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程雅静校对:佘召园
一、背景知识
端粒是每条DNA链末端的(TTAGGG)重复序列,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保护染色体DNA不会恶化或与其他染色体融合。端粒重复序列缩短与“细胞衰老”和年龄相关疾病(包括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有关。相对白细胞端粒长度(RLTL)是生物衰老的生物标志物,在2型糖尿病(T2DM)、心肌梗死(MI)、缺血性心脏病或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CVD)的患者中,相对白细胞端粒长度(RLTL)较短。此外,RLTL还与传统的血管危险因素有关,包括衰老、肥胖、吸烟、血压和血脂升高以及血糖升高。将T2DM和RLTL缩短联系起来的可能机制包括葡萄糖诱导的氧化应激和促炎调节,它们在CVD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在普通人群中,RLTL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流行以及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关。然而,RLTL与T2DM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关系还没有得到彻底的研究。在这里,我们评估了RLTL在香港糖尿病登记册(HKDR)中预测心血管事件的作用,HKDR由一大批中等随访时间的T2DM患者组成。
二、研究结果
在本研究中名T2DM患者平均随访13.4年。基线时,名T2DM患者已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CVD);其余名T2DM患者“无CVD”,其中名T2DM患者在随访期间经历了CVD事件。与基线时无心血管疾病的T2DM患者相比,有心血管疾病的T2DM患者年龄更大,糖尿病病程更长,男性比例更高,收缩压和甘油三酯水平更高,更广泛的肾功能障碍(尿乙酰胆碱受体更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更低)。T2DM患者的脑血管病高发组RLTL明显短于非脑血管病组,与年龄、性别、性别、BMI和病程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基线时,T2DM患者较短的RLTL与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成反比(P<0.),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是否吸烟、体重指数、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肾功能、ACR和基线时的视网膜病变后,这种相关性仍然显著(P<0.)(图一)。
图一
当比较基线时无心血管疾病的T2DM患者和随访期间保持无心血管疾病的T2DM患者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年龄较大,而且更有可能是男性(P<0.)。在调整了年龄和性别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在随访期间的心脏代谢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更长;SBP、舒张压(DBP)、HbA1c、空腹血糖(FPG)、TC、LDL-C、TG和ACR更高;EGFR更低)比那些没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差。他们也更有可能出现微血管并发症,并被开了降压药、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和胰岛素的处方。有心血管事件的T2DM患者在基线时RLTL也较短,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状况、糖尿病病程、微量蛋白尿和大量蛋白尿后,这一结果仍然显著(P<0.)(图二-Table2)。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方法,包括年龄、性别、是否吸烟、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AC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检验基线RLTL与基线无CVD受试者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基线RLTL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呈负相关(P<0.),在调整了心血管疾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后,这种相关性仍然显著(P<0.)(图二-Table3)。
图二
在这组随访时间较长的中国T2DM患者中,本研究证明了基线RLTL不仅与基线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流行的心血管疾病有关,而且与平均13.4年的随访期间发生的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综上所述,RLTL在T2DM和CVD患者中显著缩短,与心脏代谢危险因素相关,与心血管事件独立相关。端粒长度可能是T2DM患者心血管风险的有用生物标志物。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