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系带短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舌顶上腭的正确位置到底在哪很多人在打 [复制链接]

1#

随着打坐在网络上面的普及,人们开始意识到打坐所带来的好处。

打坐不但能够让他们的疲惫的心神得到修复,还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让他们得到强健的身体。

修行原本是一件非常严肃的问题,涉及到能量在人体经脉中走动和心上面的修行问题,因此很多东西都是经过师父的口传心授。

这就导致那些通过自学的人们在一些细节上面无法做到标准,导致打坐的效果大打折扣。

当然如果一个人修行有术之后,他或站或卧,行走之间皆是在打坐的状态中,姿势和细节上面就不用再刻意去达成。

但是在尚未达到那个境界之前,正确的姿势是需要的。

人们打坐的时候,看起来挺标准,但是却在舌顶上腭上面,很多人在打坐时候都做错了。

正确的舌顶上腭不仅仅关系到一个人打坐会不会昏睡和是否能量利用最大化的问题。

有人在打坐的前期时候,会出现两种比较极端的现象,就是容易昏睡或者是脑海里翻江倒海。

让自己的思想静下来只能通过自己长年累月的实修让自己的定力提升上来,但是在抑制昏睡的其中一个方面是需要正确的舌顶上腭的。

人们习惯打坐的时候,将自己的双眼紧闭,这样是不合适的,在这样的状态下人容易进入一种昏沉,然后渐渐地昏睡过去。

正常的情况下是我们要眼睛微闭,似闭非闭,只需要让自己的看不清眼前的事物即可,这样的好处就是让你的意识能够处在清醒的状态。

当然如果能够再加上舌顶上腭,自然轻松地避开昏睡。

因为这样做的时候,人口腔是在自然状态下扩张最大,这样呼吸顺畅,氧气具足,人就不容易昏沉。

就好像我们坐汽车的时候,如果在汽车空气不流通,大家就感觉昏睡,如果空气流动好,是不可能昏沉的。

舌顶上腭在古代的道家或者医学上面叫做“搭鹊桥”,是道家修行内功一项非常重要的步骤。

因为人体从出生之后,先天的能量就会在人的口舌之间断开,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

任脉和督脉,交汇于会阴,任脉从身体正面玩上走止于唇下承浆穴,督脉从身体正面向后沿着脊椎往上走,从头顶下来到达口腔上颚的龈交穴。任脉主血,督脉主气,舌顶上腭两者周天循环,则人身体强健。

但是我们有必要再进一步的认识上腭,在上面有两个凹陷的小窝窝,它们分布在上腭的两侧,修行的人称之为天池,是一个非常很重要的点,可以说是人身体的一个漏气之地。

因此要想让能量不外泄,那么就需要人时刻用舌头顶住它的时候,就可以防止能量的外泄。

正确的舌抵上腭

一般是两种办法:一种是舌头弯曲,舌尖顶在天池的位置(这样的方式比较少见,是一些门派单传师父当面指点,不建议),另一种是舌尖顶上腭最后的纹路位置,然后是舌头的中间位置平顶在天池,舌体宜直不宜卷,宜轻不宜重

做完上面的那些只会,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将嘴唇轻轻闭上,牙齿微微分开(有些是要求紧闭,看个人所学),尽量面带微笑,这样你的金津玉液两个穴位才能够更好地打开。感恩阅读和分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