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近东:苏宁进入“互联高速公路”运营阶段
” 8月10日,张近东在首届“互联+零售”紫金峰会,第一次把苏宁比喻为高速公路,充分向外释放了苏宁更加开放共享,无限连接的信号,解决传统企业面临的“互联焦虑症”。百度、万达等,代表的是另一种通往“互联+”的高速公路,张近东以开放的心态与他们进行连结,纵横捭阖,充满无限可能。
我们希望所有实体伙伴们能通过苏宁的入口,进入互联的高速公路,轻装上阵;也希望所有互联的伙伴们,通过苏宁的接口,为传统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最终我们抵达共同的出口 那就是用户,消费者。
8月10日,张近东在首届 互联+零售 紫金峰会,第一次把苏宁比喻为高速公路,充分向外释放了苏宁更加开放共享,无限连接的信号,解决传统企业面临的 互联焦虑症 。 紫金峰会堪称国内 互联+ 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行业峰会,2000人挤破门槛,各路精英纷至沓来,而张近东、李彦宏王健林无疑聚集了太多的目光,人们都关心这么多大佬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张近东这次的讲话,不再局限于苏宁的转型经验,更多的从行业、从社会看苏宁。他用高速公路来分析苏宁的入口、出口、接口,传递出向全社会开放、带动线上线下互联+的强烈信号。 入口:对合作伙伴 条条大路通苏宁
张近东坦言, 过去大家和苏宁的合作可能只有采销这一个入口,而现在我们将物流、金融、大数据等,每一个环节都做成一个独立的产品,使其都成为进入苏宁互联零售这一高速公路的入口。
苏宁众多的业务模块,使得合作伙伴可以从多个入口随时随地与苏宁产生合作。而且合作伙伴也更加多元,大的供应厂商可以与苏宁平台 极效协同 ,中小企业也可以在供应链金融、众筹等平台上参与 万众创业大众创新 。 出口:对消费者,四通八达精准到达
只有将产品送达到用户手里,才能实现价值,这时就需要有四通八达的出口,让商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用户的手中。
入口的丰富,决定了出口的用户体验。苏宁可以整合多个业务模块,给客户带来良好的叠加体验。 张近东认为, 四端融合的结果是,不同的商品,可以选择一个和用户最近、最顺应消费习惯的出口抵达用户。 比如传统家电,消费者可能还是更愿意在门店买;而类似食品酒水等很多产品就直接在手机上买了。农村的特色农产品(000061,股吧),通过生鲜频道、中华特色馆等,以社交营销方式推荐给用户。 接口:对其他平台,全面开放接口 张近东这次的 接口 思维,也显示出苏宁的更高格局。 百度、万达等,代表的是另一种通往 互联+ 的高速公路,张近东以开放的心态与他们进行连结,纵横捭阖,充满无限可能。 张近东说, 在这个资源共享的时代,传统企业要+互联,要拥抱BAT,拥抱所有在互联领域创新探索的企业。苏宁打造的互联零售高速公路,愿意开放各种接口,与这些企业兼容并包。
张近东近来的讲话,多次提到生态圈。其实,苏宁充满无限连续的高速公路,就是张近东打造良好生态圈的表达。他说 苏宁也将接入大量平台企业,在苏宁与大家共同建立的生态圈里,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苏宁转型,首先是在花大力气与苦功夫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公路建成开门迎客。苏宁已经从 +互联 进入 互联+ 的阶段,从互联零售高速公路建设到互联高速公路运营的阶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