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白癜风怎么治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116.html“哎,你看了《祖国》/《攀登》/《机长》了吗?”
最近日常聊天,你可能没少听到这句。
但,于Sir。
还想多问一句——
“你有没和孩子一起,看电影?”
黄金周假期,主旋律天时地利人和。
爆款,轮都轮不上它。
这份“温柔”,成为了最易被忽视的遗珠。
你和孩子,本不应错过——
《雪人奇缘》
Abominable
Sir再次隆重安利。
因为——
这是一份送给中国孩子的厚礼。
今天的孩子们,不愁吃,不忧穿,“孩子们还缺什么”?
当物质的匮乏已经跨过,精神滋养就该拍马跟上。
这也是一封写给中国家长的情书。
“为什么孩子什么都不缺,还这么皮?”
当成人只会以成人的思维去评判孩子的一切,重新发现孩子的内心就刻不待时。
《雪人奇缘》要做的很简单:
回归中国家庭的人伦之美,对他(她)说,对你说。
美,首先在“面子”。
千岛湖、黄山、乐山大佛、油菜花田......这些我们或实地经历,或课本见过的国民地标,通通被装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动画世界。
景点打卡?
那就没劲了。
这些熟识的风景,都在《雪人奇缘》想象力的催化下,演绎出新的打开方式。
黄山,变空战战场——主角们乘坐着蒲公英热气球,乘风飞越。
川南,油菜花田变花海——主角们颠簸在一个个金色浪尖上,破浪前行。
但真正的“美”,更在“里子”。
必须提醒,这不只是一个“发生在中国的故事”。
这是一个有根有源的“中国故事”。
母题就看出差异——
传统好莱坞动画永恒不变的主线是,启程(离开)、转折(受难)、高潮(觉醒),是以冒险烘托英雄的成长。
同样是一场“冒险”。
好莱坞是向前望,《雪人奇缘》是回头看。
当你将故事情节、中心思想掰开,揉碎,你看到的,是对国人意味深长的两个字:
回家。
雪人,大毛。
太对不起珠穆朗玛峰扛把子的称号了......
长得狂野放浪,实际上,却是个24小时超长待机运转的熊孩子。
好听点叫调皮捣蛋。
说难听了,是一个体型超重、“七八岁狗都嫌”的超级破坏王。
原本生活在珠峰,不幸被黑心科学家绑架,身负重伤后出逃,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回家。
这里没有雪人。
只有一个,想回家的孩子。
它偏偏遇见了三个不想回家的孩子。
小艺,青春期自闭少女。
父亲早逝,令她性格变得敏感、脆弱。
拒绝成为了她的常态。
面对家人,面对同龄人,她终日戴着一副墨镜,隔绝自己与外面的世界。
她跟“家”最大的纽带,是父亲的遗愿。
——都想出门,看看更广大的世界。
但摘下墨镜,她骗不了自己。
父亲是寻找。
她在逃离。
我只想逃离
阿俊,“别人家的”小鬼。
爱穿大牌,爱臭美,终日捧着手机的社交达人,说话办事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小大人范。
想成熟,想长大,想按部就班、高速高效地跨入成年人的世界。
鹏鹏,真·熊孩子本熊。
一半时间,做着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另一半时间,专注于调皮捣蛋。
让人头疼的熊劲,偏偏与大毛一拍即合。
这必然产生了1+12的破坏效果。
一个自闭、一个自负、一个自便。
三个最普通的孩子,三个最普通的问题,最终,共同做出了一个决定:
送大毛回家。
发现没。
《雪人奇缘》不狗血,不扮怪,没有酷炫加成的主人公,也没有情节反转的冒险传奇。
如果好莱坞输出的是梦的想象。
那《雪人奇缘》试图唤起的,则是我们对根的凝视。
家是什么?
是束缚?是港湾?还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羞于承认但又形影不离的柔软?
孩子和孩子,孩子和大人,也许各有答案。
但答案的本质,其实并不冲突。
这正是《雪人奇缘》适合举家观看的原因。
它有一种心照不宣的气场。
让你和你家人,在沉默中换位思考。
传统的友情、爱情团队,被《雪人奇缘》悄悄升级了。
我们熟悉的家庭关系。
在这里变陌生了。
途中,鹏鹏和大毛,像两个熊孩子,是这个“家庭”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小艺信念坚定,态度强硬。
阿俊胆小怕事,最爱唠叨。
但看着看着。
这四人的关系又不仅仅是一种脸谱。
小艺也是个“问题”。
她执着于承诺,这执着又让她屡屡碰壁。
阿俊随口一张就是大道理,问题是当大道理落地于现实,又常常出糗搞砸。
关于家人之间边界,中西方一向抱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思维:
在西方国家,个人的生命意义被看作至高无上的意志。
个体高于集体。
但在东方。
我们习惯被个人当作集体的一部份。
没有比“为你好”更隐蔽的暴力了。
典型的,去年最好的青春电影,《狗十三》。
爷爷弄丢孙女李玩的狗。
一家人,找了又找。
找不到。
于是,大人们寻思送来一另一只长得一样的狗。
所有人一口咬定:“这就是你的爱因斯坦(狗命)”。
李玩一眼就认出不是。
她闹。
“这不是我的狗”。
闹着闹着,“啪”,李玩的爸爸一巴掌甩到她脸上。
“还有完没完”。
爸爸凭什么生气。
他生气的理由是:
——全家都陪你“疯”这么久了,你还想干什么。
——狗重要,还是“孝顺”(爷爷的脸面)重要。
骗你,还不是为你(大家)好。
这正是过去中国育儿的惯性。
把孩子当成问题。
问题来了,解决他(它)。
而《雪人奇缘》中,你能看见现代育儿观念的迭代。
老的,是“专制型”。
比如小艺的奶奶。
手上,她面面俱到地照顾着小艺饮食起居;嘴上,也事无巨细地约束着小艺。
△Ps.推荐国配版,蔡明老师亲情献声,是听得见的三昧真火
“你必须回家吃饭!”
“你不许早恋!”
“你一天瞎忙什么?你应该多陪陪家人。”
一顿唠叨的完美收场,是曾让太多中国孩子耳朵长茧的那句没用的“废话”——
“给你说话你要往心里去!”
小艺的妈妈,则与这种“逼穿秋裤”的狂热不同。
她代表今天中国家长的另一种焦虑。
“奴隶式”的。
她既珍惜孩子的自由,又担心孩子过分自由。
她将孩子的“自由”小心翼翼捧在手中。
怕关心被当做束缚,怕引导曲解成强迫;
想打开孩子的心门,又怕自己的鲁莽反而推开了她。
这又带来新的“问题”。
这一幕实在扎心。
小艺出门,妈妈赶在她出门前,终于挤出一句:“你要去哪里?”
但你仔细看她的动作。
故作轻松的表情下双手无处安放,说出口的那一秒,才卸下了一口气。
一句简单的关心,像是打过无数次的腹稿。
过去,我们无视孩子的选择。
“不要你觉得,只要我觉得”。
今天,我们(希望)成全孩子的选择。
“只要你觉得,不理我觉得”。
这一热一冷的无力,无疑代表了今天大多数中国家长面对育儿问题时的普通焦虑。
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彼此真正自在。
当说教取代了关怀,避让取代了尊重。
本末倒置的结果,依然摆脱不了本末倒置的视角:我要去解决“问题”,却无暇去看透问题背后原因。
所以,问题究竟在哪?
这才是《雪人奇缘》试图追问的育儿观。
在电影中,小艺为我们做出了示范——
身负重伤后出逃的大毛,紧张、暴怒、攻击性强。
小艺吓坏了。
但她依旧选择,多走一步。
去细听,去理解,去触摸Ta愤怒背后的秘密。
而突然被要求倾述的大毛怎么样呢?
它不知所措。
不知所措后,它平静下来。
开始表达述求,坦白情感,暴露内心的秘密。
发现没。
很多时候,问题真不在于“对”和“错”。
问题是有没人愿意“听”,有没有人真心“说”。
注意,说,不是说教的“说”。
小时候,我们就常常被训诫。
“长大了你就明白了”、“出了社会你就明白了”。
听多了,Sir总是有一个错觉——
仿佛懂事就在一瞬间。
当你长大了,出社会了,你就会突然变成一个正确的大人。
还是那句,《雪人奇缘》的价值就在于“多走一步”。
长大不是一夜之间。
长大应该均匀地分布在我们的每一天。
电影中,“回家”是明线,也是隐喻。
它是大毛和孩子们的主线关卡——在回家的这一路上,他们都经历不同的成长和蜕变。
他们本性的另一面,也渐渐闪现。
大人和孩子,自我和他者,不断交换着彼此的视角。
“小大人”阿俊,他想到比任何都多。
但“多虑”背后,源自他天生的责任心。
他太怕辜负别人的信任了。
所以,为了营救这个小集体,阿俊顾不上名牌、也舍弃了手机,一路奔波,只为做他该做的。
小艺呢。
她性子直、脾气急。
这全然是坏事么?
Sir不剧透。
只能说,在最后关头是她的不放弃,点亮了珠峰顶上的奇迹。
当然,Sir最想聊的,还是大毛。
别光以为它贪吃、贪玩,只会调皮捣蛋。
但它,还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每当伙伴们陷入危难,都是靠它的魔力化险为夷:
把蒲公英变成热气球、把油菜花田变成海洋,还有最后一幕中坐着鲤鱼状的云朵,在云海畅游……
只是魔力吗?
上面这些,都是它在调皮捣蛋的时候,对生活的思考和观察:
看见鹏鹏吹蒲公英许愿;看见阿俊驾驶快艇;和看见并想起,小艺对它讲述的,鲤鱼回家的奇迹。
真正的魔力,是它的想象力。
再进一步,这魔力从何而来?
《雪人奇缘》中,这魔法其实有一个充满启示性的设定:当大毛越接近珠穆朗玛峰,它的能力就越发强大。
不言而喻。
真正有魔力的,是家。
家给予的安全感,是贯穿我们一生最大的能量。
马伊琍曾在《朗读者》分享过一个故事。
高中一年级,她爸爸看了她的学生手册,发生其他科目成绩都很好,唯独思想品德是“差”。
爸爸跑到学校问老师。
老师:你家女儿和多名男生早恋。
爸爸听了很平静,再问,能写下男生的名字吗?
老师写了一个。
马爸爸很不解:不是很多个?老师,我不跟你说了,我的女儿我最了解她,我还是跟校长去说吧。
马伊琍回忆:
当时她就哭了。
一是因为委屈,二是感激爸爸对我的信任,同时我也下定决心,以后要表现的更好,才会不辜负这种信任。
说到底。
真正的教育,基础是信任。
信任不是无底线的妥协。
是“理解”。
而理解的基础,是对话。
我们在人格上对等。
我们在权利上也不该有高下之分。
你有你的选择,我有我的压力。
换言之,谁都不是这个家的“绝对话事者”。
我们有“问题”。
但问题不在于具体某个人。
是我们如何平衡你和我的关系。
这,才是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