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朗读君(ID:langdu)
真正优秀的家庭,离不开陪伴、教育和三观的滋养。
“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真正优秀的家庭,始于父母和孩子的阅读围坐,陷于父母对孩子的谆谆教诲,更离不开父母优秀的三观加持。
真正的教育:始于陪伴,陷于教育,终于三观……
只有始于陪伴,才能让孩子感知家的温度。
只有陷于教育,才能让孩子明白人情练达。
只有终于三观,才能让孩子找到心的归宿。
Part1
始于陪伴
有人说:
长大后才明白,世间所有的爱都是指向亲密,唯有父母的爱是指向分离。
是啊,上学的分离,工作的分离,结婚的分离,父母与子女之间,所爱隔山海。
从背上书包出门的那刻,推着行李箱离家的瞬间,穿上西装,披上嫁衣的一刹,长不过岁月,短不过白发,彼此的模样定格生命。
正如一位作家所说:
“父母和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期”的,而且很短,只有十年。”
十年,甚至都不用十年,岁月的强大让多少父母孩子在缺少陪伴的情况下,渐行渐远。
*在采访中谈及女儿和*的一幕,*出差十天回家,原本以为女儿会立马上前要抱抱,却没料到,女儿委屈嘟着嘴说:
“你多久没回来了?你不知道我想你吗?”
而后*与女儿四目相对,相拥而泣。
*的落泪,大概也是因为害怕自己错过孩子的成长吧。
好的教育,一定始于家长的陪伴。
《正面管教》里谈到:
“要尽一切努力,享受孩子成长的所有阶段。”
每次翻看*磊微博,都能看到他对孩子们满满的爱意和陪伴。
频繁的记录着,是因为生活值得,因为陪在孩子左右,见证孩子的成长是件幸福的事。
“多多”、“妹妹”、“弟弟”,*磊微博像极了孩子们的“成长日记”,一字一句都是“老父亲”陪伴孩子的点点滴滴,喃喃细语,真切温暖。
而这一切都源于*磊懂得:陪伴孩子,是最珍贵的“精神富养”。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任何职业角色都可被替代,唯独父母角色无可替代,世间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就是亲子关系。”
在父母陪伴下长大的孩子,明媚善良;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变得疏离又冷漠。
爱,始于陪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在孩子还需要陪伴的时候,多把时间分给孩子点吧,这份成长的礼物,错过,就不会再来了。
有智慧的家长,早就明白:
陪伴,是教育的“源泉”,是孩子和家长良好关系的桥梁。
Part2
陷于教育
近年来,各地杀父弑母案件时有发生,每每此时,大家都唏嘘不已,不得其解。
湖南省沅江市,12岁男孩吴某康砍了母亲20多刀,致其死亡。
四川省达州市,13岁的袁某用刀将其43岁的母亲陈某杀害。
湖南省衡阳市,13岁少年罗某将自己的亲生父母用大铁锤锤杀后逃亡。
江苏省盐城市,13岁少年不服管教,将亲生母亲杀害。
为什么多年的辛苦养育,却换来孩子的“兵戎相见”?
或许《规矩和爱》一书中的这段话,给出了答案:
“在没有规矩的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感恩;
在没有爱的规矩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自卑;
在没有规矩也没有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敬畏。”
纵观这些案件的背后,都有一个相似点:缺乏父亲的管教,在没有规矩的爱里长大。
有心理学家指出,在孩子12岁之前,往往会把父亲当成自己的偶像。
缺少父亲的管教,便会没有规矩,这就是爱到恨的距离,是藐视亲情和生命的内在原因。
教育家卢梭曾说:
“家庭是*治社会的原始模型,首领是父亲的影子,人民就是孩子的影子。”
换句话说,父亲的管教,能帮孩子拉起“警戒线”,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禁止的。
此外,一项研究也显示,即使是尚处于朦胧状态的婴儿,他也会因为缺乏父爱而出现焦躁不安、食欲减退、抑郁易怒等症状。
多数家庭中,父亲常代表着权威,制定和维护规则,倘若父亲缺位,而母亲或者其他人又无法做好“父亲”的角色,孩子就很难有规则感。
在这一点上,郭德纲便深有体会,如今年少有为的郭麒麟,便是最好的说明。
在对儿子郭麒麟的教育上,郭德纲很是严格,担心孩子会变得跋扈,在吃饭上也不惯着孩子。
正如郭德纲所说:
“教育孩子,是要让孩子理清思路,而不是让孩子服从家长,他自己也从来没对孩子动过手,而是要多和孩子沟通,告诉他道理,并且用合适的方法让他接受。”
父母的爱,是在陪伴中的点滴教育,是在教育中的不断修正。
很多父母常把孩子捧在手心里,生怕孩子会受到一点伤害,让孩子完全失了规矩,没有章法。
戚薇在谈及孩子教育时所说:
“我会把孩子放在和成人平等的位置来教育孩子,不会因为她小就让着她,其实事实就是如此,到了社会上别人不会因为你是家里的小孩而让着你,最重要的是不能让孩子从小就有这样的性格。”
父母的陪伴是有限的,社会的考验却是无限的。
如果父母没能教育好孩子,孩子在之后的道路上便会寸步难行,难以承担自己该有的责任。
更有甚者,会变成“寄生虫”,不断侵蚀家里的一切,到最后,弄得家破人亡。
希望各位家长能明白:
好的教育,一定是“讲规矩、明事理”的教育。
Part3
终于三观
“高速,迈,老司机,朋友圈”,谁能想到这几个关键词会聚焦在一个10岁左右的男童身上。
据了解,男童在高速上吵着要自己开车,家长便同意了,还让孩子加速迈。
殊不知,代步工具和死亡加速器之间的差距,便是家长的“过度溺爱”。
网友在震惊之余,纷纷对家长的做法提出质疑:
家长的这种行为简直是令人后怕,哪天孩子真的自己开车出去,难保不会发生难以挽回的惨事。
惯子如杀子,家长的溺爱,会亲手把孩子推向深渊。
杨绛先生也说:
“好的教育,榜样的力量很重要”。
而纵观古今,司马光便是这样一个好的榜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便是司马光的教子金句。
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司马光都教育孩子要节俭,不可骄奢淫逸。
他曾教诫儿子说:
“做生意的人要多积蓄一些本钱,读书人就应该好好爱护书籍。”
当他看到儿子读书用指甲抓书页时,非常生气,认真地传授了他爱护书籍的经验与方法:
读书前,先要把书桌擦干净,垫上桌布;读书时,要坐得端端正正;
翻书页时,要先用右手拇指的侧面把书页的边缘托起,再用食指轻轻盖住以揭开一页。
此外,他还特意为司马康撰写家训《训俭示康》,教导儿子要崇尚节俭。
不断告诫孩子说:
“读书要认真,工作要踏实,生活要俭朴,表面上看来皆不是经国大事,然而,实质上是兴家繁国之基业。”
在他的教导下,司马康历任校书郎、着作郎兼任侍讲,一生博古通今、为人廉洁。
陶行知先生曾说:
“我要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
从古至今,教育立人,唯以身作则,才能让孩子真的明白父母的苦心,让父母收获优秀的孩子。
家长切不可低估自己的“榜样”影响力,在用心的时候,也要用对方法才行。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
“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
三观正的父母,养不出“大恶之人"。
三观不正的父母,孩子也会“上梁不正,下梁歪”。
对孩子的养育,不仅仅是养活孩子,还要给孩子注入“正能量”,让孩子茁壮成长。
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而父母则掌握着画笔,要想孩子能“大有所为”,家长便要“以身作则”。
毕竟,只有输入端正确,输出端才会无误。
所谓教育,育是基底,教是结构,要想孩子好,不仅要打好地基,更要帮孩子搭好结构,才能让孩子更上一层楼。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说:
“你是什么人,你的孩子就是什么人。”
父母三观正,便是一个孩子的宝藏,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Part4
优秀,是每个人的追求。
优秀的家庭,是每个优秀的人的起点。
真正优秀的家庭,离不开陪伴、教育和三观的滋养。
人常常会以时间还长,孩子还小,自己还忙,这样那样的羁绊缺席孩子的成长。
直到“我怕来不及,我要抱紧你”的时候,是否为时已晚呢?
在孩子还需要的时候,多陪陪孩子,也是在享受孩子带给家长的“欢乐时光”。
这种独一无二、过时不候的体验,家长一定要把握住,免得日后遗憾,却无能为力。
-作者-
朗读君,来源:朗读君(ID:langdu),每日分享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科学习资料和家长教育心得。
*注:文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你好,我是杨桃妈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