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热的《舌尖上的中国3》,大家都看了吗?
自从看了《舌尖3》,大家那原本就很活跃的味蕾在它的挑唆下变得愈加狂躁不止。
说起饮食文化,就不得不提到古诗词中的珍馐美味,像苏东坡、曹雪芹等人可为此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天,就带大家品味一下诗词中的美味佳肴,保你垂涎万尺!
《猪肉颂》
宋·苏轼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说起吃肉,不得不提苏东坡,他爱吃肉,还发明了东坡肉,一首《猪肉颂》堪称千古绝唱。
现在的东坡肉相比古时烹调已有很大改进,唯一不变的就是——微火煨炖,直至用筷子轻轻一戳肉皮即烂为止。
《煎饼赋》(节选)
清·蒲松龄
溲合料豆,磨如胶饧,
扒须两歧之势,鏊为鼎足之形,
掬瓦盆之一勺,
经火烙而滂澎,乃随手而左旋,
如磨上之蚁行,*白忽变,斯须而成。
煎饼果子是天津出了名的小吃,这在饭店酒楼是吃不到的,唯有到街头商贩的小推车上才能吃到正宗浓郁的天津风味市民小吃。
煎饼一定要薄,这样才会香脆,再打上一个鸡蛋,撒上葱花,铺上油条,卷合装袋,咬上满满一大口,简直不能再满足。
《朝中措》
宋·朱敦儒
先生馋病老难医。赤米餍晨炊。
自种畦中白菜,腌成饔里*薤。肥葱细点,香油慢焰,汤饼如丝。
早晚一杯无害,神仙九转休痴。
四川泡菜又称泡酸菜,原料有萝卜缨、白菜帮、青菜茎、*瓜、豆角等。味道酸咸,口感脆生,色泽鲜亮,开胃下饭,是四川家喻户晓的佐餐佳肴。
《螃蟹咏》
清·曹雪芹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中国人吃螃蟹由来以久,而且花样繁多。
明朝时发明了“蟹八件”,它们分别有垫、敲、劈、叉、剪、夹、剔、盛等多种功能。用“蟹八件”吃螃蟹,就不用担心吃相不雅观了。
《寒具》
宋·苏轼
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苏式点心是中国传统糕点主要帮式之一。馅料多果仁,用桂花、玫瑰等调香,口味香甜,带着苏杭地区独特的灵秀气息。
《解闷十二首》节选
唐·杜甫
京中旧见无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
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
扬州瓜雕堪称“扬州一绝”,几件刀具在水果上摩梭,闪转腾挪间就创造出一立体镂空雕刻,雕刻精细繁杂,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不由称赞。
《饮兵厨羔羊酒》(节选)
宋·晁公溯
沙晴草软羔羊肥,玉肪与酒还相宜。
鸾刀荐味下曲蘖,酿久骨醉凝浮脂。
水盆羊肉是以羊腩肉为主要食材的一道菜品,肉烂汤清,肥而不腻,是陕西地区著名传统小吃。
食用水盆羊肉时,配以香脆可口的烧饼同吃,佐以鲜大蒜、辣酱或糖蒜,别具风味。
《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节选)
唐·元稹
开张图卷轴,颠倒醉衫衣。
莼菜银丝嫩,鲈鱼雪片肥。
关于鲈鱼,我国一直流传着一个名叫“莼鲈之思”的典故。晋代文人张翰不满权贵斗争,因思念家乡鲈鱼,辞官回家。因此后人用“莼鲈之思”表示思念家乡。
其实古时钟情鲈鱼的文人墨客还有很多,范仲淹的“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陆游的“今年菰菜尝新晚,正与鲈鱼一并来”都传达了对鲈鱼的喜爱之情。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松鼠鳜鱼,是江苏省苏州市地方传统名菜。在炸好的鳜鱼身上浇上热气腾腾的卤汁,形如松鼠、外脆里嫩、色泽橘*,酸甜适口,并有松红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