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系带短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患了结节,囊肿是虚惊一场根本不用治医 [复制链接]

1#

“哎呀,你怕什么,这个结节有什么好怕的,又不是什么大病”。

“你可不能这么说,我可是听说,这个结节可能会癌变的”。

以上是两位朋友之间的对话,那么这个结节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严重的影响么?

这个结节,说白了就是我们的身体中长了一个肉疙瘩。

有实性结节,也有囊性结节,西医对于结节一般是采用切除的方法来处理,或者采用消融的方法来解决,而对于那些比较小的结节,对身体没有产生影响的结节,一般都是建议定期检查,如果长大到了一定的程度,达到了手术指征,就可以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了。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还是觉得蒙蒙的?不明白这个结节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

因为结节长在不同的地方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那我们就针对甲状腺结节来说说它的危害。

首先一点,就是外在形体美观的影响。

早期的结节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也不会对人的身体产生什么明显的影响,但是随着结节长大,脖子上会有明显可见的肿块鼓起来,脖子也就变大了。

外在形体的改变,会影响脖子的美观,进而使患者出现心情焦虑,患者的心情一旦焦虑就会影响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再者也会影响肝的健康,极容易导致肝郁的情况出现,而肝郁气滞又是导致结节产生的一大病因。因此,结节又会因为这个原因而继续长大。

再者就是,结节可能会压迫气管。

小的结节一般是不会对气管产生影响的,但是如果结节长大了,就可能会压迫患者的气管,进而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吞咽困难,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后一点,也是最严重的一点,可能会癌变。

多数的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结节,但是也有较少的一部分结节是有恶化的可能的,当结节出现了癌变,就只能选择切除,如果是全切的话,就会失去我们脖子里面的"小蝴蝶“,进而导致甲功出现问题,甲减的出现是必然的,患者需要终生服药,以应对甲状腺激素缺失对身体产生的影响。

当然了,大家也不用过于害怕,这个甲癌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就算是出现了,也可以通过切除来处理,基本上不像别的癌症一样影响人的生命安全。

到了这里,我们明白了结节的危害之后,问题就又随之而来了,结节能治吗?就是说能不能通过非手术的方法进行消除呢?

那么我在这里明确地告诉大家,对于不是很大的,良性的结节基本上都是可以通过调理的方法来进行消除,就算是没有完全消除,也起码能保证结节不再生长。

很多患者都是惧怕手术的,另外手术还是有一定的可能会出现术后副作用,所以对于不大的结节还是建议大家进行调理。

中医上说这个甲状腺结节是称之为瘿病的,主要引起这个疾病的原因可以大致归为三类,气滞,血瘀和痰凝。

接下来大家可要注意了,下面我给大家详细却通俗地说下它们的致病机理和成因。

首先是致病机理,这三种病因一般都不会单独出现,往往是“狼狈为奸”,它们“互相勾结”进而偷走我们的身体健康,各种结节就是这些病因的主要体现。

当肝气郁结,痰湿内生,血瘀成型,就会聚集在一起,形成各种结节呀,囊肿呀,肌瘤呀等等不一而足,不仅如此,还会导致一些常见的疾病出现,例如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等等。

所以我们要及时地将这三种致病因素从我们的身体中祛除出去,但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他们是怎么来的,才能更好的入手调理它们。

有句话不是这样说吗:“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首先,气滞和血瘀的成因基本上是相同的。为何这么说呢?

肝属木,喜调达,主疏泻,能藏血。如果经常性的生气,焦虑就会引起肝气不顺,进而造成肝气郁结的现象,那么肝气郁结的症状有哪些呢?

如果你经常性的心情抑郁或烦躁易怒,胁肋疼痛,或者口干口苦就要考虑是肝气郁结了。

血藏于肝,由肾水化生而来。血中藏有由肾阳而化的温气,所以血性温和而能行散。如果血中的温气衰少,阴血就会凝结而不行,这就导致了血瘀。

同样,我们也可以从这一点看出血瘀的出现和肝肾相关。它和气滞一样都是因为“不通”造成的。

如果你舌头紫暗,舌下淤络比较青紫,面色不好,则要考虑是血瘀导致的。

痰湿则主要是因为脾胃损伤引起的,脾是后天之本,主要是起到水运代谢的作用,如果脾胃出现了问题,水运代谢失调,就会使身体中的水汽变成湿气,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痰。

如果你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大便粘马桶,并且还困顿乏力,则要考虑是因为痰湿引起的。

分析过原因后,我们就要进行调理,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个方子,运用得当的话可以有效的调理各种结节囊肿。

方子叫做祛痰软坚汤。组成总共10味药,这个方子主要是通过祛痰软坚的方法来调理结节的。

还有一张方子也是比较好的,可以分享给大家,方子叫做桂枝茯苓丸,这是个经典的方子,组成只有五味药,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搜索(平台禁止发方子和用量,大家有需要可以自行搜索,但一定要辩证后使用)。

主要可以治疗肌瘤囊肿,结节之类的疾病,它可以疏肝理气,活血化淤。

当然了,具体该怎么用,还是需要通过症情辩证后,才能进行相应的调理,只有对症了才能有效,不然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注:文章部分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作为科普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如果你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