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篇文章《从数学上的极圆概念来理解洛书,洛书是天地五行之极圆状态
》中,提到洛书是河图的极圆概念,引起很大的争论。
这里河图类似银河系、天地、现实世界中的实际缩影,太阳系的璇玑,人体的璇玑,甚至银河系的璇玑排布,就是按照河图这样来的。
所以从某种程度意义来讲,河图就是现实世界的原理图,这种原理包括有形世界和无形世界,这点需要清楚。
-------------------------------
第一部分
河图为什么就是银河系的原理图呢?(人体、太阳系的璇玑原理图)
把银河的宏观旋转图和河图做对比,耦合性很直观的显示出来。
洪范五行之数,要体会的,水数一,火数二,木数三,金数四,土数五。
水对应肾,火对应心脏,木对应肝脏,金对应肺脏,土对应脾脏。
万事万物,生命成长,都是这个趋势的。
以下整理一些事实依据,用以论证河图是天地璇玑的原理图机制:
一、*帝内经中的论述
《天元纪大论》:
“天有五行(河图),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五气);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
即河图生出五气,化为五脏,产生五志。
二、华山道士陈抟老祖的论述
陈抟老祖云:
“天一生水,在人为肾,肾之窍为耳,又主骨齿。
地二生火,在人为心,心之窍为舌,又主血气毛发。
天三生木,在人为肝,肝之窍为眼,又主筋膜爪甲。
地四生金,在人为肺,肺之窍为鼻,又主皮肤喘息。
天五生土,在人为脾,脾之窍为唇,又主肉色。”
故河图为五脏生成数。
三、杂说感悟点滴
在一年之中,
水气在农历一月份产生;六月成水;(关于水气);
二月开始温了,到七月已经很热了;(关于火气);
三月开始产生木气,草木开始发芽生长;(关于木气);
四月份开始产生金气,九月是金气旺盛的季节,秋高金气浓;(关于金气);
五月份产生了土气,十月土气形成;(关于土气)。
十一月十二月是不生不化之期,也就是无气,不在里面。
《内经》有相关论述。
四、万物生化之过程
万物未生,先有湿气,水合其性。
水生而有其温,温者,热度也,火合其性。
水火遂相克,万物因此生,生长攀沿,木合其性。
待至生展顶限,万物始败,金萧杀合其性。衰败已极,万物死亡,亡者皆归于土,故土合其性也。
用大白话说,就是这个意思:
水为先天之本,万物还没有产生的时候,先有湿气,先有水蒸气,水产生之后,需要火性,需要适宜的温度来温化它。
水火相克,水火相济,万物就产生了,世界有了生命,草木生长,
当草木生长到一定程度,世界生态是一个平衡的系统,互相制约,那么金气就开始肃杀木性,
达到平衡,并且收割了成果,
受到金气肃杀的草木,衰败之后需,收藏于土中,这个时候,就完成一个循环,所以说: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合之。
------------------------------
第二部分
洛书为什么是河图的极圆图?
洛书和河图是同一结构的,这点是非常显然的,河图洛书都是由十个数字按照特定的结构排布而成,历来都是以平面图展示。
本质上它们是全息的结构图,需要用多层时空,多维度的思维方式来理解,这点需要注意。
河图上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洛书上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洛书上的十数到了哪里去了呢?
洛书上的十数在无穷远处,类似于数学上的∞,也可以等同于数学上的0点,可以说河图上的十数对应洛书上就成了洛书的极值了,这点非常有意思。
弄清楚了这点之后,洛书就是一张非常有规则的图,按照现在的数学语言说,就是一个三阶幻方图。
三阶幻方是最简单的幻方,又叫九宫格,是由1,2,3,4,5,6,7,8,9九个数字组成的一个三行三列的矩阵(如上图示),其对角线、横行、纵向的和都为15,称这个最简单的幻方的幻和为15。中心数为5。
南宋数学家杨辉概括的构造方法为:
“九子斜排。上下对易,
左右相更。四维突出。”
中国古代九宫格的填法口诀是:
九宫之义,法以灵龟,
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左七右三,戴九履一,
五居中央。
也有把这两者综合起来说的:
九子斜排,上下对易,
左右相更,四维挺出,
戴九履一,左七右三,
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即:
注意到:五数的中心点位置是不变,无论在河图还是映射到洛书,中心位置不变。
我们可以认为把河图无限的进行理想化之后(类似给气球吹气一样的原理)河图就变成洛书的排布了,这就是极圆的来由。
同时,我们可以理解到那个在无限远处的十数,使得洛书是非常完美的对称,均匀分布。
(智能中医:谦和既济;loonta数据中心)
谦和既济
赞赏,也是一种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