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近日,一组科学家在中国东北地部发现了一种已灭绝鸟类的新化石骨架。1.2亿年前,这种鸟类与恐龙一起生活。它的头骨保存的非常完好,这表明它有一个相对较短的鼻子和较小的牙齿。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它还有非常长且弯曲的舌骨,和头骨长度相当。
中国科学院和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科学家将这种鸟命名为“Brevirostruavismacrohyoideus”,意思是“有短喙大舌的鸟”。
小时候,我们很快就学会了伸舌头。但是,大多数爬行动物和鸟类并不像人类那样拥有大块而肌肉发达的舌头。相反,鸟类有一组由骨头和软骨组成的棒状“元件”,包括舌骨,位于口腔底部。
在鸭子和鹦鹉等舌头较大的鸟类中,它们用舌头在口中移动食物,将食物送入口中,并帮助吞咽食物。今天的一些鸟类,如蜂鸟和啄木鸟,其舌头与它们的头骨一样长或更长。
已灭绝的Brevirostruavismacrohyoideus是最早能够伸出舌头的鸟。当然,这一特征让人不禁心生疑问,为什么这种鸟会把舌头伸出来。科学家们推测,这种鸟可能利用这一特征来捕捉昆虫,就像活啄木鸟用舌头把昆虫从树皮、木材和树枝的洞里捉出来一样。或者,这种鸟类可能在它生活的森林里以植物的花粉或类似花蜜的液体为食。此外,科学家在这具骨架上没有发现胃内容物。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早期鸟类的头骨与它们的恐龙亲戚一样非常坚硬,这使早期鸟类的进化受到了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它们想从根本上改变获取食物的方式,那么就只能缩短头骨并使舌骨更长。
该研究论文题为“Novelevolutionofahyper-elongatedtongueinaCretaceousenantiornithinefromChinaandtheevolutionofthehyolingualapparatusandfeedinginbirds”,已发表在《解剖学期刊》上。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论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