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耳熟能详的古代文化名人,几乎都跟金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中有的出生在金陵,有的在金陵为官,有的则千里迢迢来到金陵,一睹“帝王州”的风采,并为南京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成为南京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纯纯因子。
《滕王阁序》是“初唐四杰”王勃的代表作,许多人能通篇背诵。而他的《江宁吴少府宅饯宴序》也许并不为人所熟知。公元年8月,王勃再次来到南京,他与吴少府对酒当歌:“蒋山南望,长江北流。伍胥用而三吴盛,孙权困而九州裂。遗墟旧壤,数万里之皇城;虎踞龙蟠,三百年之帝国……”不曾想,这竟成了王勃的人生绝唱。他离开江宁(南京)前去南方交趾省亲,在渡海时溺水身亡。
王勃,字子安,14岁不到就去应幽素举。考试之日,一看四周的人,全是年长公子、束发秀才、白首童生,惟独自己还是一个“小毛孩”。主考官点名点到王勃时,见他长衫拖地,乳臭未干,一脸稚气,心中颇有几分不快。王勃看出了主考官的心思,连忙上前叩拜:“宗师爷在上,学生龙门王勃前来参拜聆教。”这几句话,听者颇觉字字顺耳。主考官此时突生奚落之念,出口道:“蓝衫拖地,怪貌谁能认!”王勃出口就应:“紫冠冲天,奇才人不识。”主考官心想,这小子有意思,便继续戏谑:“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王勃趣答:“今朝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主考官窃喜,拊掌道:“神童,神童,果然是龙门神童,准考。”
王勃赴考高中后,授朝散郎,是七品散官,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嗣后,才思泉涌,笔端生花,撰《宸游东岳颂》、《乾元殿颂》,文章绮丽,惊动圣听。高宗见此两篇颂词,歌功颂德,词美义壮,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为,惊叹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的文名也为之大振,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并推为首位。
沛王贤看过王勃的文章后,说这小子我要了,将他纳为幕僚,专为沛王府修撰。沛王贤、周王显虽然是王,但都是贪玩的主儿,经常以斗鸡为乐,不惜千金求珍禽,以较高下。二王素来喜欢与王勃谈笑,每
次斗鸡时,必请王勃一道畅饮欢宴。王勃仗着文才,戏为《檄英王斗鸡文》,文中写道:“……昂首而来,绝胜鹤立;鼓翅以往,亦类鹏抟。搏击所施,可即用充公膳;翦降略尽,宁犹容彼盗啼。岂必命付庖厨,不啻魂飞汤火。羽书捷至,惊闻鹅鸭之声;血战功成,快睹鹰鹯之逐。于焉锡之鸡幛,甘为其口而不羞;行且树乃鸡碑,将味其肋而无弃。倘违鸡塞之令,立正鸡坊之刑。牝晨而索家者有诛,不复同于彘畜;雌伏而败类者必杀,定当割以牛刀。此檄。”不料此文传到高宗手中,圣颜不悦,读毕则怒而叹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行谏诤,反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对高宗来说,这样做是以史为鉴、防微杜渐之举。唐朝开国,诸王子之间争皇位、互相攻讦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王勃的《斗鸡檄》虽是戏作,却无意中触动高宗敏感的神经,认为是挑拨诸王之间关系,为防止留下隐患,不惜下令罢免王勃,逐出沛王府。
王勃回到长安的第二年,他父亲调任雍州司功参军,离开了长安。这时恰好有位在虢州任司功参军的友人陆季友来到长安,劝他到虢州去。他来到虢州任参军,仍未能改变恃才傲物的老脾气,个性耿介,愤世嫉俗,为同僚所忌。到虢州第二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了死罪,逃来王勃家中求避,王勃一时出于同情,竟将他藏匿家中。后来,官府追索很紧,王勃担心事情泄露后连累自己,竟悄悄地将曹达杀了。事情很快暴露,按唐代律法王勃被判处死罪,正当他在牢中数日子等死之时,一个好消息传来。皇帝大赦死刑犯,他因此而得以赦免。但死罪可赦,活罪难饶,王勃被革除公职,其父王福畴因此受到牵累,被贬迁到南方边地为交趾县令。
经过生死挫折,劫后余生,王勃痛定思痛,再也无意于仕途了。第二年朝廷诏命,恢复王勃原职,他却弃官不仕而去。
上元二年(公元年)春,王勃收拾起行囊,离开家乡龙门南下赴交趾探望父亲。他取道楚州(今江苏省淮安)、江宁(南京)。到楚州已是秋高八月,他在楚州饯别崔使君的宴会上,作《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遇崔使君》。“相见何时,惆怅南溟之路。”在江宁又作有《江宁吴少府宅饯宴序》写出“玉露下而苍山空,他乡悲而故人别”之句。
其实王勃不是第一次来南京,他上一次去交趾省亲,路过南京时,与朋友唐少府在一起,曾作过诗文三篇,有《秋日登冶城北楼望白下序》、《江浦观鱼宴序》、《白下驿饯唐少府》。
上元三年(公元年),王勃自广州渡海赴交趾,木舟在海上遇到大风浪,王勃落入大海溺水而死。一代才子就这样匆匆结束他坎坷一生,与世长辞时年仅27岁。
过了几年,长安城里传颂那篇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一天,唐高宗也读到这篇序文,见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不禁拍案,惊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又读下去,见一首二韵八句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唐皇一扫成见,连声叹道:“好诗,好诗!做了一篇长文字,还有如此好诗做出来,岂非强弩之末尚能穿七扎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错也。”于是高宗问道:“现下,王勃在何处?朕要召他入朝!”太监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高宗喟然长叹,自言自语:“可惜,可惜!”
晨钟暮鼓,香烟袅袅。坐落在繁华都市里的金粟庵,因为与大画家顾恺之及伟大的诗人杜甫善缘,在南京众多寺庙中,它以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传奇的色彩脱颖而出。
年轻的杜甫特别向往六朝古都的金陵文化,20岁那年他如愿以偿来到了金陵,在前往城南瓦官寺观赏顾恺之的《维摩诘居士像》时,结识了江宁书生许登,因其排行第八,又叫许八。许登将《维摩诘居士像》摹本赠送给杜甫作为友谊的见证。26年后,杜甫在长安与许登相遇,得知许登将回江宁省亲,即作诗《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亲》相赠。尽管已经过了20多年,他还记得在金陵看画的情景。诗云:“看画曾饥渴,追踪恨渺茫。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杜甫的诗不仅表达了对顾恺之绘画的激赏,也流露出对当年游历金陵的无限眷恋。后人根据
杜甫这首诗的意境,建起了金粟庵。金粟庵也因此而闻名遐迩,香客不断。
“七绝圣手”王昌龄,于开元二十八年(公元年)冬赴任江宁丞。这是王昌龄一生中的最高职务。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位著名诗人,当时已经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深厚。同年,王昌龄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由于喝酒过多旧病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当时李白正流放夜郎,有《巴陵送李十二》诗。与孟浩然、李白这样当下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王昌龄来说,是一大乐事,可惜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与李白相见,又遇在贬途,这不得不让王昌龄倍感郁闷。
由于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他的七言绝句气动山河。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意境开阔,纵横古今,感情深沉,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这些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他创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如《听流人水调子》:“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在江宁丞的职位上,他多为底层人民群众着想,兴修水利,减免税赋,政善民安。但不幸的是他因刚直不阿得罪了小人,多次遭到朝廷官员的谤议。在镇江芙蓉楼上,王昌龄和好朋友辛渐望着长江,有说不完的话。一夜的暴雨倾遍吴地江天,清晨迷蒙的雨雾笼罩着前方的道路。人生际遇,前途难料。辛渐说,临别了,我们不知什么时候还能相见,你送我一首诗吧!诗人心潮澎湃,对时局的一腔忧愤与一颗不甘堕落的冰心瞬间一碰,碰出了绝世的火花,一篇千古名作《芙蓉楼送辛渐》吐而为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
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安史之乱爆发,王昌龄匆匆辞别芙蓉楼,辞官还乡途中,在江淮一带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唐代文学之林中一株刚正不阿的参天大树,就这样被暴力和愚昧无情地摧残了。
李白是唐代的骄子、盛世的歌手。他的诗歌以蓬勃的浪漫气质表现出无限生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成为盛唐之音的杰出代表,从而出色地完成了初唐以来诗歌革新的历史使命。著名的现代诗人余光中在《寻李白》中对他做了如此评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据李白年谱粗略统计,李白曾到金陵不下七次,特别是晚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南京地区度过。他留下的多首诗中,有多首是在南京创作或者是写与南京有关的人物和事的。在李白的心目中,金陵是他啸傲吟哦、呼朋畅饮的绝佳之地,实在是一个理想的家园。
李白第一次到金陵的时间是唐开元十三年(公元年)。这一年,25岁的李白从巴蜀顺江而下,仗剑畅游。当他到达金陵后,即被这里的深厚文化给征服了。那时金陵虽然不再是首都,但是人文荟萃,歌舞升平,酒店林立,商幡飘摇,经济繁荣。他在秦淮河畔徜徉,游乌衣巷,走长干里……如饥似渴地汲取金陵文化的精华。
长干里是南京历史上最早的居民区,北临秦淮河,西控长江口,是市场兴旺、人口稠密的商业区,也是六朝时期大户人家的集居地。李白来到这里采风,看见市场上生意红火,少妇们在家料理着家务,等着丈夫的归来,小男孩拿竹杆当马骑,小女孩在井栏边做着丢青梅的游戏,这幅祥和安宁的生活画卷,深深地打动了在外流荡的李白,他回到旅馆挥笔写就《长干行》这首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成语由此而来。《长干行》也成了《唐诗三百首》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金陵的美景和热情的金陵人,给李白以创作灵感与激情,他一口气写下了《长干行》、《杨叛儿》、《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金陵望汉江》、《金陵新亭》、《月夜金陵怀古》、《登瓦官阁》等多首诗作。如《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
柳条青。”“劳劳亭”在当时是送别之地。“柳”与“留”谐音,有留住客人惜别之意。主人折柳赠客,时间一长,柳条被折光。李白用浪漫主义笔法,不说柳条被折光,而说是老天爷知道人间别离的痛苦,故意使柳条不发,这样客人就可以不走了。真乃神笔也!
在现在的水西门曾经有一座十分著名的酒楼,叫孙楚酒楼(古金陵四十景之一)。这是后人借助东晋著名的雄辩家孙楚大名而开的一家酒店。孙楚是超群的善辩之才,经常有许多人跟他清谈辩论,但群舌不敌一儒,这些人全不在他的话下。有一次,他又与一群人同时舌战,一不留神把“枕石漱流”说成了“枕流漱石”,对手们终于抓住了他的把柄,水流怎么能枕得住?石头怎么能漱口?孙楚处变不惊,灵机一动说:“我头枕在水流上把耳朵洗洗干净,可以清耳,不听外面的谬论;我用石头漱口,把牙齿磨得尖尖的,好跟你们辩论。”这么一说,又让对手面面相觑,哑口无言。
李白与孙楚酒楼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长江离城门不远,孙楚楼是迎接饥肠辘辘外地客的第一座门户酒楼。一般迎宾送客都习惯在此设宴款饯,所以生意十分红火。李白是个社会活动家,刚到金陵时间不长,就与一些刚认识的朋友打得火热,他离开金陵时,众人一起来相送。李白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诗篇《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由此可见李白不仅爱上了金陵的山水,更喜欢这里朴实热情的金陵人,这次暂时的离别,必然换回更多的相聚。
李白像
可是这一别就是22年,直至天宝六年(公元年),李白再来金陵时,已经步入47岁的中年生涯。这20多年里,他历经了人间的沧桑,饱尝了人间的冷暖,在长安宫廷过了三年侍臣生活。有一天,唐玄宗和杨贵妃一起赏牡丹,唐玄宗忽然来了情绪,想弹曲助兴,遂命李白作《清平调》词三章,乐章奏而贵妃悦。众人都叫好,只有常把李白当作眼中钉的高力士颇有微词,他后来伺机向贵妃谗言,李白把词中“可怜飞燕倚新妆”的赵飞燕暗比杨贵妃,意在讽刺杨贵妃太胖,引起了杨贵妃对诗人的不满。于是,李白被排斥出宫。万念俱灰中,他更加向往金陵的文化,更加思念金陵的老友。此次来金陵后,李白于天宝七年、天宝八年、天宝九年、天宝十三年、天宝十四年、上元二年多次来金陵,有时一住就半年,有一次留居达两年之久。
李白第二次来金陵时,站在城西南的花露冈,也就是凤凰台,排遣愁怀。他眺望浩浩长江,滚滚东流,看见白鹭洲分开长江水的壮观美景,想到凤凰已去,永不复还,吴宫花草,晋代衣冠,均为陈迹;人生易过,岁月难再;偏又小人擅权,国事日非,浮云蔽日,难见长安。想到这里,不禁愁绪满怀,情难自已。写首诗吧!怎么写呢?他想起了那次过武昌,登黄鹤楼,有感于费文袆登仙,尝驾黄鹤还息于此,本想咏诗作赋。当他上了名楼,看到墙上崔颢诗《题武昌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十分惊撼,赞叹这首写得好,并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罢笔不作而去。不久,他模拟《题武昌黄鹤楼》作《鹦鹉洲》,但自叹不如。这次登凤凰台,他步崔颢《题武昌黄鹤楼》的诗韵,在凤凰台上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才敌过崔颢的《题武昌黄鹤楼》,同样成为流传千古的不朽之作。以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书中赞叹不已:“李太白‘凤凰台’之作,全套‘黄鹤楼’,只是套得妙。”
许多人误把“白鹭洲公园”当作诗中的“白鹭洲”,其实是个极大的错误。就在现今的南湖所街,著名楹联专家袁裕陵说:“年,我在这里见到过古白鹭洲的石碑,当时是一片农田,现在城市扩建,那块石碑已经不知下落。”从这点可以证实,诗中的“白鹭洲”应该就在今天南京人所说的“河西”一带。
李白平生嗜酒,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任斯庵在《白下亭》中说:“金銮殿上脱鞋去,白下亭中索酒尝。”李白前后多次游历金陵,从来都离不开杯中之物。“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酒客十数公,崩腾醉中流”、“月下一见君,三杯便回桡”(《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感此劝一觞,愿君覆瓢壶”(《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豪士无所用,弹弦醉金罍。东风吹山花,安可不尽杯。”(《金陵凤凰台置酒》)。从以上诗句来看,李白在金陵至少到过城西(石头城)、大中桥(古白下亭)、玄武湖(古名北湖)、花露冈(古凤凰台)等地饮过酒。
有一次,李白在秦淮河畔又喝多了,弄出了一段“李白捉月”的故事。
相传有一次李白在秦淮河文德桥头的一座酒楼歇脚,这一天是冬月(农历十一月)十五,到了晚上,他独自坐在酒楼上赏月,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他抬头看见月亮洁白滚圆,心里高兴,便下楼到桥上走走,正走上桥,低头忽然看见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动,洁白的月影上添了几条黑影。李白这时已醉醺醺的,一见月亮给河水弄脏了,靴子也顾不得脱,张开双手就跳下桥去捉月。谁知这一跳,月亮没捞着,却把水里的月亮震破了,变成两个半边月。此后据说每逢冬月十五月亮当头时,站在桥上朝水里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刚好分成两个半边月,桥这边半个,桥那边半个。后人根据李白捉月的故事,在桥畔筑了一座“得月台”。
遇上想喝酒,身上又没有银子,李白总是会毫不犹豫地变卖自己身上能卖的一切,但求能喝上一两口。李白曾在路上遇见他的外甥高
镇,想要一块去饮酒,但又没有钱,就把多年悬在腰间的宝剑也换了酒吃。有诗为证:“匣中盘剑装醋鱼,闲在腰间未用渠。且将换酒与君醉,醉归脱宿吴专诸。”(《醉后赠从甥高镇》)更有趣的是他曾在金陵江边落星石上,将早年在长安时玄宗赐给他的紫绮裘也换钱买了酒——“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酒来笑复歌,兴酣乐事多。”(《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
李白喝酒除了喝得卖光了一切,也有过例外,有一次竟然在喝醉的状态下写了一首《梁园吟》,弄回一个富家千金当媳妇。公元年,李白在河南开封梁园又喝上了。逢喝必醉的李白诗兴大起,挥笔在人家墙上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梁园吟》。再说那武则天时期的宰相宗楚客有一孙女叫宗氏,是位才貌俱全的大家闺秀,这天正巧宗氏和仆人经过梁园,她被这首才华横溢的诗歌所折服,久久不能释怀。梁园的人想马上擦掉,宗氏不让。宗氏实在是太喜欢这首诗了,便花千金买下了这面墙壁。梁园的人见来者有钱,便狠宰了这位富家小姐一笔,留下了这段“千金买壁”的佳话。最后这小姐头脑一热,非要嫁给李白。就这样,李白白落个既有财又有才的美女当媳妇,让人嫉妒了上千年,没办法,谁让你没有李白那才情呢!
李白热爱金陵还有一件事可以证明,那就是他曾于至德二年(公元年),为宋若思起草奏表,建议迁都金陵。遗憾的是,因许多原因,此议没有被采纳。
李白抒写有关金陵的诗文数以百计,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典型音调,给金陵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南京溧水县的城隍庙里供着的城隍神,曾是当地的一位父母官,他的名字叫白季康。白季康历任溧水县尉、县丞、县令,在任期间,“温恭信原,廉洁贞白”,兴修水利,捕蝗灭害,加强治安,政绩突出。他死后,当地百姓供奉他为神,可见他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著名大诗人白居易就是在他这位叔叔的引导下,走上了光辉灿烂仕途的。
人的一生很漫长,关键之处就一两步。白居易的成长进步离不开
南京。他是山西人,因为他叔叔的缘故,于贞元十五年(公元年)来到南京,投靠其叔父白季康。按照现在的说法,他应该参加户籍地的考试,“冒籍”是违规行为。人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历史久远,我们就不追究他老人家了。白季康热情款待这个侄子,并亲自将其送到宣城,还将侄子推荐给宣城的朋友。宣歙观察使崔衍十分赏识白居易,推荐其为贡举进士。可以说,金陵之行成为他人生旅途上的重要转折点。
第二年春天,白居易往长安应省试。当时,考功名要经在朝为官的老师举荐,于是白居易将自己写的一首题为《赋得古原草送别》托人呈给前辈诗人顾况。顾况看到题诗上“居易”的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而当他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句子时,连连拍案叫绝,说:“有如此句,长安居易!”最后他得榜中舍人高郢门下知贡举第四名进士。
白居易从政后,写下了大量的讽谕诗,《琵琶行》、《长恨歌》等成为其不朽之作。白居易的讽谕诗针砭时弊,得罪过不少人,但是他无怨无悔,只有一次,他的一首诗扼杀了一条活生生的性命,让他悔恨终身。
关盼盼原是徐州名妓,后被徐州守帅张愔纳为妾室。白居易远游徐州,张愔设宴款待他,席间,还让宠妾关盼盼歌舞助兴,白居易大为赞赏关盼盼才艺,写下了“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一诗。两年后张愔病逝,姬妾们作猢狲散,只有关盼盼难忘恩情,移居旧宅燕子楼,矢志守节,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一晃,十年过去了。白居易听闻了关盼盼守节一事,认为她既已坚持这么久,何不索性以死殉夫,留下贞节烈妇的名声,成就千古美谈呢?于是提笔作诗:“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托人转交关盼盼。关盼盼看到这首诗,大哭一场。原来,她之所以不死,是唯恐别人误会张愔自私,让爱妾殉身,反辱没了张愔名声,所以苟延残喘,偷生了这些年,而白居易竟以诗作讽,逼她殉夫,怎不悲愤?性情贞烈的关盼盼在十天后绝食身亡。她以自己高贵的死,回敬了大诗人白居易。白居易听闻死讯也大为后悔。若干年后,他归隐洛阳香山,心知时日不多,就
遣散了侍姬樊素与小蛮,不想她们重蹈关盼盼的悲剧。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刘禹锡写的关于南京夫子庙乌衣巷脍炙人口的诗歌。
诗中的“王榭”常常被后人误作“王谢”,认为是王导和谢安。但据宋张敦颐撰《六朝事迹编类》记载:王榭是南京人,他以航海为业,一次他的船在海中失事,借着一块浮木飘到乌衣国,并在当地找一个女子成了家。时间一长,王榭想家了,便乘船回到了南京秦淮河畔的家中。有一天,他看到房梁上有两只燕子,无意中他一伸手,两只燕子竟飞落在他的手臂上不肯离去。于是他给在乌衣国的妻子写了一首诗:“误到华胥国(指理想的国度)里来,玉人终日苦怜才。云轩飘出无消息,洒泪临风几百回。”系在燕尾上放回。第二年春天,燕子回来,带来另一首诗:“昔日相逢冥数合,如今睽违是生离。来春纵有相思字,三月天南无雁飞。”从此以后,他们夫妻断了联系。刘禹锡在南京的乌衣巷听到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写下了《乌衣巷》,与《石头城》、《台城》、《江令宅》、《生公讲堂》合称为《金陵五题》。由此看来乌衣巷的地名可能是因王榭而来,并非现在人们常说的因当时居住乌衣营而得名。
贞元九年(公元年),刘禹锡中进士后,官至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可谓官运亨通。后因他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德宗皇帝贬至安徽和州当通判。按当时地方官府的规定,他本应住衙门三间三厦的官邸。可是,和州的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便百般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不久,又要他搬至北门,由原先的三间屋缩小到一间半,不久又要他搬居城中。半年之内,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狭小,一次比一次简陋,全家老小根本无法安身。刘禹锡觉得这县官欺人太甚,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一文,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一时轰动朝野,一篇光照千秋的杰作就这样诞生了。
斯时被贬为广西柳州刺史的柳宗元,与刘禹锡是同榜进士,诗歌唱酬,友谊殊深。当他读到《陋室铭》后,获知刘禹锡遭受势利小人冷
遇时,愤懑不平,立即上书朝廷请求:“情愿以自己被遣之地柳州换和州,虽得重罪,死不恨。”虽未获准,但足可见“患难识知己,文人更相亲”的高贵品质。
宝元元年(公元年),刘禹锡在写《陋室铭》后,曾到过金陵,再次到金陵游览,作《罢和州游建康》、《台城怀古》、《金陵怀古》等诗。他站在石头城高处,看见波涛滚滚的长江,浮想联翩,江山已更改,惟有西塞山仍然如故,诗人希望能早日削平藩镇割据势力,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于是,写下了名垂千古的《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气势浑厚,寓意深长,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刘禹锡写南京的诗含思宛转,朴素优美,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总之,每一首都很精彩。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连孩子们都知道这是杜牧的诗。
杜牧的运气不坏,26岁就中了进士,而且还没有考试,名次就已经内定了。杜牧参加进士考试那年,太学博士吴武陵跑到主考官那里说,不久前看见几个书生一起看一篇作文叫《阿房宫赋》,都交口称赞作者是“王佐之才”。吴武陵当场朗诵了一遍,主考官听了也觉得确实非一般才学能比。吴武陵就跟主考官直接开价:把状元给杜牧吧?主考官为难:第一名不行,要不给个第五吧。就这样,杜牧进士还没考就已经得中了。之后杜牧又在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中登科,顺利进入仕途,一时名满京华。
杜牧确实有才华,而且政治才华出众。他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13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可惜杜牧生不逢时,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盛唐气息已一去不返,诸帝才庸,边事不断,宦官专权,党争延续,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如蚁穴溃堤,大唐之舟外渗内漏。杜牧的才能湮没于茫
茫人海之中。熟读史书,看透时局,杜牧无法力挽狂澜,只得无奈将一腔悲愤交于酒肆。对于杜牧而言,饮酒、狎妓成了疗伤祛痛的乐事,结果他成了历史上最有名的风流诗人。
杜牧上司家有一位受宠爱的歌女叫张好好,杜牧一见倾心,暗恋上了张好好,可是张好好早已为人妾,杜牧直到工作调动去扬州,还一直怀念着她。几年之后,杜牧偶然又遇到当年朝思暮想的梦中情人,感慨万端之下写了著名的《张好好诗》。杜牧并不以书法出名,但这股相思可能憋得太久,爆发出来别有风致,以至杜牧手书的《张好好诗》成为书法珍品。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流传至今的《张好好诗》纸本上,有宋徽宗、贾似道、年羹尧、乾隆等一堆名人的鉴定印章。后来被民国四大公子之一、收藏家张伯驹购得,最后捐献给了国家,现在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杜牧风流得别具一格,风流得声名远播。在繁华的扬州,杜牧的足迹踏遍青楼,经常宿醉不归。乃至淮南节度使牛僧孺不放心,暗中派人保护。有一日,杜牧调任回京,牛僧孺劝他切莫“风情不节”。杜牧不知道自己狎妓一事早已经被上司掌握得一清二楚,还想掩盖。那位牛上司让手下拿出兵卒们发回的满满一筐平安帖,只见上面记下的全是杜牧某天宿某处的记录。杜牧见此,又愧又羞。最后他在自己的诗中写道:“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杜牧的风流轶事,与他的才华一样,传之于世。
杜牧一生曾三次到南京。开成二年(公元年),杜牧赴任宣州团练判官,经金陵写下了《杜秋娘诗》;会昌六年(公元年),杜牧由池州刺史改升睦州刺史,第二次经金陵。这年,唐宣宗李忱诏杜牧任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杜牧自睦州乘船北上,秋末第三次来到金陵,晚上夜泊秦淮。闻岸上酒家女子还在月下高歌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歌声凄婉,兼蕴南朝幽怨气韵,良夜宁静,益增遐思。时值国运衰微,百姓流离,杜牧联想到陈叔宝亡国的历史教训,叹古伤今,写下了千古绝唱《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写南京的诗辞采清丽,画面鲜明,
风调悠扬,便于传唱,为传扬南京作出了贡献。
杜牧的一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害得一拨一拨好事的人,几百年来一直寻辨“杏花村”的下落。杏花村到底在何处?一直是个谜案。有人说在安徽贵池,有人说在山西汾阳,也有人说在湖北麻城,殊不知杜牧所说的杏花村原来就在南京。
“贵池说”依据是杜牧在池州做过两年刺史,但是在唐朝,贵池没有杏花村的文献记载。“汾阳说”认为在其城北有产酒的地方叫杏花村,但是没有任何史料记载杜牧去过汾阳。在唐、宋间也没有此地名的文献记载。而雨纷纷的清明时节是江南的特征。“麻城说”提出在宋埠岐亭镇北门外有杏花村遗址,宋代苏东坡曾到过杏花村访问友人,杜牧任黄州刺史写过《题木兰庙》诗,但是他们也拿不出杜牧到过麻城的文献佐证。
杜牧所指的“杏花村”实则在南京城西南的凤游寺一带。宋代诗人杨万里有诗《登凤凰台》为证:“千年百尺凤凰台,送尽潮回凤不回。白鹭北头江草合,乌衣西面杏花开……”明代诗人阮鸣韶在他的《讲学瓦官寺》诗中道:“白云底事出山忙,吹我春风到讲堂。燕入疏帘寻旧垒,莺穿密树奏新簧。乘时自得胸中趣,观物何须肘后方。指点杏花村不远,杖头钱挂足徜徉。”此诗指出了杏花村离瓦官寺不远。“杖头钱”指古人把钱挂在拐杖头上去买酒,后来约定俗成,专指买酒的钱。说明南京杏花村有酒家。印证了杜牧的诗所指的杏花村就在南京离瓦官寺不远的地方。而今的35路总站所在地凤游寺仅离瓦官寺百余米距离。明代状元焦竑在其《重建凤游寺碑记》中,更加明确地指出了杏花村具体所在:“都城西南隅别开一境,崇冈曲折,林麓翳然,为杏花村。其地逶迤相属,最幽旷,传以为古瓦官寺遗址。有台特起,凭高远瞩,为凤凰台……”元末时,平章阿鲁灰在杏花村与朱元璋部队交战,杏花村毁于战火,仅乘下“老杏数株”。诗人杜濬曾到此寻访友人,写有《杏花村寻友人居》云:“野夫不识路,逐步问君家。但见新春草,曾无古杏花……”为了保持杏花村的特色,著有《儒林外史》的清朝名家吴敬梓,曾在杏花村原址亲手植杏树百余株。另据清末民初方志学家陈作霖《凤麓小志》:“花露冈一名仓山……仓山旁有阮步兵藉墓……直东为杏花村。《寰宇志》谓为杜牧之沽酒处,信然。”清嘉庆时陈文述《金陵历代名胜志》中载杏花村,“杜牧沽酒处。牧之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夜泊秦淮近酒家’,皆在秦淮”。并附诗一首:“江南春雨梦无垠,沽酒旗亭白下门。一自樊川题句后,至今人说杏花村。”(樊川即杜牧号)由此可见,杏花村在南京铁证如山,无可辩驳。
古瓦官寺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些耳熟能详、被我们经常引用的名句,是晚唐大诗人李商隐的杰作。
李商隐在大中十一年(公元年)来到南京。他遍游南京的美景,借古喻今,咏史抒怀,作《南朝》、《陈后宫》、《石城》、《景阳井》等诗,如《咏史》:“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蟠。”其诗学杜甫而自成风貌,以骈文为诗,精密华丽,音韵铿锵,诗中多带伤感色调,为南京的诗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商隐无意中卷进了旷日持久的“牛党”、“李党”之争,在历代文化名人中,可谓最郁闷的诗人。
牛李党争源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年)一次科举考试。时任宰相的李吉甫对应试举子牛僧孺、李宗闵进行打击,因为他们在试卷中严厉地批评了他。由此,李吉甫与牛僧孺、李宗闵等人结怨,这笔恩怨后来被李吉甫的儿子李德裕继承了下来。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领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领袖的“李党”在数十年中互相攻讦,争斗不休,成为晚唐政治的一大矛盾。
李商隐最初的府主令狐楚属于“牛党”,在他的帮助下,李商隐步入政坛。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年),令狐楚之子令狐绹协助李商隐中了进士。在令狐楚去世后,李商隐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僚并受到其赏识,娶了他的女儿为妻。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成员。这桩婚姻使他被牛党视为李党中人。但李商隐本想置身于牛李党争之外,他的交往有牛有李,诗文中对两方都有所肯定,也都有所批评。然而,在政治斗争中想要保持中立,显然只能是一厢情愿。结果是李商隐两边不讨好,令狐绹尤其厌恶他,认为他忘恩负义。在令狐绹官居高位后,李商隐曾多次尝试补救,包括写了一些诗给令狐绹,如《寄令狐郎中》,希望他顾念旧情,但令狐绹始终不理睬他。
在这种情况下,李商隐的仕途显然无法顺利,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一些外派官员的幕下供职。事实上,无论是“牛党”还是“李党”得势,李商隐从来没有机会晋升。他的政治生涯结束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年),其时他追随盐铁转运使柳仲郢,担任盐铁推官,当柳被调任兵部尚书时,他也随即失去职位。在回到家乡后不久即病故。他的《禅》诗,是其当时际遇的真实写照:“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半山园静静地掩隐在南京海军指挥学院的深宅大院里,王安石已经成为永久的文化记忆,印进南京的历史辞典。一千年前的那场改革,
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历史上一直争论不休。这个园子的主人如果在天有灵的话,他应该能够看到,一千年后的中国再一次掀起了改革浪潮,将一个泱泱大国推向了繁荣与富强的道路。
有人说,“唐宋八大家跟南京有缘”,宋朝两位文学大师最后都仙逝于南京,这是不争的事实。王安石、曾巩两位莫逆之交都卒于南京。
曾巩年轻时已经文名远扬,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曾赞赏他“过吾门者百千人,独得生为喜”。庆历年间一次偶然的机会,曾巩在江宁(南京)认识了青年王安石,那时王安石没有功名,但曾巩看了他的文章后,对他非常器重,称他“文甚古,行称其文”,“彼诚自重,不愿知于人,然如此人古今不常有”。曾巩实在是喜欢王安石,就写信向欧阳修推荐王安石。第一封信发出不久,又写了第二封信,这封信后来被人编了题目,叫《再与欧阳舍人书》,信中说:“巩顷尝以王安石之文进左右而以书论之,其略曰:巩之友有王安石者,文甚古,行称其文。虽已得科名,然居今知安石者尚少也。彼诚自重,不愿知于人,然如此人古今不常有。如今时所急,虽无常人千万,不害也。顾如安石,此不可失也。”这是追述此前一封信中的话。这还没有完,没有等到欧阳修老师的回复,他又迫不急待乘船渡过宽阔的长江,行百里前往滁州专门向欧阳修推荐王安石。由此可见曾巩也是个性情中人,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之气。
欧阳修读了王安石的文章,认为其“文字可惊,世所无有”。他让曾巩邀请王安石会面,以后还极力向朝廷举荐王安石。曾巩、王安石对文学改革有相同的见解而追随欧阳修,共同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发展。三人后来一起成了“唐宋八大家”成员。元丰五年(公元年)九月,中书舍人曾巩因母亲病逝,回乡“丁忧”,次年四月在江宁病逝。
王安石因父亲在江宁任职,其青少年时代一直接受金陵文化的熏陶。他的文彩斐然,一句“浓绿万枝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简直就是王安石自信乃至自负的写照,酣畅淋漓,又味道十足,已然胜过万语千言;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又勾引出后代直到今天不计其数的考据与赏析文字来。王安石的诗文自不用说,他的政治才能更是一般人所不能及。按照大宋帝国的规定,凡是进士高第者,为官一任即三年后,即可以担任清要之馆职,包括昭文馆、史馆和集贤院,来到皇帝身边,成为为皇帝撰写诏令的翰林、知制诰等。很多宋代的高官都是由此通道快速升迁,甚至成为执政、宰相的。因此,被认为是仕途发达的最佳捷径。一般非进士高第者,则可望而不可及。王安石25岁即具备了入馆的资格,相当罕见,为人们所艳羡。安石却上书辞谢,宁愿到一个边远小县去做县令。
在王安石自己的要求下,朝廷委派王安石到扬州,出任扬州知府韩琦的幕僚,替韩琦“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厅公事”。在韩琦帐下任职届满后,好友曾巩写信希望王安石回开封中央机关任职,要王安石写一份自我鉴定,再写一份回开封的申请,王安石没有这样做,而是再次申请出任地方官,结果王安石被委任为浙江鄞县的知县,成为能担负一方重任的地方基层长官。鄞县任职期间,王安石走遍了鄞县14个乡亭和所有的村落,为改善鄞县民生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事情。跟宋代全国乡村的情况一样,鄞县的土地资源和社会财富散布于千家万户的小农手中,小农的生产生活极易受到政策与环境的影响。在年景不好、农业欠收的年头,小农家庭的收入会急剧萎缩,甚至闹到食不果腹、卖儿鬻女的地步。为解决这类民生问题,王安石在鄞县推行“官贷法”,给无钱购买生产用具或青黄不接的农户提供贷款和粮食,等到秋收时节再加少量的利息予以收还。王安石的这些政策在鄞县推行卓有成效,鄞县民生稳定,经济发展,官仓中的粮食年年新陈相接,数量在不断增加,质量也保持得比较好,给上级官员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鄞县任满后,王安石因考核绩优,升为舒州(今安徽舒城)通判,协助舒州知府处理州府日常政务,在任四年。在欧阳修等人的极力举荐下,朝廷多次征召王安石到开封任职,王安石均以开封米贵,自己家大口阔无力供养为由加以婉拒。他谢绝一次朝廷的美意,就导致他的声望升高一次,一次次的谢绝,最后就使得甚至从皇帝开始,到京城里的士大夫,及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无不渴望见识一下王安石的真面目。王
安石最后还是被调任开封群牧司判官,负责管理全国军马的牧养与调配。王安石对这份差事不满,强烈要求调任他职,鉴于王安石的政声和影响,朝廷将他派往常州出任知府。
常州任期未满一年,王安石被调任饶州(今江西饶州),出任江南东路的提点刑狱,具体负责审判和罪犯的管理。饶州是江南茶乡,以盛产上等茶叶闻名,朝廷在饶州设立榷茶局,对茶叶实行专买专卖。王安石发现民间对官买官卖茶叶的做法十分不满,官买茶叶时进价非常低,茶叶在各地转运过程中管理不善,日晒雨淋,发霉变质,损耗极大,因而官卖茶叶价格高得离奇,品质还非常差。同时,官府对民间私贩茶叶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而民间茶商为追逐高额利润往往铤而走险走私茶叶,导致监狱里关押的犯人全是茶叶贩子。经过考察后,王安石觉得“榷茶法”既对茶农造成了伤害,又破坏了官府在民间的信誉,不如让茶商经营茶叶,而官府只对茶商抽税,这样公私两便。朝廷觉得王安石的想法可行,通告在饶州试行。试行后饶州茶叶销路大开,民间极为满意,而官府的税收反而比实行榷茶法时增加了不少。
王安石精明干练、敢做敢为的政风再次风动朝野。北宋嘉祐三年(公元年)冬,王安石调任主管财政的三司度支判官,负责审核全国的财政预算和财力调配。第二年,王安石向当朝的宋仁宗赵祯上万言书,要求在“法先王之意”的执政目标下,全面修订朝廷的政策法令,改变朝野上下无所事事、昏愦沉迷的局面。同时培养人才,整顿财税,富国强兵。此时,宋仁宗赵祯执政已快40年,早已没有庆历年间的革新志向,对王安石的策论不置可否,束之高阁。不过,赵祯也觉得王安石才堪大用,将他升为“知制诰”,负责起草诏令和通行全国的文告。
北宋嘉祐八年(公元年)春,宋仁宗赵祯逝,其子宋英宗赵曙于次年继位。当年八月,王安石的母亲吴太夫人病逝,王安石按惯例辞官回江宁为母亲“丁忧”守丧。守丧期间,王安石在江宁开馆讲学,全国各地的儒生慕名而来者不可胜计,蔡卞、蔡京、侯叔献等人先后前来受学,并成为王安石变法思想的坚定支持者。治平四年(公元年),宋英宗赵曙死,其弟宋神宗赵顼继位,次年改元熙宁。按照惯例,新皇
帝继位要大赦天下,赏赐拥戴自己登位的亲臣贵族。宋神宗赵顼拟定的赏赐条例颁布后,管理内库的太监说内库告罄,无物可赏,搞得新上任的皇帝非常没有面子。赵顼发誓要改变这种财政困乏、贫弱不堪、无钱可用的困顿形势。在众多朝臣的推荐下,赵顼征召王安石回开封,授翰林学士。北宋熙宁二年(公元年)春,王安石授参知政事(副宰相),参与朝政的决策与推行。因此机缘,王安石进入了北宋朝廷的核心决策机构,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接连出台了兴修天下水利的“农田水利法”;清查天下田地重新界定税赋的“方国均税法”;用官贷形式接济贫民的“青苗法”;管理市场的“市易法”;废除平民为官府无偿服务的“差役法”;改用平民纳税,官府召募专职服务人员的“募役法”。为选取推行新法的人才,王安石废除了科举考试中“经义”与“诗赋”并重的考试格局,改考“经义”与“律令”,并对考试内容与形式进行了规范化,开启了后世“八股取士”的先河。
在皇帝的大力支持下,王安石的改革逐步推开,但也招致了许多人的反对,其中有他的朋友欧阳修、司马光等一批大宋帝国的名流。而最有实力与其抗衡的便是司马光。
司马光比王安石大两岁,比王安石早四年考中进士,为进士甲科,当时只有19岁。在进士揭榜的闻喜宴上,别人都戴花,唯独他一人不戴。后来边上的人悄悄告诉他:天子所赐,不可不戴。他才勉强戴了一枝。司马光受人称道之处,还不在于他少年得中高第,而是在于,他是在已经受恩荫为官的情况下,再凭实力考出的前途。这是人们对司马光另眼相看的原因之一。
若论起成名时间,王安石就更无法和司马光相比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当时已经被载入各种史料之中,广为流传。司马光历时25年撰写的《资治通鉴》,全部完成时,手稿装满两个房间。是中国历史上唯有《史记》才能够与之比肩的最伟大的历史著作。
司马光与王安石二人曾经做过同事。当时,他们俩一起在包拯——也就是著名的包公包青天手下担任群牧司判官,包拯则是他们的顶头上司——群牧使。有一次,群牧司衙门里的牡丹花盛开,包公置酒
赏花。司马光回忆说:自己素不喜酒,但是在包公劝酒时,还是勉力喝了几杯;王安石也不喜酒,他不管包公如何劝,始终滴酒不沾,包公也拿他没有办法。司马光由此知道,王安石是个倔头倔脑的人。后来人送王安石两个外号“蹩厮踢”(意思是认死理的人)、“拗相公”。
对于大宋帝国来说,这个悲剧的意义特别现实地摆在眼前:在这两面大旗之下,整个帝国的士大夫阶级公开决裂为两个派别,这两个派别由开始的主义之争、道义之争,迅速蜕化为权力之争。而伴随着权力的争夺,政治空气迅速恶化,政治道德不断堕落。两派政治力量全部丧失了理性与伦理的约束,飞快地向着黑暗的深渊坠落,然后,在肮脏的泥沼里,像野兽一样互相撕咬。直到大宋官场完全失去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朝野的上空充斥着邪恶的气息。最后,整个帝国便裹挟在这邪恶中,大踏步地走向无可挽回的崩溃。
王安石因与朝廷重臣政见不和,两度罢相,三任江宁知府,其间,为了让老百姓能吃上饭,他下令填平玄武湖为耕地。第二次罢相后,他在钟山脚下选了块地方,修盖了几间房子,作为府第。房屋四周连垣墙都没有,仅能蔽蔽风雨,自嘲“半山园”。这里曾是东晋政治家谢安居处,名谢公墩。谢安字安石,与王安石名相同。王安石曾赋诗:“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这就是流传至今关于王安石《争墩诗》的趣事。在附近的钟山定林寺,他选了一间条件比较好的房子,用于读书、著述、接待来访的客人。书法家米芾在这里与王安石相见,他为这间房子取名为“昭文斋”,并当场写下了斋名。著名画家李公麟为王安石画了一张着帽束带、神采逼真的像,也悬挂在这个昭文斋中。
半山园
“半山园”旁边有一块洼地,雨后常常积水为患,他又凭其改革家的思维,变害为利,筑堤积水,并开凿渠道,与江宁城河相通,以后要进城时,坐小船顺此渠而行,十分方便。但是,多数时候他外出还是以马和驴为代步工具的。马是宋神宗赠送给他的,驴则是自己掏腰包买的。后来马死了,他专骑小驴。有人曾向他建议,说你老人家出游最好乘轿子。他不肯这样做,认为不能让人代替牲畜来为自己服务。
因王安石的排斥,苏东坡被贬黄州五年。公元年宋神宗调他到河南汝宁任职。这时第二次被罢相的王安石正寓居在江宁的半山园。在江宁知府的安排下,这对政敌终于在秦淮河畔见面了。这一天,苏东坡的船靠上秦淮河的码头,王安石也骑着他的小毛驴匆匆赶来。几人一起游蒋山、逛秦淮,饮酒赋诗。这一次,苏东坡心情不错,在江宁逗留了一个半月。
相逢一笑泯恩仇。苏王二人在江宁化敌为友,两人又成了知己。看见王安石退出相位,在半山园过着神仙般的生活,苏东坡也有了退出政坛定居南京的想法。王安石劝他要买田就在钟山买,苏东坡也表示要与王安石为邻。苏东坡离开江宁后曾于九月在真州(今仪征)写《与荆公书》中又提到“买田”一事,“某始欲买田金陵,庶几得陪杖履,老于钟山之下”,再一次流露出愿终老金陵的意向。
除了王安石,与南京关系密切的北宋名人,秦观应该算一个。
汤泉镇地处南京市浦口区西北部,南依老山,北临滁河,有“十里温泉带、百亩九龙湖、千年古银杏、万只白鹭林、亿株雪松田”等生态资源和秀美景观。汤泉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成为游览胜地。《南史》有“宋主如尉氏观温泉”的记载。南朝梁武帝长子昭明太子曾在汤泉院
(惠济寺前身)读书,并沐浴温泉,因此留下“太子泉”和“太子松”的遗址。古代文人名士曾把汤泉与华清池媲美,有诗云:“沸玉喷珠水一方,温柔人合老仙乡。硫香不数华清滑,道是萧梁太子汤。”南唐进士韩熙载也曾为惠济寺撰写碑记。汤泉的普济禅院虽然不是巨刹名蓝,但一千余年前的秦观造访,又为其续写了一段文坛佳话。
秦观是北宋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说他的名字也许有人会感到陌生,但是他的那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你一定会觉得太熟悉了。秦观小时候就很聪明,为了结识大名人苏轼,他出奇制胜想出了一招。秦观得知苏轼要到扬州,并且要去一个寺庙参加活动,于是,事先在这个寺庙的墙上模拟苏轼的笔迹写了一首诗。苏轼看后吓一大跳:咱什么时候到过这里,自己怎么一点不知道?几天后,朋友孙觉给苏轼看秦观的作品集,苏轼看完心里明白了:在那个庙里写诗的肯定是这孩子。
秦观是元丰八年(公元年)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苏轼荐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徙郴州,编管(即在指定地点接受地方官约束,不得自由行动)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他一生在仕途上没有大的发展,在文学上却造诣颇深,是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他的词初读觉得清淡,细嚼方知其味情伤,婉约惆怅,回味无穷。据说有一次苏轼过生日,按照当时的习惯,当学生的要写诗贺寿。同是苏轼学生的几个朋友每人都作了诗,知道秦观是高手,一起找到秦观,想看看秦观写得如何?秦观毫不客气,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与大家分享。结果三个人看后,便再也没有勇气把自己的诗呈送给老师了。
秦观的一生最大爱好除了文学就是崇尚道教,想修道成仙。这显然跟他有鸿鹄之志却又仕途不畅有关,惟一能成就他的道路只有修道而已。有一件事可以说明修道在他心中的位置。秦观中年后,娶了个19岁的侍妾叫朝华。才三年时光,秦观决定了却尘缘修仙循道,把朝华送回父母家,还给了笔钱让她嫁人。过了20多天,朝华请父亲跟秦观说情,
不愿意嫁人,还想回来。秦观很是感动,一时没能坚守住防线,就又把朝华接了回来。第二年,秦观到杭州上任,在淮河的船上,送行的一帮道友大谈人生短暂,秦观更加觉得修道的重要,决定再送朝华回老家,任凭朝华哭着求着也不成,连夜派人到京城,叫来朝华的父亲把人领走,这次真的与朝华彻底了断。
秦观因为喜欢道教而结缘南京。熙宁九年(公元年)八月,他与道友名僧道潜(号参寥子)、孙觉(字莘老)结伴到汤泉拜见在汤泉镇惠济禅院修行的漳南道人昭庆来。过后,三人一起在汤泉游龙洞,泡温泉,谒项羽祠,作诗30首,并且写出了《汤泉赋》:“泓泓涓涓,莫虞岁年,不火而燠,其名汤泉……”一首文彩四溢的《汤泉赋》,为汤泉温泉免费做了一千多年的广告。
秦观返回城内,到秦淮河畔游览古迹,回望历史,畅抒胸怀:“凭高正千嶂黯,便无情到此也销魂。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一首《木兰花慢》道出了诗人对南京这座古城的喜爱之情。
南京的府西街曾是当年南宋婉约派宗主李清照的居住地,其夫赵明诚是建康知府,他们在这里生活了两年之久。李清照于建炎二年(公元年)来到江宁,在自己的院子里看见树儿已经发芽,便写下了一阕描写南京古老春色的词《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李清照与赵明诚是历史上有名的模范夫妻,夫唱妇随,举案齐眉。赵明诚是有名的金石家,李清照也一道搜集金石碑文共同鉴赏。每天饭后,他们同坐“归来堂”书屋,一边品茗,一边指着满橱的书,言某事某人某书某言在第几页第几行,谁猜对了谁先品茶。两人感情笃深,即是小别,李清照也会写词赠给赵明诚。有一次,赵明诚得到友人刘跋的书信,约他到泰山访古,李清照无法随他一起去,就帮丈夫打点行囊,备下菜食饯行,席上李清照在一幅锦帕上写下了为赵明诚送别的一阕《一剪梅》赠予丈夫。词中有佳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据说,赵明诚人还没有到泰山,心里就盘算着归期了。
秦观像
赵明诚虽不是南京人,但其母先前长期在南京居住,李清照来南京后,经常在家中招待亲戚朋友。亲朋聚会后,常由家事谈到国事,事事缠心。李清照感慨万分,写下了《蝶恋花(上巳召亲族)》:“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抒发自己对南宋政权的失望与无奈。
建炎三年(公元年)春二月,赵明诚罢江宁知府,奉命到湖州任职,夫妇俩途经乌江,这里曾是项羽的殒命之处。李清照有感于赵构不顾靖康国耻,一味贪图享受,写下了那首绝句《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讽刺苟且偷安的朝廷。当年五月份赵明诚夫妇抵达池阳,六月十三日,一匹快马飞奔池阳,皇帝诏赵明诚独赴建康。赵明诚途中染疾,到了建康一病不起。七月末,李清照闻讯自池阳赶到建康。八月十八日,赵明诚病故,终年49岁。悲伤欲绝的李清照为赵明诚撰写祭文,留下了千古佳作《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像
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用了几年时间校正丈夫重要的金石学巨著《金石录》文稿,了却了丈夫的心愿。《金石录》为传世之孤本,堪称国宝,原稿曾藏在“甘熙宅第”津逮楼,南京刚解放时津逮楼管理比较混乱,暂时负责管理的是几个不懂文物知识的妇女,以两毛钱一斤的价格将《金石录》当废纸卖给了三个文物贩子,后来三个人在上海因分赃不均闹起了内讧被抓。时任国家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获知此事,亲飞上海,将《金石录》运回北京,现藏在北京图书馆。
紫金山麓。公元年夏天,在中山陵紫霞湖以西数百米处的密林深处,一场暴雨过后引发了短暂的山洪,冲出了数块莲花纹的方砖,一些莲花纹的瓦当也露出地表。这些典型的南朝建筑构件的出现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重视。从至年,南京大学和中山陵园管理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这里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考古和探掘。尽管山洪冲毁了相当部分的历史遗迹,但联合考古队还是有了惊人发现。石构挡土墙、房址、排水沟、水井、水塘、围墙、台阶以及部分瓦当、钱币、残佛像等一大批遗迹和遗物被发现。从出土文物上考古队判断,这是一个南朝的寺院遗址,但南朝时期佛教盛行,南朝四百八十寺中仅紫金山一带就有70余座,这个寺庙是哪一座呢?为考古队解开这道难题的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陆游。
乾道元年(公元年),一向主张北伐抗金的陆游,被调离抗金前线镇江府,在前往江西隆兴任通判一职的途中,经过建康,慕名到前辈、北宋宰相王安石曾经读书居住的定林寺游览,时逢大雨,便在墙壁上题下“乾道乙酉七月四日,笠泽陆务观冒大雨独游定林”。题字被寺僧视为至宝,请人将之摹刻至寺后的崖壁上。年10月,这处摩崖
石刻被重新发现。而它所在的位置正好在遗址的下方。遗失了数百年的定林寺,凭借陆游的那篇世界上最短的游记,而被人们重新寻到。
因张浚北伐失败,朝廷再次与金议和,陆游到隆兴不久就因“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职还乡。五年后才得到夔州通判一职,乾道六年七月五日,陆游赴任途中又过建康。故地重游,沿江考察,认为建康城“然大江天险,都城临之,金汤之势,比六朝为胜”。朝廷不接受抗金派定都建康的主张,而南逃临安,丢掉江山,实在是不耻之举。他再游定林寺发现该寺“尺椽无复存在”,已被大火烧尽,只看到被人移刻到崖石上的当年题词。王安石旧居也年久失修,“残毁尤甚”。目睹这一切,想到王安石的命运,想到国家的破碎,不由得感慨万端。
陆游在川陕生活了九年,又因“不拘礼法”被迫离川东下,再度经过建康。陆游登上赏心亭,用深沉抑郁的笔触写了七绝《登赏心亭》:“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泪已流。”陆游早年就写下了那首中国家喻户晓的《示儿》。诗是这么写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如今已经是暮年的陆游,无力报国,怎么能不流泪,而且泪早已经都流尽了。梁启超有诗《读陆放翁集》赞颂陆游:“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消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陆游一生作品十分丰富,集中存诗共约余首。而他的一生坎坷而又波澜壮阔,爱情浪漫而又凄怆悲凉。他娶了表妹唐琬,第二年,唐琬就因与婆婆不合被母亲逐出家门,陆游又被迫娶妻,而唐琬也改嫁了皇族赵士程。十年后,陆游来绍兴城外的沈氏园中赏春,与唐琬及丈夫赵士程不期而遇。四目相望无法言语,待唐赵夫妻俩走后,陆游在沈园的墙上留下了《钗头凤》词:“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后来唐婉也和了一阕:“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两人重逢后没有多久,唐琬就因心情抑郁忧伤而死。陆游在去世的前一年(公元年),又来到沈园,写下了《沈园》:“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这“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正是陆游对唐琬最深的怀念。第二年,陆游终于也追随着唐琬去到另一个世界了。
陆游与南京有缘,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南唐历史进行了考察,编撰了《南唐书》十八卷,其中内本纪三卷,人物列传十四卷,浮屠、契丹、高丽总一卷,分别叙述了南唐佛教盛行的始末,以及南唐与契丹、高丽交往的重要事件。该书叙述言简意赅,校注的地方非常多,十分严谨,被后人所推崇。
历史上文化名人在南京做官的,南宋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应该算是一个,却鲜为人知。他曾是一名英勇无畏的战士。辛弃疾参加抗金义军掌握大印,负责起草书檄文告。公元年正月十八,辛弃疾受义军首领耿京之命,到建康接受宋高宗赵构的招安。赵构任命耿京为天平节度使。辛弃疾等人随即回山东传达朝廷的旨意。他们行至海州(现江苏东海县附近),获悉耿京已被叛徒张安国、邵进杀害。辛弃疾遂约海州统制王世隆等50人,连夜驰袭5万金兵营地,活捉张安国,并号召耿京旧部反正,率部长驱渡过淮河,押解张安国至建康斩首。辛弃疾以少袭多的英雄壮举,感动了宋高宗,任命他为江阴签判,后改任建康通判。乾道六年(公元年),辛弃疾在建康上《美芹十论》,建议迁都建康,停止向金朝纳贡等,因隆兴和议后主和派占了上风,辛弃疾的主张没有被采纳。辛弃疾调任司农寺主簿,后任滁州知府。淳熙元年(公元年)出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又至建康。此期间辛弃疾作《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游蒋山》、《登赏心亭》、《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等词作,倾诉壮志难酬的抑郁和悲愤之情,其中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最有名气:“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是南宋抗金史上一曲悲壮之歌,令人扼腕长叹又心驰神往。
陆游像
国学大师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其一是晏殊《鹊踏枝》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二是欧阳修《蝶恋花》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三便是辛弃疾《青玉案》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见辛弃疾词作之高妙。
坐落在南京市上海路与广州路交叉路口旁的随园大厦,是我们至今能够找到的跟清代大诗人袁枚居住地地名有关的为数不多的线索。曾经的梅海田原早已经高楼林立,就连袁枚老先生的埋葬处,也变成了五台山体育馆。尽管如此,袁枚在人们心目中仍然占居着重要的位置。
袁枚是清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历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知县,是一位颇有贤名的县令。他的处世哲学颇与众不同,提出一个人的“才气要大,而志向要小”。才气大做事有余地,志向小则不会老不满足。他26岁出任溧水县令,“遇事尽其能,事无不举”,任职一个月,就显出了他断事的才能。高淳离溧水有几十里路,一个秀才慕名到溧水租房子居住,每天准时到衙门听袁枚断案,回到高淳后,他再把袁枚机智断案的故事说给父老乡亲们听。袁枚的父亲在广西任职,不放心年少的袁枚,怕他经验不足,不会当官,悄悄地到溧水明察暗访。在溧水走了一圈,人人皆说袁县令政若神明,就连不识字的村妇都说他是个好官,父亲这才放心。袁枚调任江浦和沭阳县令,百姓都出来执手相送。连袁枚自己都感叹:“早知在县此间乐,何必玉堂天上望?”回到江宁做县令,工作量剧增,他终日坐堂听讼,“有小讼狱,立判遣,无稽留者”。他有自己一套办法,广设耳目,搜集当地有前科人的信息,并将他们的“光荣事迹”及名单公布于众,规定凡是三年之内不违法的前罪尽免,重犯的罪加一等,有效地遏制了犯罪。一次某将军的家奴冲撞江苏学政尹会一,知府不敢管束,袁枚亲自带人冲进将军家将此人擒获。
乾隆十三年(公元年)夏天,袁枚在江宁知县任上花“三百金”购得小仓山一座旧园,并在此主持纂成《江宁新志》26卷。两江总督尹继善根据袁枚的政绩,打算保荐提升他,结果受到朝廷吏部议阻,未能如愿。当年冬天他正式辞官回乡。卸任时,在江宁县署门口的大道上,竟出现了“五步一杯酒,十步一折柳,使君乘车行,吏民攀车走”的动人场面。袁枚的辞职有文人官场上使气的因素,结果是官场上少了
一位“袁大人”,文坛上多了一个“袁坛主”,南京多了一处随园。
小仓山旧园原为江宁织造曹家的故园,后归隋赫德为织造园,名“隋园”。袁枚买下后于乾隆十四年开始经营该园,因其设计随着地形走势,故改为“随园”。袁枚33岁辞官后专注于诗话及诗文研究,在诗坛纵横驰骋,独树一帜,到他去世,整整领文坛风骚50年,给当时沉闷窒息的诗坛带来了清新空气。
清朝诗坛有“南袁北纪(纪晓岚)”一说,袁枚是南京杰出的诗人,今存诗歌就有多首,著作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和笔记小说《子不语》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园诗话》,时人以自己的作品能录入《随园诗话》为荣。这本书发行后,来随园投稿的人越来越多,全国各地的来者络绎不绝,几无虚日。上至公卿下至商贩,均知袁枚的著作贵重,连海外琉球国(今日本冲绳)的来者,都要买上几本带回去送人或研读。
袁枚像
袁枚一生很奔放,尤其是晚年,广招文学女青年为弟子,仅杭州籍女弟子就有20多人,但杭州女弟子群体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影响上都不及苏州,袁枚的“闺中三大知己”都是苏州(府)人。江苏女弟子以席佩兰为冠,浙江女弟子则以孙云凤为首,袁枚为此作《二闺秀诗》云“扫眉才子少,吾得二贤难。鹫岭孙云凤,虞山席佩兰”。更让人想不通的是,袁枚还经常跟女弟子们一起游玩吟诗,在今天看来还要有所忌讳的事,他老人家却毫不在乎。对此有非议的大有人在,而袁枚依然我行我素,实在让人敬佩。他75岁搞了一次“湖楼诗会”。这年春天去杭州祭扫祖坟,孙云凤邀请杭州的女诗人13人于四月十三日在宝石山庄举行诗会,向袁枚请业并送别袁枚。袁枚一高兴设了两桌酒席款待她们。时隔两年之后,袁枚应孙嘉乐之约重游天台山后,再次招集杭州女弟子雅集宝石山庄举行第二次湖楼诗会。参会女弟子人数原定15人,结果只来了7人。此次湖楼诗会之后,袁枚特制了闺秀吟诗专用的文房四宝,上刻“随园老人”四字,分赠参会诸人,鼓励她们继续进行诗歌创作。
袁枚为南京的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遗憾的是宝贵的文化遗产——随园,在太平军的一把大火中焚毁,不复存在。
自古以来,南京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不胜枚举,他们在不同的时代,用自己的笔墨和人格书写着灿烂的金陵文化史,他们创造的文化记忆及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给南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矿藏,也必将推动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走上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康庄大道。
邹雷,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现兼任南京机关作协主席、江北新区作家协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城市中校》《英雄末路》《人生的战争》《铜哨声声》《行走的学校》,长篇报告文学《飙风铁骨》《永鼎之路》《南京·东京》《卢志英中队》《中国少年“新旅”路》,长篇历史文化散文《文华金陵》《南京魅力街镇》等,《我在金三角的日子》《中国知青在缅共游击队》《今日中国骑兵》等在多家报刊连载。担纲80集纪录片《重读南京》、电影《丁香》、电视剧《上将许世友》、广播剧《南京审判》《真心英雄》《一把铜哨》等影视剧作品编剧和撰稿,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优秀国产纪录片编剧奖”,全国和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奖连续剧金奖、银奖,南京市第七届文学艺术优秀作品奖,首届全国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征文大赛二等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奖项。
责任编辑: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