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系带短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岁女童在口腔科治疗后死亡,原因正在调查 [复制链接]

1#

6月7日,河北张家口一母亲诉说4医院治疗后身亡的视频在网络传播。其母自称——5月29日女儿因医院口腔科进行就诊,6月2日不幸死亡。为了手术安心,家属前曾给予执行手术的两个大夫共计元红包。纪委、医务部等多个部门已介入调查。

患者的描述

事情经过还原年5月29日:

妈妈发现孩子舌头下面起了一个“水泡”舌下腺,然后就带着4岁女童李医院检查,挂的是口腔科!医生甲对孩子家属说:这得手术,把舌下腺切了就好了!需要办理住院!因为是那天是星期五,医院放假,然后这个手术就安排到了星期一(也就是6月1日)。

周一医生让孩子家长签了手术同意书!医生乙对孩子家长说:这是小手术,你们不要过于担心,也就一个小时的功夫就做完了!

孩子母亲说:麻醉师给孩子做的是全麻

母亲问:为什么不局部麻醉?医生说:因为孩子小不太配合,只能全麻!

推进去的时间是:九点多近十点,中午十二点多将孩子推出来的!推出来以后孩子身边竟然没有一个医护人员陪同!只有一个推手术车的护工!

推到病房后,病房护士就准备给孩子上氧气,刚要上氧气的时候,发现孩子嘴唇发紫了!然后护士见状紧急打电话联系医生!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个医生再次给孩子输氧,可这时候孩子没有任何反应,过了一会儿又下来一个医生,这位医生说:没带什么管!然后医生们马上将孩子又推到17楼开始抢救,可是过程中安全通道并没有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医院的解释

10日,有关媒体视频联系河北医院,院方工作人员称相关部门纪委和医务部等多个部门已介入调查处理此事。

关于红包——同行评论qc:医院是当时就给病人交住院费上,保护好自己也给病人安心,术后再跟病人交流红包问题

ai?静儿:其实这样很危险的,要是碰上挑事的人,直接就说你受贿事败才退还,医生赶手术,可以让当值护士跟家属道明情况,若家属不愿意就帮她把钱打入住院押金里,把单子交个家属跟他们表明初心,毕竟如今的医患关系那么紧张…

24桥明月夜:我们大夫也做过类似的事,患者家属给了红包,他第一件时间就是查了患者住院号,让我去把钱给他交了住院押金,手术后又把押金条给了病人家属…有很多时候你不收反而家属会担心,其实没必要,每名医生都会认真对待手术

口腔颌面外科全麻下完成舌下腺囊肿摘除术一例

这个医院,医院——特此注明。

患者男7周岁因舌下区肿胀逐渐增大就诊。

患者口内情况如图:

经口腔检查,诊断为舌下腺囊肿,需行手术治疗摘除舌下腺及囊肿。

手术治疗过程(图片较血腥,已做黑白处理):

切除的囊肿及舌下腺

并发症处理

赵怡芳,贾俊在《舌下腺囊肿手术的疗效与并发症》中曾这样描述——

舌下腺囊肿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包括:复发、舌神经损伤引起的舌麻木、下颌下腺导管损伤(断裂、阻塞)、出血与血肿、术后感染等。见表2。

术后复发多见于袋形术或囊肿切除术的病例,偶见于舌下腺切除或舌下腺和囊肿联合切除的病例;而舌神经损伤、下颌下腺导管损伤、出血等并发症主要与囊肿切除术、舌下腺和囊肿联合切除术相关。

Zhi等建议对口内型舌下腺囊肿的患儿采用保守治疗:先抽出囊液,观察6个月;若病变不消退或复发,则行袋形术;若上述治疗失败则在患儿1岁左右行同侧舌下腺切除。经Zhi等治疗的患儿中,有2例采用抽出囊液+袋形术治疗,随访至少24个月无复发。

Bridger等统计分析发现,44%的口外型舌下腺囊肿可能为医源性的,是由于口内型舌下腺囊肿经多次袋形术或切开引流后导致其表面纤维化,使复发病变向下发展形成口外型囊肿。袋形术治疗舌下腺囊肿创伤小,但复发率高。

Baurmash对袋形术进行改良,切除顶部囊壁后用纱布填塞囊腔1周,随访观察发现,12例中仅有1例复发。因此,他提议对口内型舌下腺囊肿先行袋形术+纱布填塞,若出现复发则行患侧舌下腺切除术。近年报道舌下腺囊肿的2种微创手术,复发率低,几乎无并发症。

下颌下腺导管损伤可能发生在囊肿切除术和舌下腺切除术中,钳夹或缝扎可导致下颌下腺导管狭窄,术后发生阻塞性下颌下腺炎;误切可致导管断裂。术中下颌下腺导管断裂需行导管成形术,塑料管留置7~10d,或行导管移位术。在术中置入泪道探针、小的塑料管或唾液腺内镜,有利于手术分离过程中对下颌下腺导管的识别与保护。

有学者通过改良舌下腺切除术的手术切口,显著减少了下颌下腺导管损伤等并发症。将传统的口底弧形切口改为角形切口,从舌系带开始,向前绕舌下肉阜,再转向患侧舌下皱襞外侧至第一磨牙相应口底;将黏膜瓣向后翻起,先在舌下肉阜深面寻找导管,找到导管后,逐渐向后分离,解剖并结扎舌下腺主导管。这种术式的优点是舌下肉阜区导管位置表浅且恒定,易于发现,可缩短解剖下颌下腺导管的时间并减少意外损伤的发生。

Liu等介绍了顺行性分离下颌下腺导管的方法(即从下颌下腺门至导管开口的分离技术),常规口底黏膜切开后,先在舌下腺后方识别出导管及其他重要结构,由后向前分离导管并切除舌下腺。他们利用这种术式治疗了50例舌下腺囊肿,未发生导管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术中或术后出血偶见于囊肿切除术或舌下腺切除术。术中出血常是由于未能清楚识别舌下血管而导致血管的意外损伤,而术后出血较多与结扎缝线滑脱有关。舌下动脉起自舌动脉,位于舌骨舌肌前缘,前行于颏舌肌与下颌舌骨肌之间至舌下腺,供应舌下腺、口底黏膜及舌肌的血液和营养;舌下动脉可出现多种变异,如与颏下动脉吻合或出现缺如,由颏下动脉的穿支代替等。分离腺体深面时,要注意其前部常有较大的1~2条分支血管进入腺体,要小心分离及结扎。处理此区血管的方法为:不用刀剪,小心钝性剥离腺体深面,有意识地发现血管并将其分离出来,紧靠腺体钳夹血管,让深面有一段游离的血管便于结扎。

袁道英等曾报道舌下腺囊肿术后因咳嗽造成舌深静脉结扎缝线松脱出血~mL。

周学贵报道1例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术后口底处有血液不断涌出,出血点不清,未能经口内术创区控制出血,而从颈部径路切开进入口底,寻找出血点并结扎止血;术后患者舌体运动失调,左舌麻木,认为是左舌下神经和左舌神经损伤所致;给予药物等保守治疗近2年,仍存在患侧舌肌萎缩、舌运动失调、舌体偏斜及左舌感觉丧失的后遗症。大部分舌神经损伤是因为术中牵拉或钳夹引起,可在较短的时间恢复;若神经断裂,则需端端吻合。

术中止血不彻底亦可能形成术后口底血肿,严重时会致舌体抬高、舌活动受限甚至可能影响病人的呼吸,需及时处理。术后血肿也是术创感染及创口裂开的原因。与舌下腺和囊肿联合切除术相比,单纯舌下腺切除术的治愈率相似,而术中分离的范围不及前者广泛,可减少术区组织损伤。

参考文献:

1.《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年2期77-81页:舌下腺囊肿手术的疗效与并发症

2.山医大口腔口外科:口腔颌面外科全麻下完成舌下腺囊肿摘除术一例

3.新京报相关报道等

本文转载仅作警示,不代表同意文中观点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