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系带短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为什么一到这个季节就爱咳嗽 [复制链接]

1#

疾控专家说:气温变化,孩子容易咳嗽还总不好,父母千万不要盲目给孩子用止咳药,很可能帮倒忙加重咳嗽。

最近,后台有位宝妈

留言询问:

“我是一个4岁“熊孩子”的妈妈

最近贵州又进入了

忽冷忽热穿衣“随机”的季节

气温骤降,娃娃又开始咳咳咳咳”

爷爷说

“百病凉上起”叫你不听我的,着凉了吧!我都穿毛衣了,你们还只穿这点!加棉毛裤!棉毛衣!加袄子!

奶奶说

咋个又咳嗽哦咯!!还总不好,是不是百日咳哟~会不会咳出肺炎哦?赶快止咳!我有偏方......

“娃穿多了出汗,处理不及时

着凉....咳....

早晚穿少了,跑出去

着凉....咳....

一咳就咳好久,这是百日咳吗?”

1孩子咳嗽要重视,不要慌!

儿童咳嗽起因很多种

应及时就医,对症下药

仅仅是干咳还是湿咳用药就不同

特别小婴儿,呼吸中枢可能更敏感一点

千万不要盲目的止咳镇咳

以免贻误病情

2关于人们常说的“秋咳”

气候原因

孩子秋咳多属于外感咳嗽,因为秋天气温骤变,日夜温差大,早晚凉,中午气温高。由于孩子呼吸系统免疫功能不完善,孩子玩耍热时,如不注意及时增减衣服,很容易着凉发生感冒、气管炎、肺炎、哮喘等疾病,这些病都可以引发咳嗽。

此外,秋季大自然中的植物花粉飘散在空气中,有过敏体质的孩子容易因此而诱发哮喘发作,也表现为频繁咳嗽。

孩子秋天的咳嗽和秋天的燥性有很大关系。

养育误区

到了秋季,天气稍微变凉,妈妈就多给宝宝穿衣服,风大天凉时不到户外活动,怕着凉、感冒、咳嗽。

一旦咳嗽马上服用止咳药、消炎药,这样做往往是治标不治本,有时还可能延误病情。

交叉感染

秋季易生病的不仅仅是孩子,家长们也频频中招,一到秋天家中、教室咳声此起彼伏。你传给我,我传给他。

3误区与预防

01

误区

咳嗽就要吃止咳药,感冒就要吃消炎药

感冒、鼻炎、过敏十个家长九个分不清不同问题不同解决办法家长不要乱用药。

症状表现相同或相似,疾病的原因却可以千差万别,治疗的办法也不能一概而论,应该交由专业医生专业检查后才能确定治疗办法。

02

误区

咳嗽就要马上止,小心咳出肺炎

咳嗽是机体对呼吸道异物外排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呼吸道感染的恢复。

对于带痰的湿性咳嗽医生的建议是不建议止咳,婴幼儿不会咳痰的,家长可适当给其服用辅助排痰的咳嗽药物。

03

误区

网红秋梨止咳方当药吃

网红止咳润肺的民间偏方有一定润肺祛痰的作用,对上呼吸道痰咳相关疾病有一定作用。

但是这些不能代替药物,家长不应盲目听信,应该遵医嘱,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注意预防:

俗话说“百病防为先”,在传染病多发的季节,小朋友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家中一旦有人呼吸道感染,应尽量不与宝宝接触;

每天要保证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增强宝宝抵御外来侵袭的能力;根据气温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4专家谈谈“百日咳”

今日专家

蒋凤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硕士,

主要从事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咳嗽一百天就叫百日咳吗?

症状有哪些呢?

能预防吗?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婴幼儿发病多见。

?病初类似感冒,打喷嚏、咳嗽、有点低热。3~4天后咳嗽越来越重,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病程可长达2~3月,故名百日咳。百日咳的病程不一定是一百天,短的几天,长的2-3个月以上,一般4~6周。

?百日咳预防办法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差不多,百日咳已经有了预防针百白破混合制剂,孩子出生后3足月时接种第一针,一个月后接种第二针,二个月后接种第三针,1岁半以后接种第四针,按时、足量、全程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起到一定预防百日咳等传染病的作用。

如何接种百日咳疫苗?

目前我国百白破疫苗的常规免疫程序为全程4针次,儿童出生后满3月龄接种第一针,4月龄接种第二针,5月龄接种第三针,18月龄接种第四针。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的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百日咳诊断标准是什么?

一流行病学史

三周内接触过百日咳病人,或该地区有百日咳流行。

二临床表现

1.流行季节有阵发性痉挛咳嗽者。

2.咳嗽后伴有呕吐,严重者有结膜下出血或舌系带溃疡者。

3.新生儿或婴幼儿有原因不明的阵发青紫或窒息者,多为典型痉咳。

4.持续咳嗽两周以上,能排除其他原因者。

三实验室诊断

1.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淋巴细胞占50%以上。

2.从病人的痰或咽喉部分泌物中分离到百日咳杆菌。

3.恢复期血清凝集抗体比急性期抗体呈四倍或四倍以上升高。

四病例分类

1.疑似病例具备(二)中的1、2、3、4中任何一相,或同时伴有(一)相者。

2.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加(三)中的1。

3.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三)中的2、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