补釉,均采用刷釉。
四、喷釉
20世纪60年代使用手工喷釉,即用手提喷雾器,装上釉浆喷施。大多用于大型器物、雕塑品、薄胎瓷或对陶瓷制品有特殊要求的产品。
20世纪80年代引进机械喷釉技术,喷枪连接空气压缩机风管,把釉浆均匀喷到坯体上。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釉面砖、大件雕塑品、二次烧成产品等。
【】
陶瓷工艺鉴定
陶瓷工艺制作步骤(一)
陶瓷工艺制作步骤(二)
陶瓷工艺制作步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