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之前就说过,1-3岁是孩子语言发育的*金时期,但也总有一部分宝宝在4岁以前,还说话发音不清楚,让很多家长无比担心。
孩子说话发音不清楚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病理性的原因包括:先天性唇裂、腭裂、舌系带过短、牙齿缺失或畸形、大脑发育障碍、听力受损等。
很多家长一发觉孩子说话不清楚就以为是舌系带过短,马不停医院剪舌系带,有的家长甚至不知道怎么办,以为多教孩子几遍孩子就能改过来。
但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除了上述的一些病理性的原因之外,孩子发音不清楚还会受环境或者人为因素的影响,常见的孩子发音不清楚的原因有:
常见的孩子发音不清楚的原因家庭语言环境混乱
就比如家里的人来自不同地方,各自讲方言或是又有方言又有普通话,而孩子正处在接收和模仿周围声音信息的阶段,混乱的语言环境就会容易造成孩子发音不清楚。
口肌发育不完善
宝宝是在婴儿期通过哭来练习发音,通过吸吮动作来锻炼口腔肌肉运动的。而有些父母不让宝宝哭;为了宝宝省力,把奶嘴的眼儿弄的太大,孩子吸吮用力不足。
还有在宝宝开始进入辅食期甚至正餐期,依旧给宝宝吃糊状、软烂的食物,这些做法都容易造成宝宝声带、舌头、口腔肌肉训练不足,从而影响孩子正常说话发音。
构音障碍
有的孩子因为构音器官,比如唇舌的运动出现问题或者舌系带过短引起的某些语音构音不清。
听力障碍
孩子有听力障碍,听不清所以才说不清,那么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去进行听力检查,确保孩子的听力是没有问题的。
认知障碍
智力或者认知异常导致语言障碍,如低智、自闭等,表现为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差,沟通能力差,甚至无语言。
其实环境人为因素和唇舌运动问题造成的孩子发音不清楚,是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训练改善过来的,甚至在孩子刚开始牙牙学语的前期就可以避免的。
那么家长具体该怎么做呢?
1.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首先一定要多跟孩子说话,让孩子多接收语言信息。要注意的是在跟孩子表达的时候,最后说完整的句子,减少短语短句。
同时在跟孩子讲话的时候语速尽量放的慢一些,然后家庭成员最好统一一下语言,比如都说普通话,使用普通话发音尽可能的要标准,可以让孩子多听些标准发音。
2.尽早和孩子说话:从新生儿期起,家长要及时响应宝宝的啼哭,有表情地对宝宝说话,这样可以促进大脑发育。
3.辅食期改变饮食:在孩子进入辅食期以后,慢慢开始改变孩子的饮食,可以先从较为软烂的食物开始,如果汁、米糊、水果泥等,长牙之后慢慢增加食物的硬度,以此促进口腔肌肉和舌肌的发展。
4.口舌训练:如果宝宝存在构音器官的运动功能障碍,则可进行训练,包括;咂唇,伸舌,左右摆舌,上下卷舌,鼓腮,弹舌,吹气,发短音,啊,和长音,啊------,张闭嘴训练等。
训练前期主要以诱导发音,增强主动交流能力为重点,训练中后期主要以语言表达的清晰度和自主说话两方面为主。
但如果孩子已经4岁以上,并且经过家长的培训纠正以后,说话不清楚的现象还是没有改善,那就一定要尽早寻求专业的帮助。
麦田青苗儿童能力训练中心,针对0到6岁之间的儿童,在语言发育中存在的多种问题,研发了一系列语言课程,通过训练,发挥和促进孩子被限制的语言能力,提高认知、理解和学习能力。